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

每晚

9點

準時免費更新

—— 以下是正文 ——

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 。80%的現代人都陽氣不足(1) 1.80%的現代人都陽氣不足——萬病皆損於一元陽氣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

近些年,我在坐診的時候,有時一上午開的都是附子、肉桂、乾薑、苡仁、澤瀉等扶陽祛溼的藥物,給我抄方的學生好奇地問:“老師,這些病人得的難道是同一種病嗎?您開的藥方怎麼都是這幾味呢?”我很欣慰地對他笑了笑,這回總算問到點子上了。其實,儘管他們得的病並不一樣,但一摸他們的脈象,都沉細無力,有時還伴有胸悶、心慌、氣短、手腳冰涼等症狀,在我看來,這就是典型的陽虛症狀。

我周圍不少朋友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三天兩頭往醫院跑,常年被這些慢性病困擾,他們經常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的病反覆發作,經久不愈呢?”我一般這樣回答:“你之前和現在所生的病,包括將來要生的病,都可以說是陽氣虛弱引發的,因為萬病皆損於一元陽氣。”

《黃帝內經·素問》裡說:“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就是指人體有抵禦外邪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陽氣。在中醫裡又叫“衛陽”、“衛氣”。衛就是衛兵、保衛的意思。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它們分佈在肌膚表層,負責抵制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陽氣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陽氣比作天空與太陽的關係,如果天空沒有太陽,那麼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萬物也不能生長。所以天地的執行,必須要有太陽。而人身的陽氣,要調和才能鞏固它的防護功能,不然就會招致病邪的侵入。《黃帝內經》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以,養護陽氣是養生治病之本。

人體血液、津液在體內的執行迴圈,都需要陽氣為之敷布執行,而血液、津液需要透過陽氣的汽化作用,才能營養全身而產生精神活動和一切的臟腑機能活動,如此才能生生不息。人體正常的體液都需要陽氣來養護推動,體液占人體70%,陽氣不足,最明顯的一個表現就是人體溼邪過重。正常的體液是滋潤人體肌膚和執行五臟六腑必不可少的,過多或過少都會引起人體的病態反應。少了就是火,多了就是痰溼。現代人大部分的慢性病或疑難病症都是由陽氣不足引起的體內陰液失調造成的。

有的朋友會想,現在生活條件這麼好,怎麼好端端的陽氣就跑掉了呢?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傷害我們陽氣的不利因素,只是被我們忽略罷了。

那麼什麼消耗我們的陽氣最多呢?是精神。從中醫角度講,人體陽氣五種外在表現的神、魂、魄、意、志,與人體器官有著緊密的聯絡。神屬心,魂屬肝,魄屬肺,意屬脾,志屬腎,精神上的不調和,也會引發臟器的病變。這種無形的陽氣,隨時左右著人體的健康,這也是養生最大的秘密。今天把這個秘密告訴大家,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早日脫離疾病之苦,都能健康長壽。

就我們的形體來說,除去先天帶來的疾病,24歲以前發的病,一般都沒有大問題,因為人24歲之前先天的元陽之氣很足,人體神經、肌肉、骨骼都處於最佳狀態。24歲以後,人們身上的壓力會逐步增多,耗費精神過度,也就是耗費陽氣過度,身體呈現出陰盛陽虛的狀態。所以24歲以後的成年人生病,更應該從精神、情志層面去找病因,大部分疾病是精神、情志受到損害造成的。

第1章 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 第4節:80%的現代人都陽氣不足(2)

損害人們精神最大的因素之一,是現代社會的資訊汙染。我們現在一天內接觸到的資訊,可能比古代人一輩子接觸到的都多,每個人的心裡都裝滿了事,腦子裡也充斥著各類資訊。經絡技巧公眾號提示長此以往,人的精神受到的損害可想而知!比如說,一個人聽到不好的訊息,生氣發火了,很可能馬上就能感到血衝到頭頂了,甚至一些人還會突發心臟病。資訊汙染是傷人於無形的,遺憾的是,目前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這一點,還單方面地認為是科技發展的象徵。

