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焦火,下焦寒,又上火又怕冷,講一箇中成藥,火氣變元氣!

1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聊一聊上熱下寒的問題。

上熱,熱在哪裡?熱在頭面,熱在胸膈,比如,反覆發作的口腔潰瘍、牙齦腫痛、臉上長痘、失眠煩躁;下寒,寒在哪裡?寒在腰膝,寒在腿腳,比如,手腳冰涼、容易腹瀉、夜尿頻多。

上火與體寒並存,這種現象現在的很多人都有,怎麼解決呢?

給大家說上一個方子,烏梅丸。

出自東漢大醫張仲景的《傷寒論》。

烏梅丸:烏梅30克,細辛6克,乾薑10克,黃連6克,當歸10克,制附子10克g,花椒10克,桂枝10克,人參10克,黃柏10克,水煎服。

中成藥,烏梅丸。

張仲景說這個方子治療什麼病的?

治療厥陰病,也就是肝經的病。

這就怪了,上熱下寒和肝有什麼關係呢?

實際上是這麼回事。

上焦火,下焦寒,又上火又怕冷,講一箇中成藥,火氣變元氣!

2

肝主疏洩,有動和升,有向上生長和向外舒展的特性。就像什麼?就像春天的樹木一樣,我們常說春寒料峭,假如寒氣太盛,那樹木就遲遲地不肯抽枝發芽。

肝陽虛,肝臟缺乏陽氣,也會生髮不起來,導致肝氣鬱結。注意這裡的肝鬱,和我們之前所講的肝鬱,有點不一樣,之前講肝鬱是因為情志原因,比方說,悶悶不樂,這是實證。現在是虛證。

再往下,肝內寄相火,和相火對應的是君火,君火藏在心裡面,心呢又是君主之官,是一個國家的主宰,那麼,這個相火,我們就可以把它理解為丞相。丞相要盡心輔佐,聽從君主的指揮。

在中醫裡面有一種說法,叫相火隨君火遊行全身。肝陽虛了以後,肝主疏洩的功能受到影響,相火也就不能隨著君火遊行全身了,也會鬱在那裡,慢慢地化熱了,我們就叫它鬱火。

對此,民國大醫張錫純是這麼說的:“因肝主疏洩,中藏相火(相火生於命門,寄於肝膽),肝虛不能疏洩,相火即不能逍遙行於周身,以致鬱於經絡之間。”

本來陽氣就不足,還沒走到四肢呢就被瓜分的差不多了,現在相火又內鬱化熱了,這就形成了上熱下寒之證。

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陽虛火鬱。

上焦火,下焦寒,又上火又怕冷,講一箇中成藥,火氣變元氣!

3

其中,陽虛是主要矛盾。我們首先解決主要矛盾,解決陽虛的問題。

用乾薑、附子、桂枝來溫陽。桂枝長在枝頭,是植物枝條上最嫩,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地方,桂枝再加上人參,又能鼓舞肝氣生髮。

陽虛了以後,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這裡用細辛、花椒來散寒。細辛這味藥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非常的細,所以它特別擅長穿透,可以直接穿透到骨頭裡,把寒邪給排出來。

當歸是補血的,血屬陰,中醫常說陰陽不分家。

解決了主要矛盾,再來解決次要矛盾,把鬱火清一清,用的是黃連、黃柏,這是兩味苦寒之藥。

最後我們來講講烏梅,為什麼把它放到最後來講呢?因為烏梅在整個方子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你看名字就叫烏梅丸,說明它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

烏梅味酸,它是酸的,吃到酸味的食物會感覺上下牙關一緊,五官也會不由自主地揪在一起,說明酸主收,同時也說明它可以把能量柔和到一起。

不是上熱下寒麼?說白了就是能量分配不均,烏梅可以把不相順接的陰陽糅合到一起,也叫調和陰陽。

烏梅丸這個方子張仲景也用它來治療蛔厥證,就是腸道里有蛔蟲,這個蛔蟲要往上走,張仲景就說是“蛔上入其膈”。

膈指的是哪裡,我們先不去管它。我們要做的就是阻止它,不讓它往上走,那張仲景就想了一個辦法,叫清上溫下,具體是怎麼個過程呢?

上焦火,下焦寒,又上火又怕冷,講一箇中成藥,火氣變元氣!

4

首先,蛔得酸則靜。烏梅,酸的吧,本來這蛔蟲又搖頭,又擺尾,興致勃勃地正往上走呢,酸味一去,它就受不了了,速度就降下來了。

其次,蛔得苦則下。要想讓這個蛔蟲趕緊走,就得用苦味去刺激它,黃連、黃柏,苦的吧,苦寒之藥除了味道不好,還能幹什麼?能清熱。

我們可以想一下,這個蟲子為什麼要往上走,會不會是因為上面暖和,下面太寒了,不排除這種可能,對吧。張仲景的意思就是把上面的熱清掉,蛔蟲當然不願意呆在又苦又冷的地方,可是它也不願意再回去,因為那裡同樣陰寒一片。怎麼樣,再用點乾薑、附子之類的,把下面暖起來,當它回頭再去看的時候,發現不一樣了,來時的地方又暖和又舒適,那還不腳底抹油似的自動往下溜。非常高明的一個思路。

烏梅丸最初是丸劑,也可作湯劑,現在也有中成藥——烏梅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雲修行(ID:xiuxingyuncn)”,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 烏梅相火10張仲景陽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