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早報|這些難辨的“兄弟”藥材,功效有什麼不同?(上)

杏林早報|這些難辨的“兄弟”藥材,功效有什麼不同?(上)

◎圖片由攝圖網授權

▲杏林早報特邀主播〡晴水一泓

01

這些難辨的“兄弟藥材”,你能分清嗎?

杏林早報|這些難辨的“兄弟”藥材,功效有什麼不同?(上)

◎圖片由攝圖網授權

日常生活中,熱衷養生的朋友喜歡在家裡煮一些湯湯水水,

煲粥、煲湯或者代茶飲時,愛放各種養生藥材。

像“紅豆”與“赤小豆”、“淮山藥”與“懷山藥”,“山茱萸”與“吳茱萸”等,這些藥材的名字僅一字之差,對於非中醫專業人員,常常是“傻傻分不清”,如果不小心吃錯了,產生的效果也可能截然不同。

為此,

我們總結了5組常見、易混淆的藥材,

大家不妨來了解一下。

02

茯苓vs土茯苓

杏林早報|這些難辨的“兄弟”藥材,功效有什麼不同?(上)

◎圖片由攝圖網授權

土茯苓和茯苓均可用於溼證,但二者差異也很明顯,首先,來源不同,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塊莖;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

土茯苓,

味苦,性平淡,入肝、胃二經,

具有利溼、

清熱

解毒、通利關節之功。

《本草正義》曰:“土茯苓,利溼去熱,能入絡,搜剔溼熱之蘊毒。”

對於溼熱所致的面板病,如急性溼疹、汗皰疹,取土茯苓水煎適量待溫浸泡或者溼敷,可以取得不錯的療效。

茯苓,

性味甘淡平,歸心脾腎經,

是利水滲溼的要藥,

還可健脾寧心,屬藥食同源之品,常常配伍在益氣健脾的藥方中,增強健脾利溼的作用。

溼氣最重的長夏時節,咱們可以用茯苓、冬瓜、排骨一起煲湯喝,能利小便,改善水腫、腹脹,非常適合溼氣過重或水腫型肥胖的人。

03

懷山藥vs淮山藥

杏林早報|這些難辨的“兄弟”藥材,功效有什麼不同?(上)

◎圖片由攝圖網授權

懷山藥,

主要產自於河南焦作一帶,這裡過去屬於河南懷慶府,所以也叫「懷山藥」,一般入藥選的就是它。

懷山藥是補虛最常用的藥食同源之妙品,

脾肺腎同補,

《日華子本草》說它:“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主洩精健忘。”日常保健,和白扁豆、蓮子、銀耳、百合搭配煮粥就很好。

淮山藥,

則主要產自江蘇、安徽一帶,它最大的特點是澱粉含量較高,糯性較強,是糯性山藥裡面的佼佼者,一般是入食。

適合用來煲湯、清蒸、製作麵點,也經常被拿來做拔絲山藥、蜜汁山藥等甜品菜。

04

紅豆vs赤小豆

杏林早報|這些難辨的“兄弟”藥材,功效有什麼不同?(上)

◎圖片由攝圖網授權

都說暑天祛溼該多吃些赤小豆,那赤小豆是不是就是紅豆?

紅豆,

顆粒比較大,似橢圓形,或近圓形,味苦性平,稍微煮煮就變得軟爛,口感比較好,一般入食或者用於食療,

具有理氣活血、清熱解毒之效。

赤小豆,

也叫紅小豆,體形比一般紅豆小,細長,形狀扁扁的,不容易煮爛,吃著口感比較硬,可以磨粉食用,

具有

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的功效

,用於水腫脹滿,腳氣肢腫等症,

一般入藥用,屬於藥食同源之品。

小夥伴們,這下弄清楚了嗎?明天我們接著講另外兩組~

杏林早報|這些難辨的“兄弟”藥材,功效有什麼不同?(上)

杏林5週年慶

優秀學員影片展示

(▲點一點,看影片)

來自廣東的杏林明師學員@sumei說:

中醫博大精深,張教授的課程妙趣橫生,授課方式最接地氣,讓人容易接受。我利用空閒時間學習張教書的課程,並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用所學的知識來調理自己的身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治癒了多年的失眠、腸胃病和反覆的口腔潰瘍,現在正朝著“治未病”的方向努力著!

· 本期內容稽核

·

TAG: 山藥土茯苓由攝圖網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