俗話說,病從口入。陽氣遭受損傷比較大的另一個根源還來自於我們的飲食。別看我們現在想吃什麼就買什麼,其實大部分食物都受農藥、化肥或者各種新增劑的汙染,包括轉基因食品。長期食用被汙染後的食物,會讓我們五臟六腑的功能發生紊亂,反過來,五臟受損也會侵害到人的情志,肝不好的人易怒就是這個道理。久而久之,人體也呈現出陽虛狀態了。現在非常流行吃反季節蔬菜,這恰恰違反了蔬菜自身的生長規律,因為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生命能量發生了變化。比如東北一年一季的大米看起來油潤光澤,吃起來口感細膩圓潤,就是因為它吸收了一年的天地精華之氣,蘊涵的生命力也旺盛。我經常聽到一些人向我抱怨:“哎呀,現在的東西越來越不好吃了,我越來越沒有食慾了。”這些食物蘊涵的生命能量,滿足不了身體的需求,這樣的食物又如何能美味呢?

人的身體好比銀行,陽氣就是我們使用的貨幣。今天透支一點,明天透支一點,日積月累,銀行就不幹了。當健康不斷被透支時,身體就會告訴你哪兒不舒服了,腰疼、背疼、落枕、感冒等,都是身體在提醒你:陽氣不足了,貨幣透支了。補足陽氣也像理財那樣,需要開源節流。

每個人生來都具有很強的抵禦外邪的能力,發揮這種能力的根本是培固自身陽氣。我後文將要提到的養生樁,就是讓你把心靜下來,以形控意,以意固形,讓氣血通暢執行,讓機體自愈力處於最佳狀態,養生樁是目前我發現的養陽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陽強則壽,陽衰則夭”,所以陽氣決定長生。

【用之有道——武醫師如是說】

第1章 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 第5節:80%的現代人都陽氣不足(3)

我在生活中還發現,在天熱的時候尤其要注意不能傷“陽”。我的一位朋友,對孩子十分溺愛,有一年,他的兒子特別喜歡吃冷飲,每天冰激凌不斷,到了冬天,那孩子就總是傷風感冒。第二年,在我的勸說下,他很少給孩子吃冷飲了,那年冬天他的孩子感冒就少多了。

如果在夏天經常喝冰鎮飲料,吹空調,露宿雨淋,很容易患傷陽之病,比如感冒、拉肚子、風溼等。同樣的道理,如果在冬天衣著太厚,久居溫室,大汗淋漓或過用辛熱,多患傷陰之病,如咽喉腫痛、食慾不振、腹脹等。

很多時候,這些細節容易被人忽略,第二年得了病也不知因何而起。如果我們事先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那麼大部分疾病也就很難找上門了。

第1章 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 第6節:陽氣若足千年壽,灸法昇陽第一方(1)

2.陽氣若足千年壽,灸法昇陽第一方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

宋代的著名醫學家竇材把自己喻為扁鵲再生,寫了一部醫書《扁鵲心書》,書中重點倡導的就是扶陽。他認為自古扶陽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如強必毖傷”,說的就是要保命長壽,扶陽是不二法門。

關於灼艾之法還有一個故事:

南宋紹興年間,有一個叫王超的軍人,退役後遁入江湖做了江洋大盜,無惡不作。他年輕時曾經遇到一個得道的異人,傳授給他一套“黃白住世之法”。王超按照這套方法修煉,年過九十還精神飽滿,肌膚腴潤……後來犯案被抓,判了死刑。臨刑前,監官問他:你這麼高的年齡,還有這麼好的身體,有什麼養生秘術嗎?王超回答說:秘術我沒有,只是年輕時師傅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關元穴,用艾條施灸千炷。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幾日不吃飯也不覺得餓,臍下總是像有一團火那樣溫暖。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嗎?土成磚,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王超被處死後,刑官讓人將他的腹暖之處剖開,看見一塊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這就是長期用艾火灸出來的。

可見灼艾對培固人體陽氣的力量有多強大!《神農本草經》記載:艾草有溫陽、暖宮、除溼、通筋活血的功效。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與任脈的交會穴,故統治足三陰、小腸、任脈諸經病。具有補腎壯陽、溫通經絡、理氣和血、補虛益損、壯一身之元氣的作用,古今都作為保健的要穴。

