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殘行為的中醫分析——以陽虛為本

自殘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自殘?本文從中醫來分析青少年自殘的原因,並分析防治思路與方法。

在臨床上我常會診治一些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有的青少年有自殘行為,在其小臂上會看到一道一道的刀割傷痕。有的甚至從手腕一直到肘關節,密密麻麻,割了數十道傷口。

我曾問過病人,你割自己時,痛不痛?病人告訴我,不痛,而且還會有一種舒服的感覺。每次一有不舒服了,我就割自己一刀,血出來了,心裡也就舒暢了。

其他病人也有類似的描述。比如:“當刀劃破我的胳膊,再一次體驗到那種疼痛時,我才感覺到自己活著”;“我不是想死,我就是很煩,看到血流出來,彷彿心裡沒有那麼煩躁了”;“我很孤獨,沒有人可以傾訴,我只能壓抑著壓抑著,直到爆發,然後流血讓我好受一點、緩解一點”;“只有在這樣自傷的時候,才能獲得一種少有的掌控感”……

一、自殘行為的現代醫學解釋

青少年的這種行為,被稱為非自殺性自傷,是指在沒有自殺企圖的情況下,直接而刻意地傷害自己的身體,以反覆性、蓄意性、間斷性為特點,以用利器劃傷四肢、用雙手砸玻璃等、用火燒傷自己的面板、組織、毛髮等為主要表現。這種行為高發於青少年人群中。

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的檢出率讓人觸目驚心,有研究報道美國為17。2%,我國檢出率為11%-23%,也就是說在我國每10箇中學生裡,就有約2-3人有過自傷行為。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要去傷害自己的身體呢?這背後有著怎麼樣的病因病機呢?

現代醫學有如下解釋:其一,個體因素:早期具有抑鬱、自卑、攻擊、衝動等性格特徵的青少年更易發生此症。非自殺性自傷者面臨負性事件缺乏適應性的情緒調節策略,他們的情緒調節特點為高情緒強度、情緒表達不能、情緒調節困難。

其二,環境因素:童年期性虐待和軀體虐待、童年期忽視和成年期的非自殺性自傷行為有著顯著的相關。自傷是家庭或環境功能失調的結果,極端的父母教養方式導致個體不能合理調節自己的情緒時會採取極端的方式(如自傷)來回避;不良生活事件越多,非自殺性自傷的嚴重程度越重;不良同伴的關係,會導致非自殺性自傷行為互相影響,相互模仿。

其三,神經生物學因素:與自傷有關的神經生物學因素有內源性阿片肽、多巴胺、5-羥色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等。

二、自殘行為的中醫解釋

作為一箇中醫人,我是如何分析青少年自殘行為呢?

一則,陽氣不足

青少年自殘行為的中醫分析——以陽虛為本

我們都知道,陰主靜,陽主動。生命即是一團陽氣,陽氣健旺,則生命有活力。反之,若陽氣不足,則生命活力即會下降。關於陽氣的重視性,《內經》明言:“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可見,陽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之所在。“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陽氣鼓動溫煦則體健筋柔,能氣化暢達,使氣機流通全身,臟腑功能正常,形神相依。

若陽氣不足,就容易出現一些不適的症狀,其中就包括心神症狀。《景嶽全書》有云:“真陽不足者,必神疲氣怯。”形體上可出現神疲乏力、面色不榮、體重減輕、感官失常等表象;行為活動中由於陽氣是動力之源,能散佈津液至全身肌肉、經絡和經脈,陽氣不足則氣血津液不能正常的宣通,使外在活動減弱,常見少動懶言、厭食納呆、精神不振、性慾減退等表現,甚則閉門不出、有自殘自殺的傾向。

我的觀點是,之所以會出現抑鬱,核心病機是陽虛,導致陽氣的升發不夠。五臟皆有陽氣,與抑鬱相關的陽虛主要與心、脾、腎三髒相關。

為什麼青少年會陽虛?我的理解是,因為壓力過大,或學業過重,或過於思慮,或過食生冷等,導致陽氣變虛。特別是憂思勞心,最能損傷心神之陽。心神之陽一損,則精神抑制,思維遲緩,活動減少。

