張飛當陽橋一戰,只有二十幾個人,曹軍人數雖多為何不敢迎戰?

張飛據水斷橋的故事,這是在《三國志》正史中有確鑿記載的。

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三國志》

張飛雖然勇猛,但畢竟勢單力薄,怎麼能憑藉一人之力,喝退人數眾多的曹兵呢?其實不只我們疑惑,古人也對此疑惑,所以他們才在《三國演義》中新增想象,讓整個事件看起來更加合理。

張飛當陽橋一戰,只有二十幾個人,曹軍人數雖多為何不敢迎戰?

首先,是張飛的疑兵之計。在《三國演義》中提到,張飛到達當陽橋之前,讓自己率領的二十多騎,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在樹林裡來回奔跑,激起塵土,讓曹兵看見以為有伏兵,不敢冒然發動進攻。

卻說文聘引軍,追趙雲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於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近前。《三國演義》

其次,關羽的推崇。當年關羽在曹營的時候,於萬軍之中斬殺袁紹大將顏良,如此之勇,關羽竟然還對曹營將士說,比不上三弟翼德,誇讚張飛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正是關羽多年前的誇獎之語,使得此時張飛有了先聲奪人的效果,在曹軍將士心理上先樹立了一個張飛不可戰勝的形象。

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曰:“吾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三國演義》

這兩點雖然是小說杜撰,但是也很具有合理性。這也是古人對此事的看法。

張飛當陽橋一戰,只有二十幾個人,曹軍人數雖多為何不敢迎戰?

第三,從史實上說,曹操當時率領五千輕騎,擊潰劉備,“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在見到張飛的時候,曹軍諸將已經是“強弩之末”,將士疲憊,沒有戰心。

曹操之眾遠來疲散,聞追豫州,輕騎一百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

最後,從字面理解張飛“據水斷橋”,其實是張飛在曹軍到來前,先拆毀了橋樑,曹軍五千輕騎追擊劉備,自然無法攜帶修補橋樑的工具,被大水所阻,無法過河。即使有幾名會水能夠過河的,也不會是張飛的對手 。

張飛當陽橋一戰,只有二十幾個人,曹軍人數雖多為何不敢迎戰?

所以,曹軍人數雖多,也只得撤退,反正擊潰劉備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了,犯不著冒著生命危險,來與張飛交手 。這樣最終成就了張飛“萬人敵”的英名。

TAG: 張飛曹軍關羽三國演義斷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