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榮:“中和組方”的組方用藥思路及自創6方解諸病之“鬱”

國醫大師孫光榮認為,中醫治療之方藥應該是“平和”的方藥組合,其有“三忌”。

一忌在未固護正氣的前提下施以大熱、大寒、大補、大瀉之劑;

二忌過度滋膩,過度攻伐;

三忌崇貴尚奇,動輒以昂貴難求、不可尋求之奇方怪藥而求奇驗。

所以,“中和組方”,就是在“中和思想”指導下,根據“中和辨證”的結果,採用的不偏不倚、調平燮和的組方用藥方法。

“中和組方”的基本原則:

1。遵經方之旨,不泥經方用藥。

2。謹守病機,以平為期。

3。中病即止,不濫伐無過。

4。從順其宜,病人樂於接受。

“中和”組方的用藥要陰陽結合、動靜結合、升降相應、收散兼融、寒熱共用等。以期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達到藥到病除之目的。

孫老組方思路是:

1。遵經方之旨,不泥經方之藥。

2。依功能組成“三聯藥組”,嚴格按君臣佐使結構組方。

3。“三聯藥組”注重其相須、相使、相畏、相殺;四氣五味、升降浮沉。

4。藥少量精,注意產地、炮製。

5。重益氣活血,講究專病專藥。

6。必要時,用子母方,內外合治。

孫老經過大量的臨床探索和實踐,體悟出經方繼承創新之心得,即以治法來定君臣佐使,再依每種治法組成每個“三聯藥組”。根據確定的治則治法,每方可由1~4組構成。必要時,還可根據病症需要,在常用藥組中增減。

下面以生脈散為例說明。

生脈散源自《內外傷辨惑論·卷之中·暑傷胃氣論》。

方由人參五分、麥門冬五分、五味子七粒組成。

何以謂之“生脈散”,吳昆釋曰:“名曰生脈者,以脈得氣則充,失氣則弱,故名之。”對於方解,原書解釋詳盡,雲:“聖人立法,夏月宜補者,補天真元氣,非補熱火也,夏食寒者是也。故以人參之甘補氣,麥門冬之苦寒洩熱補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肅燥金,名曰生脈散。”孫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之氣,亦此意也。”

此方之要旨為甘、苦、酸並用,後賢區少章在此方加一味黃芪,組成區氏複方生脈散,即人參6g(另燉服),黃芪4。5g,五味子1。5g,麥冬4。5g。原方之上,加一味黃芪,用於陽氣未充,陰血未長,稟賦薄弱,血氣不和者。黃芪味甘,配伍人參更能補氣,加強補益之功能,氣足則血充,黃芪又能昇陽舉陷,故陽氣未充,陰血未長者宜。五味子之酸能斂,更能補五臟之氣,麥門冬之苦寒可以洩熱補水,四者共用,配伍要義同,但賦予了新的治療功能,此即為化裁之精義。

孫老在此基礎上,結合“三聯組方”思想,進行了新的化裁。

第一個三聯藥組為生曬參10g,生北芪15g,紫丹參10g,具有益氣活血之功;

第二個三聯藥組為麥門冬15g,法半夏6g,廣陳皮6g,具有清熱化痰之功;

第三個三聯藥組為五味子3g,靈磁石10g,生甘草5g,具有斂陰鎮心之功。

全方在區氏複方生脈散基礎上加紫丹參、廣陳皮、法半夏、靈磁石、生甘草,共奏益氣活血、清熱化痰、斂陰鎮心之功能,名之“孫光榮胸痺湯”,主治胸痺病,適用於氣虛胸悶、心悸心煩、汗多口渴、津少痰稠、舌絳苔黃、脈澀等症。

此方得來,源自時方之化裁。雖功用、主治有了全新的內涵,但組方之旨尚未發生本質變化:

在生曬參、生北芪的基礎上,加上紫丹參活血,使得血行氣暢;

在麥門冬的基礎上,加上廣陳皮、法半夏二藥理氣健脾,重在化痰,配用麥門冬苦寒之性以清化熱痰;

在五味子的基礎上,加用靈磁石以重鎮安神,酸以收之,重以鎮之,以斂陰鎮心;加用甘草調和諸藥。

組方思路與原方全然一致,然藥物作用導向不一,功用主治自然發生了變化,此類化裁遵原方組方之思想精華,然用藥發生變化,拓展了治療範圍。臨證使用該類方,安全可用,療效確切。

可見,“中和組方”即針對證候,遵經方之旨確立治則、治法,繼而擬出方劑。其組方方法是按照君臣佐使的架構進行組方的,其組方模式是將“三聯藥組”構成“三型組合”來組方。用“三型組合”組方,指導思想就是“中和”;根本目的是“三求”:求穩、求準、求靈;追求“三效”:速效、高效、長效。基本思想是仿經方之意而不拘泥於經方之藥(當然,完全適用於本病證者,可以照搬)。