在春夏時節,天地之間陽氣生髮,人應自然而變,病情會有所好轉。而到了秋冬兩季,天地之間的陽氣斂藏,則陽氣生髮不暢,抑鬱的現象就會更加嚴重。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抑鬱症在秋冬季的發病率有顯著上升,這亦表明抑鬱的發生發展與陽氣的不足密切相關。

青少年自殘行為的中醫分析——以陽虛為本

陽氣不但與外在的運動、行為相關,也與精神活動,思維感情等關係密切。比如,《景嶽全書》明確地說:“陽主神也”。進而言之,陽氣旺則神足,陽氣虛則神弱。

當代大醫李可運用溫補腎陽的方法(主要是四逆湯)在治療抑鬱症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我的觀點是,陽氣不足是導致抑鬱的基本病機。進一步說,凡是青少年有自殘行為者,往往都是陽氣不足的體質。可以說,抑鬱的發生發展與陽氣的關係的最為密切。

從臨床來觀察,陽氣虛衰可以導致抑鬱的表現加重,如果能治以溫陽,即有明顯的抗抑鬱作用。有學者認為,巴戟天、菟絲子、肉桂、巴戟天、仙靈脾等中藥能溫補腎陽,即能抗抑鬱。

二則,血脈不和

自殘行為是心神病,但與血脈相關。

中醫認為,凡治病,必當求於本。對於自殘行為而言,何為本呢?我的理解是,心神失養是本。調暢心神可以防治抑鬱症,而調暢心神的基礎在於調暢血脈。

《內經》明言:“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悲從心來,與血脈相關,抑鬱亦如是。《靈素節注類編》言:“血脈從心臟之氣而生,故謂心藏脈,而脈舍神,每見有外邪瘀結血脈者,即多昏譫,理可見矣,以神氣本為一物,故氣虛則神喪而悲,氣實則神旺而喜笑不休也”。血脈依心氣而生,而神又是以血脈為物質基礎的,故外邪使血脈鬱結則可使神志昏譫,心氣虛則血脈不足以養神,心氣實則神旺。

《脾胃論》曰:“陰火太盛,經營之氣,不能頤養於神,乃脈病也。神無所養,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脈也。心之神,真氣之別名也,得血則生,血生則脈旺,脈者神之舍。”說明血不足不能養神,神不足則不能生血脈,心氣虛則血不得生,若血生則脈旺,脈旺則神實,心、血、脈三者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

青少年自殘行為的中醫分析——以陽虛為本

雖然抑鬱症以本虛為主,但鬱則氣滯,氣滯則血瘀。《醫林改錯》:“瞀悶,即小事不能開展,即是血瘀。”且現代人的生活條件有所提高,產生虛證者較少,反倒是有由於生活節奏較快,導致人們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味,釀生血瘀、痰溼,血液粘滯,故不能養神之血常是由於血脈不通所致。

《內經》談到刺血:“厥頭痛,頭脈痛,心悲善泣,視頭動脈反盛者,刺盡去血,後調足厥陰。”指出“神”不足的虛,並不是真正的“虛”,而是一種相對的不足,脈凝滯不通,血不得行,故榮於心、腦的血就不足,發為神不得養,治療也在於刺血。

對於青少年因抑鬱自殘,我的觀點是,其病機在於君火不明,心不主神明。自殘出血有這樣的效果:其一,心又主血脈,刺激血脈有助於恢復心主神明的功能;其二,割傷面板出血可以醒心開竅;其三,出血也能瀉去心中的鬱火,火去則神亦安;其四,出血也有化瘀之功,能使血脈和暢。

綜上所述,可按以上兩種思路來治療青少年的自殘。其一,扶陽養陽以治本,治本則心陽旺盛,心神得養;其二,刺血可以治標以緩解症狀。比如,可點刺心俞、膈俞,拔罐出血,亦能達到血瀉神復的效果。

青少年自殘行為的中醫分析——以陽虛為本

扶陽養陽有三種方法,一則,積極運動,運動可以宣暢陽氣,能讓人體陽氣旺盛。其二,艾灸,艾灸最能養陽扶陽,其能:“壯固根蒂,保護形軀,燻蒸本原,卻除百病,蠲五臟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寧。”其三,必要時服湯藥,比如,可學習李可老中醫的思路,單獨用四逆湯為主。關於養陽扶陽的具體方法,讀者亦可參考我的其他文章。(董洪濤)

TAG: 陽氣自殘血脈青少年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