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損傷後的幾點康復原則

運動損傷後的幾點康復原則

運動創傷

通常是指在體育運動中發生的創傷。隨著競技體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身、體育休閒的廣泛開展,運動創傷越來越多見。運動創傷中骨折、關節脫位等急性嚴重創傷較少,兩者合計約佔運動創傷的3%,

大量的是韌帶、肌肉、肌腱、關節囊及關節軟骨的損傷和其他慢性軟組織的微小創傷

對運動創傷的正確處理,

首先要了解創傷的基本病理過程

。組織損傷後,斷裂處出血,在創傷區域性形成大小不等的血腫。隨後出現炎症反應,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滲岀液增加,出現組織水腫。損傷部位成纖維細胞增生形成肉芽組織,肉芽機化最後形成瘢痕。上述病理過程可

分為四個階段:組織損傷及出血;炎症反應及腫脹;肉芽組織機化;瘢痕形成。

相應地,運動創傷康復治療的基本原則主要有分期治療原則及功能恢復的針對性原則

按照不同的病理過程進行

分期處理

,分別為:

1.

急性期

肌肉、韌帶損傷初期,治療

重點

是止痛、止血,防止腫脹。應用

“RICE”

常規(rest、ice、compressionA elevation)治療,

即區域性休息、冰敷、加壓包紮及抬高患肢

。損傷後儘快區域性外墊棉花,彈力繃帶加壓包紮,然後冰敷30分鐘,這樣的初期處理可以止痛、止血,防止腫脹, 十分重要而且有效。對於

有骨折或韌帶、肌肉、肌腱斷裂

的患者應做適當的

外固定

運動損傷後的幾點康復原則

2。

穩定期

傷後48小時

,出血停止,治療

重點是血腫及滲出液的吸收

。可使用物理治療、按 摩、中藥外敷等方法促進創傷恢復。支具保護,區域性制動至創傷癒合。

3。

恢復期

區域性腫痛消失後,漸進進行損傷肢體肌力、關節活動度、平衡及協調性、柔韌性的訓練。輔以物理治療,促進瘢痕軟化,防止瘢痕攣縮。

運動損傷後的幾點康復原則

骨骼肌損傷的處理原則是

儘可能不在區域性形成大的瘢痕

。如果損傷比較輕微,岀血較少,一般不需採取手術治療。但是,如果損傷較重,出血較多,則必須及時行手術清理血腫,結紮岀血的血管, 縫合修復損傷的肌肉使損傷部位儘量不留空腔,術後加壓包紮。對於輕微的骨骼肌損傷,可以採取保守治療,急性期可以採用冰敷、制動和加壓包紮等處理措施。急性期過去以後,可採用活血化瘀的治療方法。後期主要是採用一些軟化瘢痕的治療,比如超聲波治療、蠟療等。同時儘可能地加強未受傷部位肌肉力量和肢體的功能鍛鍊,以改善全身狀態,避免再次損傷。

TAG: 創傷損傷治療瘢痕區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