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人本身就是改變自己的動因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人本身就是改變自己的動因

學習發展心理學“三問”

為何說學好發展心理學不容易?這是基於發展心理學特別細,縱向視野,要依靠回憶和記憶,需回顧個人歷史,不如社會心理學那樣橫向直觀,但又是理解心理的基礎,因此需要重點下工夫。

為了什麼要學習發展心理學?用於專業解釋,提高解釋能力。教材是理論知識,特點是說明而非解釋,中間隔著個人理解。——說明、理解、解釋。

提問,讀書是“讀入還是讀出”?舉例,不同時候讀紅樓夢感受不同,如少年詩詞美、青年愛情美、中年人情世故,這是年齡對人影響,不同年齡不同效果。

如何學好發展心理學?結合個人體驗,以及生活事例,覺察時間維度,訓練專業解釋現象水平。

區分“專業和非專業”,差異就是解釋能力不同。舉例,看山三階段,看顏色三階段,常識——專業——新常識,類比曬太陽的富翁和流浪者,經歷風風雨雨曬太陽和無所事事曬太陽,體驗不同,選擇餘地不同。隔著的就是專業!

學習,就是把零散散亂的珍珠串成項鍊。

發展心理學基本知識

1、心理發展內涵,包括動物種系、人類種族、個體心理,含義是發生和發展。發生是從無到有,發展是從簡到繁,從低階到高階。

2、心理發展不平衡性。出生第一年是個體一生中發展最快時期,嬰幼兒是第一發展加速期,童年期是緩慢發展期,少年期(青春發育期)是第二個加速發展期,青春期後成熟期,中年期是平穩發展變化階段,老年期是下降趨勢。

3、心理年齡階段特徵。時間維度,心理與生理年齡不因果,認知起到主導作用,嬰兒感知、幼兒表象、童年概念。

4、發展心理學研究功能。描述,解釋,預測,控制,類似是什麼、為什麼、為了什麼、怎麼辦。類似四聖諦寫作演講法,苦集滅道。

5、新發展動因理論。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觀察學習和替代性強化學習,即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直接觀察模仿學習、間接觀察別人獎懲後果學習。

維果茨基的文化歷史決定論,低階心理機能人和動物都有,源自生理成熟;高階心理機能人類特有,源自文化歷史。智力源自活動,語言符號是心理活動質變中介,兒童掌握了語言才有高階心理機能。類似巴甫洛夫的第一訊號系統和第二訊號系統的條件反射。

教育中,最近發展區(指有無指導下解決問題水平差距),學習最佳期限(發育成熟,一定心理機能發展即開始形成尚未成熟)。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智力的本質是適應,“智慧就是適應”,(不能改變環境就要適應環境)。

適應理論包括圖式、同化、順應(“圖式即認知結構”,同化是圖式量變,順應是圖式質變順應更加具有價值。同化類似改變環境,順應類似適應環境被環境改變)。

建構學說指平衡是心理發展動力,平衡來自同化順應互相作用動態平衡。“主體和環境的平衡是適應的實質”。

心理源自動作,即活動。

影響心理發展要素:生理成熟,經驗(物理經驗即直接經驗的客體知識,數理邏輯經驗即主體自身動作協調經驗),社會環境即互動,平衡化即認知發展內在動力(協調前三者,調節同化順應。)

6、皮亞傑的認知結構發展年齡階段。(認知發展理論)四階段,感知運動階段的感知圖式,前運算階段的表象圖式,具體運算階段的概念圖式(形象思維),形式運算階段的思維圖式(抽象邏輯思維)。

7、埃裡克森的人格特徵年齡階段。心理社會危機,心理社會發展階段(心理性發展階段),橫向維度人格發展。自我在人格發展是重點,導致人格品質成功否。

嬰兒前期,信任感——懷疑感,希望;

嬰兒後期,自主感——羞恥感,意志;

幼兒期,主動感——內疚感,目標;

童年期,勤奮感——自卑感,能力;

青少年期,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亂,誠實;

成年早期,親密感——孤獨感,愛;

成年中期,繁衍感——停滯感,關心;

成年後期,完善感——失望或厭惡感,智慧。

8、心理發展內動力和外動力。內動力是人類具有的自生成、自發展動力,

人本身就是改變自己的動因

。內因即原動力,自生長、自組織、自建構的心理動力。

兒童發展的關鍵期和敏感期,類似寬視窗、窄視窗。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TAG: 心理發展圖式心理學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