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多酚EGCG治療結腸炎新機制!

綠茶多酚EGCG治療結腸炎新機制!

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發病率近年來在亞洲、南美等發展中國家劇增,歐美國家的IBD發病率逐漸趨於平臺期。據統計到2025年,中國的IBD患者將達到150萬人。IBD易導致營養吸收不良、腹痛、直腸出血、直腸癌、淋巴瘤等。遺傳和環境因素視為發病主因,其中高糖高脂的飲食習慣尤其。

發揮茶葉的抗炎症、改變腸道菌群等保健作用用於治療IBD等疾病的研究從未間斷,

但目前對綠茶的3種主要功能成分——茶多酚、咖啡鹼、L-茶酚酸對生物體內腸道菌群的調節機制仍不明確,停留在實驗室小鼠階段。

綠茶多酚EGCG治療結腸炎新機制!

茶與可可、咖啡並稱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根據加工方法的差異大致可分為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茶葉的初級代謝產物有蛋白質、糖類、脂質等,次級代謝產物有多酚、生物鹼、氨基酸、皂苷等。

茶多酚是茶葉中的多元酚類混合物

,其含量佔鮮葉的18%-36%。

兒茶素是茶葉多酚類物質中的主要成分,

包括表兒茶素(Epicatechin,EC)、表沒食子兒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

綠茶多酚EGCG治療結腸炎新機制!

最近中國農業大學王軍軍教授團隊基於前期已經發現的腸道微生物作用宮內生長受限(IUGR)的腸炎發生以及EGCG利於對抗炎症,進一步揭示了EGCG對小鼠腸道屏障、腸道菌群、炎症的影響,此外透過糞菌、代謝物移植,闡述了經小鼠體內調節後的微生物介導EGCG對腸炎的緩解機制。

研究發現

口服EGCG給藥能夠減輕

小鼠的潰瘍性結腸炎、腸粘膜氧化應激以及腸道屏障功能障礙,

而直腸EGCG給藥表現出無效。

由此推測有效的EGCG與阿克曼菌等腸道菌群的富集、丁酸等短鏈脂肪酸的生成有關。糞菌移植、代謝物移植(小鼠的糞便+EGCG)同樣對結腸炎具有緩解作用,且證明了腸道菌群在介導EGCG中發揮的核心有益作用。

綠茶多酚EGCG治療結腸炎新機制!

目前較為火熱的腸道炎性疾病治療研究是透過幹細胞移植及修復,運用

間充質幹細胞

促進調節型T細胞(Tregs)分化,產生抗纖維化和促進血管生成的營養因子,進而緩解炎症、修復組織功能等。間充質幹細胞在動物模型中的應用已逐漸成熟,未來在人體內是否適用、移植排異現象、併發症、臨床試驗要求、治療長期的效果是否理想等都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Gut microbiota from green tea polyphenol-dosed mice improves intestinal epithelial homeostasis and ameliorates experimental colitis。 Wu, Z。, Huang, S。, Li, T。 et al。 Microbiome 9, 184 (2021)

[2]炎症性腸病發病機制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的作用與問題[J]。黃文文,李碩,侯宗柳,王文舉。2020,24(07):1138-1143

TAG: EGCG腸道兒茶素IBD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