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和熟地本質都是地黃,兩者功效卻大不一樣,詳細分析

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又稱懷地黃。地黃我想大家都有見過,但是有的朋友可能分不清楚生地黃和熟地黃,也不清楚兩者的功效。地黃其實是玄參科植物的根莖,剛挖出來的叫做鮮地黃,曬乾後的是生地黃。

生地和熟地本質都是地黃,兩者功效卻大不一樣,詳細分析

熟地黃其實是由生地黃加工炮製而成的。生地黃可以透過好幾種方法得到熟地黃。比如可以用黃酒製作熟地黃,用黃酒浸潤生地黃,放入密閉容器蒸煮。至黃酒完全被吸盡地黃呈現黑色時取出,然後曬乾乾燥。

除了這個方法外,還可以用砂仁製作熟地黃。說了熟地黃的炮製方法,知道了生、熟地黃的加工工藝的不同,但是生地黃和熟地黃在外觀和藥效上有哪些不同呢?

一、在外形上,生地黃主要是呈不規則的團塊狀,而熟地黃則多為不規則的碎塊等,大小不一,不如生地黃一般中間膨大,兩段稍細,有可辨認的外觀。

在顏色上,生地黃因為炮製過的原因,所以表面呈烏黑色,且帶有光澤,生地黃則不然,一般表面棕黑或棕灰色。

生地和熟地本質都是地黃,兩者功效卻大不一樣,詳細分析

二、從藥效上。有一句古話是,“生地黃能生血補血,去煩躁,熟地黃大補血衰,填骨髓,益真精。”所以別看外形上的區別不大,但是兩者的藥效可就有一定的區別了。

生地黃藥性屬寒,但是熟地黃則不是,熟地黃經過泡製後使得其藥性變得微溫。正因為兩者的藥性不同,藥效就不一樣了。熟地屬溫,因此多用於滋補,生精益髓。而生地性寒,因此多用於清涼解毒。

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六味地黃丸,這六味地黃丸便是以生地為主製成的藥物,是著名的補腎良方。也正因為生地可以補腎的功效,所以現在臨床上也將其用於治療慢性腎炎、肺結核等疾病的治療。

生地和熟地本質都是地黃,兩者功效卻大不一樣,詳細分析

那麼熟地黃在臨床上主要用於哪些疾病的治療呢?

熟地黃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氣虛或者血虛的患者,換句話說就是補足元氣的,比如說血虛萎黃、肝腎陰虛等原因導致的盜汗、遺精、腰膝痠軟等症狀,對於這些症狀,熟地黃都有用。

那麼生地黃和熟地黃在飲食中可以如何搭配呢?

熟地黃可以與當歸、白芍、川芎四個藥物配成“四物湯”,白芍養肝,四者搭配用於治療血虛症。除了這種搭配以外,熟地黃還可以搭配龍眼肉一同食用,可以養脾臟;搭配麻黃則可以通氣通血脈。

生地黃可以將其搗成汁水,然後隔水燉20分鐘,這種方法可以治療小兒驚厥,清熱去火。除此之外,可以將生地黃切成細條,與飴糖一同塞入雞肚子內,然後文火清燉。可以起到滋陰補腎的功效,對於腎虛型的骨質疏鬆患者有用。

生地和熟地本質都是地黃,兩者功效卻大不一樣,詳細分析

地黃雖好,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生地黃屬寒,所以有寒性體質的人儘量不要食用生地黃,脾虛腹瀉、胃虛的患者忌食。另外,也不要長期服用,否則會上火,注意不要與蘿蔔、蔥白、韭白一起食用。所以大家在吃地黃的時候,要注意分清兩者的功效,然後對症下藥。

TAG: 熟地黃生地黃地黃可以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