孫老繼承經法而基於長期臨床實踐體驗所創造的“三聯藥組”及其“三型組合”的組方用藥模式,是師經方之意而為時方之用,即根據經方組方的宗旨,針對當代病證特點而組方用藥,此即“繼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

孫氏自創6方解諸病之六鬱

六鬱是指造成疾病的氣、血、痰、火、溼、食6種病因,孫光榮教授在臟腑辨證的基礎上,對朱丹溪“六鬱”致病學說進行了創新和發展。

1.氣血失和——“孫氏益氣活血安神湯”

孫光榮教授曰:氣血失和,多因氣血兩虛造成,《黃帝內經素問遺篇·刺法論》雲:“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氣血互根互生互用,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為本,心為之主。又心主神明,養氣血之本,首重心神,孫光榮教授在張仲景《金匱要略》之“酸棗仁湯”的基礎上加減化裁,自擬“孫氏益氣活血安神湯”。

西洋參7g,生北芪7g,紫丹參7g(君)

酸棗仁15g,雲茯神12g,龍眼肉10g(臣)

肥知母10g,正川芎6g,川鬱金10g(佐)

生甘草5g(使)

2.氣失升降——“孫氏扶正祛邪中和湯”

孫光榮教授認為,人體五臟六腑陰陽平衡,有賴於人體的氣機升降正常。若氣機升降失常,則導致氣鬱,進而導致痰、瘀、熱、毒等產生。為調暢氣機升降,孫光榮教授以張仲景“小柴胡湯”加減化裁,自擬用於扶正祛邪的“孫氏扶正祛邪中和湯”。

生曬參10g,生北芪15g,紫丹參10g(君)

北柴胡12g,川鬱金12g,制香附12g(臣)

法半夏10g,廣陳皮10g,淡黃芩10g(佐)

大紅棗10g,生薑片10g,生甘草5g(使)

3.痰邪作祟——“孫氏化痰降逆湯”

孫光榮教授認為,痰邪作祟。易生百病,而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且肺為嬌髒,易受痰擾,致生咳喘類疾病,為此,孫光榮教授在張仲景《金匱要略》之“射干麻黃湯”的基礎上加減化裁,自擬“孫氏化痰降逆湯”。

西洋參7g,生北芪7g,紫丹參7g(君)

炙麻絨10g,北細辛3g,生薑片5g(臣)

漂射干10g,清紫菀10g,款冬花10g(佐)

清半夏7g,五味子3g,大紅棗10g(使)

4.溼邪致病——“孫氏滌痰鎮眩湯”

孫光榮教授認為,溼邪屬於人體津液代謝失常的範疇,《素問·經脈別論》雲:“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溼邪致病,導致痰飲內停。治療溼邪,可從脾、肺、三焦入手。在張仲景《金匱要略》之“苓桂術甘湯”的基礎上加減化裁,自擬“孫氏滌痰鎮眩湯”。

生曬參10,生北芪15g,紫丹參7g(君)

雲茯苓15g,炒白朮10g,化橘紅6g(臣)

川桂枝10g,炮乾薑10g,車前子6g(佐)

大紅棗10g,炙甘草5g(使)

5.食積致病——“孫氏益氣溫中湯”

朱丹溪《局方發揮》中說道:“今曰冷氣、滯氣、逆氣、上氣……燻蒸清道,甚而至於上焦不納,中焦不化,下焦不滲,輾轉傳變,為吐,為膈,為噎,為痰,為飲,為翻胃,為吞酸。”孫光榮教授繼承朱丹溪的顧護脾胃學術思想,認為中焦脾胃運化水谷精微,若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易致胃痛、腹脹、便秘、呃逆諸症,導致多種脾胃疾病的產生。在張仲景《傷寒論》之“理中丸”的基礎上加減化裁,自擬“孫氏益氣溫中湯”。

生曬參10g,生北芪15g,紫丹參7g(君)

老幹姜10g,上肉桂5g,炙甘草12g(臣)

炒白朮10g,炒六曲15g,谷麥芽各15g(佐)

大紅棗10g(使)

6.火邪致病——“孫氏清熱利腸湯”

火邪為病最多,針對火邪致病的病機,孫光榮教授在張仲景《傷寒論》之“白頭翁湯”的基礎上加減化裁,自擬“孫氏清熱利腸湯”。

西洋參7g,生北芪7g,紫丹參7g(君)

白頭翁12g,川黃連12g,川黃柏12g(臣)

苦秦皮10g,蒲公英10g,金銀花10g(佐)

車前子10g,生甘草5g(使)

本文選自:

《醫道中和——國醫大師孫光榮臨證心法要訣》

TAG: 10g組方7G5G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