灸關元的最好時機在夏秋之交,相當於北京地區的7月底到9月中。隔日灸1次,每月連續灸10次。冬春兩季除去特殊原因,儘量不要去灸關元穴,因為冬主收藏,春主升發,灸多了反而會洩精氣。

學醫之初,我的老師有位病人,患有性功能障礙。老師沒給他開藥,就讓他用艾條灸關元穴,每天一次,每次灸15至30分鐘。一個月過後,患者的病就痊癒了。如今他已近古稀之年,依然身體健康,無尿頻、前列腺肥大等症狀。

道家還有一個小秘法,就是每晚睡覺前,將雙手搓熱,把手掌的勞宮穴對準關元穴,意守此處,慢慢入睡即可。經絡技巧公眾號提示勞宮是心包經的大穴,屬火,關元是小腸經的募穴,小腸經也屬火,用心經與小腸經的火來溫補任脈之陰,收到水火既濟之功。

灼艾之法除了灸關元以外,還可以用艾條灸足三里、三陰交。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多氣多血,增加胃腸蠕動,強壯脾胃。一個星期燻一次,一次20分鐘。三陰交是肝脾腎三條陰經相交會的一個聚合點,艾灸此穴有從陰引陽之意,補益陰精,長期灸這個穴位對肝脾腎都有補益固攝的作用,可祛溼濁,降血脂,還可以用來治療脂肪肝;女人腰膝痠軟、白帶增多、月經不調,都可以透過這穴位來治療。方便的話還可以請別人幫忙灸一下腎腧穴,此穴可以緩解疲勞,溫補腎陽,有強腎壯陽之功效。

丹藥,主要成分為礦物,以鉛汞等金石品為主。《扁鵲心書》提到的丹藥名為太上金液丹,以硫黃為主,扶陽祛溼。民國時代的醫學大家張錫純受丹道醫家的影響,在其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主張服用生硫黃來回陽,他認為生硫黃回陽效果比人參還好,能興垂絕之陽。但是現在的硫黃雜質很多,需要煉製後方可應用,丹藥煉製必須要明師指點,工藝複雜,操作不易,只在極少數精通丹道醫學的醫家手中使用。

附子是現代中醫界應用比較廣泛的一味回陽藥物。從古到今,使用附子的著名醫家有很多,像東漢的張仲景,在其《傷寒雜病論》中創立了很多以附子為主的湯藥,像附子理中湯、桂附地黃丸、四逆湯等方劑都是以附子為主組成的。到清末,以四川名醫鄭欽安為首的醫家,則創立了以回陽扶陽為指導思想的醫學流派,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火神派。

第1章 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 第7節:陽氣若足千年壽,灸法昇陽第一方(2)

我在四川訪道之時,有一位老師,是重慶名醫補曉嵐的弟子,據他講,補曉嵐先生是一位擅長使用附子治病的丹道醫家大師。補先生在重慶行醫時每天都要煮兩大鍋以附子為主藥的湯藥來治病,凡是陽虛的患者透過簡單的望聞問切,不管什麼病,只要服用該湯藥,臨床的效果都非常好。

附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箇中成藥是附子理中丸。適合手腳冰涼、四肢無溫、腹瀉畏寒等脾陽不足的人服用。

【用之有道——武醫師如是說】

艾灸是一種神奇的療法,艾灸療法的適用範圍十分廣泛,在中國古代是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用灸法預防疾病,延年益壽,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黃帝內經》“大風汗出,灸意喜穴”,說的就是一種保健灸法。《莊子》記載聖人孔子“無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養生保健。日本人須藤作等做過的灸法抗癌研究,還表明艾灸可以使面板組織中潛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第1章 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 第8節:古今長壽者必灸之穴(1)

