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忍飢挨餓,西方頭號強國卻淡然漠視,為帝國瓦解埋下種子

話說19世紀上半葉,經過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的洗禮,以及七年戰爭、印度殖民戰爭、拿破崙戰爭等諸多爭霸戰爭的勝利,英國已經發展成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大帝國”。屆時,大英帝國統治著“地球四分之一的陸地以及四分之一的人口”,疆域遼闊,軍力強大,資本主義亦蓬勃發展,具備超級大國的體量和實力。強大的國力奠定了話語權,彼時,大英帝國也被認為是繁榮、發達和文明的象徵。

民眾忍飢挨餓,西方頭號強國卻淡然漠視,為帝國瓦解埋下種子

然而,這樣一個繁榮、富有的西方頭號強國,在其鼎盛時期,卻因為一次歷史事情而備受批判,這次歷史事件便是愛爾蘭大饑荒。眾所周知,英國又名聯合王國,其核心是中古時代興起的英格蘭。歷史上的英格蘭在經過多輪擴張後,又將其勢力拓展至威爾士、蘇格蘭以及北愛爾蘭地區,由此奠定了今日英倫地區的政治格局。而在被英格蘭納入其統治體系的諸多地區中,愛爾蘭又是相對獨特的存在。

愛爾蘭島孤懸海外,其主體民族愛爾蘭人,是上古時代凱爾特人的後裔,同英格蘭人在血緣、文化、宗教上均存在差別。12世紀,英格蘭封建主開始對愛爾蘭島進行征伐,英格蘭人逐漸在島上定居。16世紀,英格蘭本土逐漸“新教化”,而愛爾蘭仍是傳統的天主教地域,教派之爭由此產生。12~18世紀,英格蘭對愛爾蘭的控制力度不斷加強。1800年8月,英愛《合併條約》簽署,愛爾蘭被剝奪了本就有限的自治權,併入英國。

民眾忍飢挨餓,西方頭號強國卻淡然漠視,為帝國瓦解埋下種子

反英起義紀念日上的閱兵

對於當時勃興的英國資產階級而言,愛爾蘭的併入,無疑是一個“剪羊毛”的好機會。1815年《穀物法》生效,愛爾蘭成為英國的糧食輸送地。與此同時,英國資本家和親英派地主大範圍佔有土地,大量愛爾蘭佃農被趕出家園,並被迫耕種較小的、貧瘠的土地。在此情況下,愛爾蘭人只得種植馬鈴薯用以果腹,導致農產品單一化。與此同時,愛爾蘭自身也面臨著其他發展問題,例如人口激增、基層治理水平落後等。

19世紀40年代,積累已久的矛盾終於爆發。1844~1845年,一場嚴重的馬鈴薯病在愛爾蘭島上傳播,導致農業歉收,對高度依賴馬鈴薯果腹的愛爾蘭貧民也造成毀滅性打擊。此後數年,饑荒席捲了愛爾蘭全境。在此期間,數十萬愛爾蘭人因飢餓而失去生命,更多的人則被迫遠走他鄉,謀求生路。然而,面對如此巨大的災難,正值鼎盛時期的英國當局卻淡然漠視,處置不力,最終導致局面變得更加難以收拾。

英國資產階級和親英派地主們,更著重於維護自身利益,而非救助災民。在富商權貴的幕後操縱下,愛爾蘭地區儘管民眾忍飢挨餓,卻仍有大量糧食被運走販賣。某位英國改革家說:“1846年,愛爾蘭共出口了326萬夸脫小麥、大麥和燕麥,25萬隻羊,18萬頭牛和18萬頭豬,而這些穀物和肉類本可以滿足愛爾蘭一半人口的需求。”從某種意義上講,大資產階級商人們的過度貪婪,加劇了這場災難。

很多英國資產階級,既在主觀意願上對救災不感興趣,又在千方百計阻撓其他國家的救援。奧斯曼帝國蘇丹本來決定向愛爾蘭捐一萬英鎊,但卻被英國外交官阻止,理由是維多利亞女王只捐了兩千英鎊,蘇丹不能比女王多。不少募捐而來的救濟款,也被貪心的權貴們裝入了自己的腰包。部分英國當權者還在灌輸這樣一種觀念:愛爾蘭一旦陷入困境,就會成為一無所有的乞丐,從而更依賴於英國乃至全人類的施捨。

民眾忍飢挨餓,西方頭號強國卻淡然漠視,為帝國瓦解埋下種子

大饑荒時期的貧民

直到19世紀50年代,這場災難才逐漸結束。根據相關資料統計,1841~1851年,愛爾蘭人口從850萬下降到650萬,人口銳減數量高達200萬。大饑荒過後,英格蘭地區繼續繁榮,愛爾蘭地區卻更加貧窮。正如列寧後來所概括的那樣:英格蘭繁榮起來了,愛爾蘭卻奄奄待斃。當然,大饑荒也在客觀上喚醒了愛爾蘭人的民族意識,加劇了愛爾蘭同英國當局的矛盾,從而在某種程度上,為大英帝國的破裂埋下了伏筆。

19世紀中後期,愛爾蘭本土出現了諸多反抗英國的秘密團體,海外愛爾蘭裔中也出現了“芬尼亞兄弟會”這樣的大型組織。隨著時間推移,愛爾蘭人的民族意識越來越強烈。1916年,愛爾蘭爆發了反抗英國的復活節起義。1918年一戰結束後,愛爾蘭繼續進行規模更大的反英戰爭,英國被迫允許愛爾蘭南方26郡獨立。此時大英帝國的勢力範圍雖然仍在擴張(攫取了德國的殖民地),但其瓦解的端倪卻已經顯現。

民眾忍飢挨餓,西方頭號強國卻淡然漠視,為帝國瓦解埋下種子

愛爾蘭反英起義

二戰結束後,由於戰爭造成巨大破壞力,以及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大英帝國最終走向末路。在大英帝國瓦解的過程中,愛爾蘭的反抗和獨立,是不得不提的一個環節。現在我們回頭再看愛爾蘭大饑荒,就會發現,是資本家的過度貪婪,以及西方文明根深蒂固的自負感,而造成了這場災難。但令英國權貴始料未及的是,這場災難也為帝國的瓦解埋下了微小的伏筆。

TAG: 愛爾蘭英國英格蘭大英帝國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