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的爵名是從哪來的?關公的爵名是從哪裡來的?關公的故事介紹!

關公的爵名是從哪來的?關公的爵名是從哪裡來的?關公的故事介紹!

學關公 行鴻運 拜關公 結善緣

關公的爵名是從哪來的?關公的爵名是從哪裡來的?關公的故事介紹!

▲關公《義勇武安王位》雕版像

義勇武安王,顧名思義,義:正義;勇:勇敢;武安:武功治世、安邦勝敵;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這一稱謂,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賜封於關公的爵名。

從“漢壽亭侯”到“義勇武安王”

北宋以前,關公的爵名為“漢壽亭侯”,這個爵名還是關公生前曹操奏請漢獻帝賜封的。其實,“亭侯”比鄉侯還要小,“漢壽亭侯”實為較低一級的官名。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國皇帝陳伯宗為了借用關公“忠義”的威名來維護自己的政權,大肆渲染“關公顯靈成神”,於光大元年(公元567年),在湖北當陽玉泉山關公顯聖地興建“關廟顯烈祠”。隋代時期,在玉泉山入定的佛教天台宗開山之祖智者大師智顗遂將關公作為“伽藍神”,首次供奉進佛教殿堂,可謂正式成為“神祇”的關鍵一步。唐代時期,唐朝皇帝唐德宗李適在增加武聖人姜子牙武廟配祀時,把關公以及張飛、周瑜、鄧艾等人納入其中,使關公在官方祀典中首次亮相。

到了北宋時期,宋徽宗趙佶於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關公為“忠惠公”,使其由原來的侯爵(壯繆侯)晉升為公爵。崇寧三年(公元 1104年),他以自己的年號“崇寧”為封號,以道教的“真君”為神職,再封關公為“崇寧真君”,使其在道教殿堂上有了合法地位。繼而,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又加封關公為“武安王”,使其由原來的公爵晉升為王爵。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復封關公為“義勇武安王”,從祀於“武成王廟”。宋徽宗趙佶連續對關公封號的晉升,尤其是賜封“王”的爵名,超越了過去所有的爵位,這也為此後封“帝”、邁上“聖”壇,奠定了基礎。

同時,還有資料記載,宋徽宗趙佶特別喜歡三國故事,他曾對貼身太監童貫說:“孤家一生中只敬重山西解州關雲長,他不忘漢室是忠,不忘劉備是義,愛讀《春秋》是文,出關斬將是武,盤古至今,集忠義文武於一身者,唯關公一人。”

推崇關公源於凝聚民心和穩固江山

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這是歷代王朝賜封關公爵位的重要轉折時期。我們分析,宋徽宗趙佶主政期間,極力推崇關公,晉封爵位,一定有其政治目的和原因的。

凝聚民心。唐末五代初期(公元907年),全國各地興建關廟勃然興起,民眾房舍懸掛關公神像已成習俗,清明節關廟拜掃祭奠初露端倪,關公信仰社會基礎正在形成。五代後漢乾祐元年(公元948年),關公祭祀由州府確定具體時日,每當這個時日,人們從全國各地蜂擁而至關廟,叩頭焚香,祭祀朝拜。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沉迷於道教的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趙恆,由於信奉關公,演繹出了“因蚩尤怪作梗,導致堪稱大宋‘金庫’的山西解州鹽池突然乾涸,水少鹽減,實為災難。宋真宗趙恆誠請龍虎山天師道掌門人張天師商討辦法,張天師推薦古代忠烈之士、死後成神的關公解難。關公大戰蚩尤怪,鹽池果然恢復產鹽”的神話傳說。這一傳說,使得關公無形中成了大宋經濟的保護神和財神爺,同時,也為道家增添了神靈色彩。繼而,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趙禎於慶曆初年(公元1041年),委派包拯為三司使(北宋時期最高財政長官),親臨解州關廟疏理四月初八和九月初九春秋兩季關公祭拜秩序,從而把關公祭祀推向了高潮。

雖然關公在北宋宋徽宗之前的800多年受封爵號並不多,但民眾和宗教卻把祭拜關公的序幕拉開了。關公已由“一名武將”變成了民間祭拜的“一尊神明”,成為一個僅有的植根於儒教、昇華於佛教、鼎盛於道教的“三教通神”。而此時,宋徽宗趙佶懂得:順民心、安天下者要奉關公也!

穩固江山。宋徽宗趙佶繼位時,曾遭到朝中大臣強烈反對,認為其生性輕佻,不可以治國安邦。果不其然,他主政以後,玩物喪志,治國無能,過分享受奢侈生活,任用貪官橫徵暴斂,導致方臘、宋江等領導的農民起義揭竿而起,國內矛盾日趨加劇,外族勢力蠢蠢欲侵。面對如此困境,怎樣才能鼓勵宋軍將士精忠報國,英勇作戰,長治久安?宋徽宗趙佶還堅信:鼓士氣、穩江山者要奉關公也!

的確,宋徽宗趙佶在擴大關公影響、晉封關公爵位中作出了努力。問題是他自己卻不以關公精神為國盡責、善理朝政、伸張正義、關愛民眾,甚至言行相詭,背道而馳,因而很快地丟掉了江山。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攻宋,主政了26年皇位的宋徽宗趙佶,見勢不妙,禪位於太子趙桓。趙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一年零兩個月後,父子二人被金兵俘虜北去,北宋滅亡。

《義勇武安王位》像畫系關公較早時期肖像

民間現流傳有關公《義勇武安王位》雕版像畫,該像畫高72。3釐米,寬34。2釐米,關公端坐於椅中,雙臂垂於兩腿,目光炯炯,神態安詳,美須飄然。身後一將擎旗,一將持刀,一將握劍,前面兩側護兵守衛。有說關公左邊是關興,右邊是關平,身後是偏將,前面有一稟報軍情的探馬和手持戰刀計程車兵。像畫周邊飾以回紋,上方通欄橫批為楷書“義勇武安王位”。仔細看,該像畫章法完善,體韻遒勁,工雅秀麗,畫面佈局嚴謹豐滿,人物刻畫細膩生動。從該像畫字形、工藝以及關公頭裹巾幘、腳蹬戰靴、身著戰袍等服飾來看,製作年代應在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關公得此封號後的近年之內。

關公的爵名是從哪來的?關公的爵名是從哪裡來的?關公的故事介紹!

我們還觀察到,現在民間流傳的各類關公塑像,多數為頭戴紅纓帽、身著龍袍的戲劇寫照像。就流傳的“關公五十三歲真像”而言,遺憾的是關公卻是身著龍袍。因為關公五十三歲時爵名僅為“漢壽亭侯”,是不會也不應該身著龍袍的。因為龍袍是皇帝的朝服,關公身著龍袍應該是在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關公封“帝”以後人們才配飾的。由此,可以這樣說,這幅《義勇武安王位》像畫,應為記述關公肖像很早的、民間珍藏有限的、傳統供奉了幾百年的神祇寶像。如此精美的雕版像畫,實屬難得的藝術精品,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TAG: 關公宋徽宗趙佶武安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