3.古今長壽者必灸之穴——關元、足三里的長壽灸法

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

《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

前幾日,朋友來家做客。一進門,就見他臉色晦暗,無精打采。他說一場“金融危機”讓他的生意受到衝擊,最近是睡不好也吃不好了,一下子感覺老了很多。

看著朋友疲累的樣子,我也沒跟他過多寒暄。當務之急是要激發他身體的陽氣。於是我取來一支艾條,給他灸了一下關元穴,此穴主人的先天之氣。關元過去也叫玄關,就像人體腹部的一個閥門,有將人體元氣關在體內不洩漏的意思,歷來為修煉家所重視。灸關元就是利用艾條燃燒發出的溫陽之氣,透過關元穴送入小腹,是恢復體力補充能量最快的方法。大約灸了10分鐘,朋友伸了個懶腰,大喊舒服。我微笑不語,知道他體內的陽氣已經升發上來了。

“灸”從字面上來看,上面是久下面是火,有長時間用火烤的意思。灸既能提神回陽,又能祛邪除溼,還可以去除家裡的異味和人體的異味。在道家養生裡是一種特殊的養命方法,也是升騰陽氣最快的方法。

關元穴在哪兒呢?在下腹部,身體的正中線上,臍下3寸。採用仰臥的姿勢,將手四指併攏,置於臍下橫量,在手小指的下緣處即是該穴。

那麼,穴位到底怎麼灸呢?我首推溫和灸法。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後,對準關元穴燻灸。艾條距離面板2~3釐米,使區域性有溫熱感不灼痛為宜,每次灸15~30分鐘,灸致區域性面板產生紅暈為度。

我的另外一位老師在傳授我針灸技法時,曾叮囑過我說:針者,刀兵之器,久刺令人氣傷。這也是我們常常聽說的,某某扎針後把身體扎軟了,沒勁了。針刺是一種治療手段,不能用它來做保健。能為百姓人家所用,起到養生保健作用的還是灸法。

接下來我又給他灸了足三里,大家都知道足三里是個強身健體的大穴,此穴多氣多血,主人後天之氣。學醫的時候,聽老一輩的人講過一個長壽灸法。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的江戶,有一個習俗,每建成一座新橋都要邀請當地年齡最高的長者第一個踏橋渡河。有一年一座橋建成之後,邀請到一位174歲高齡的老人“初渡”。在舉行“初渡”的儀式上,主持儀式的將軍問這位老人有什麼長壽之術。老人回答道:“這事不難,我家祖傳一個方法,每個月的月初,連續八天用艾灸足三里穴,堅持不斷,就能長壽了。我現在174歲,妻子173歲,兒孫皆已過百歲。”那位將軍聽了不勝感慨。灸足三里能長壽也隨之廣為人知,後來形成了日本的一個習俗。其實日本人灸足三里保健的方法來自於中國,早在隋唐朝時期的醫學著作裡就有灸足三里治病養生的記載。

《針灸大成》載有“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幹”的諺語,指的是化膿灸,又稱為“灸花、灸瘡”,用艾條灸灼足三里穴時,灸到該處面板起水皰,產生無菌性的化膿,結痂,可以把脾胃的寒溼祛除,強壯脾胃,使後天生化有源。但現在產生灸瘡後不利於工作生活,一般進行溫和灸就可以了。

治療完畢後,看著朋友還沉浸在溫暖舒適的狀態中,就沒有打擾他。過了一會兒,朋友像開竅了一樣和我說:“老武啊,我明白了,身體才是最大的本錢啊,生活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第1章 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 第9節:古今長壽者必灸之穴(2)

朋友心懷溫暖回去了。我坐在窗前凝視著外面的車水馬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如今人人都為了生計而奔波,無暇顧及自身的健康,甚至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專門去鍛鍊身體了。其實,身心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希望生活在忙碌之中的朋友們能夠抽出一點時間來,灸一灸關元和足三里,溫補一下先後天之本,陽氣旺盛了,財氣才能旺盛。

【用之有道——武醫師如是說】

以往的艾灸治療,用的是“壯”這個詞來記錄治療的時間長短,經常在書裡看到治療某種疾病需要灸多少壯。壯是什麼意思呢?古時候艾灸治療,用的是艾絨做的圓錐形的艾灸炷,一壯就是指這種艾灸炷從點燃到燒完的時間。我們現在多是用的在藥店買的,加工的規格很標準的艾灸條。因此現在治療所需要的時間也改成用分鐘來計算了。一般都是灸10~15分鐘。還可以在賣中醫治療器材的地方,看到很多用來艾灸的罐,它可以用在一些手不好操作的部位的治療,如背後膀胱經的穴位。這些艾灸罐可把艾灸條弄成段,放進去,戴在穴位上,十分方便。不過灸治的時間就需要比艾灸條長了,一般需要20~30分鐘。

第1章 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 第10節:“三陽開泰”開啟人生大運(1)

4.“三陽開泰”開啟人生大運——升發陽氣的無上心法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

有一次在外地講扶陽保健,一位聽眾提了個問題:如果不用藥物和灸法,您還能有什麼方法讓我升發陽氣呢?對於這個問題,我當時給了一個回答,就是減少慾望,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但我對這個回答並不滿意,講課回來後我查閱了大量的道家古籍文獻,發現道教的教理和儀軌當中,蘊藏著不用藉助藥物和灸法卻行之有效的昇陽方法,我對此進行了歸納總結,把這個方法形象地稱為“三陽開泰”。

“三陽開泰”出自《易經》六十四卦之中的泰卦。古人發現冬至那天白晝最短,往後白晝漸長,故認為冬至是“一陽生”,十二月是“二陽生”,正月則是“三陽開泰”。“三陽”表示陰氣漸去陽氣始生,冬去春來,萬物復甦。“開泰”則表示吉祥亨通,有好運即將降臨之意。人體的陽氣升發也有類似的漸變過程,我稱其為人體健康的“三陽開泰”,即動則昇陽、善能昇陽、喜能昇陽。

動則昇陽

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創編的《五禽戲》裡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動搖則谷氣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動一動,搖一搖,那麼就氣血流通,百病不生了。學五禽戲的人都知道這句話,卻不知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動搖正是對動則昇陽最好的詮釋。現代社會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人們大多動搖的是精神,不動的是身體。上班時坐在辦公室裡,出門就坐車,回家又坐在沙發上看半宿電視,一天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坐著的,不動則陽氣不得升發,氣血都瘀滯了,長此以往身體怎能不病呢?動搖精神損耗的是我們的陽氣,動搖身體則能升發陽氣,所以要想身體健康,就一定得先讓身體動起來。

中醫有一句話:“陽光普照,陰霾自散。”如果你體內陽氣嚴重的不足,陰氣過盛,可以選擇一些柔和舒緩的傳統功法,如養生樁、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有一個標準,就是以心臟不劇烈跳動,身體微微出汗發熱為宜,運動過度反而會傷害身體。

善能昇陽

道家名著《太上感應篇》中對“善”作了三個定義:第一是語善;第二是視善,第三是行善。

“語善”就是要求我們說一些鼓勵人、激勵人、柔和的話,比如說這個孩子今年考試成績不理想,沒考好孩子也不高興,如果是會教育孩子的家長,他一定不會去埋怨孩子,而是用激勵、鼓勵的方式,讓孩子的信心建立起來,聰明的小孩都是誇大的,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聰明。

事實上,現實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父母和親朋好友的誇獎中長大的,在這種肯定的陽性語言激勵下,人的陽氣就會持續得到升發,身心都會得到平衡的發展。古人講,“良言一句三冬暖”,講的就是語善昇陽的道理。

視善,就是要讓眼睛經常去看美好的事物。風景秀麗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間的大美,所以久居塵世的人要經常出去看看,以此養目調心。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也是與天地交換能量,升發陽氣的過程。說到視善,德國有一位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結果證明男人看漂亮女人,如果每天看上5分鐘,可以延長10年的壽命,女人看帥哥也可以延長壽命。

所以,逛街時看看過往的美女、帥哥,養養眼,我想,這也是一種視善吧。眼睛是心靈的視窗,眼睛所見之物反過來也會影響心靈,生活中不要總看到社會、人生的陰暗面,凡事要多看陽光的、積極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到隨處視善了。作者:武國忠

⊙注:

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或學習參考,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操作使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本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明晚9點,精彩繼續......

點個贊和

,一起為健康加油!

穴位查詢、經絡圖

TAG: 陽氣關元艾灸昇陽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