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何時不“首堵”?

北京城之所以能夠在中古時代後期迅速崛起,完全得益於其獨特的地位位置,甚至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北方民族的不斷南侵。金元之前,在北京地區的各種政治勢力、經濟勢力往來極為頻繁和自由,伴隨著週期性的朝代更迭,民族成份變得極其複雜。比如,契丹重臣韓德讓的家族已經無法單純地用“漢人”或者“契丹人”來衡量了。

因此,在北方民族南侵和南方民族北進過程中,北京地區就成為了兩種文化緩衝的中心地帶。在此過程中,北京的城市地位也逐漸得到了提高,並逐漸成為繼西安、洛陽、開封之後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首都何時不“首堵”?

因此,北京城在建城的那一刻,就和交通結下了不解之緣。十三世紀下半葉,忽必烈霸業初定,政治重心南移,決定在繼續擴建上都的同時,在“東有潞河之饒,西有香山之阜,南有柳林之區,北有居庸之口”之地興建中都,正式確立兩都巡幸制度。

中都,原為金國都城舊址,歷經數年戰火摧殘,已是殘破不堪。忽必烈敕令劉秉忠在金中都舊址的東北重新修築一座新的都城。有意思的是,元大都的建設者雖然是蒙古人,但是其佈局卻完全依照漢制,甚至可以說,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完整地遵循《周禮》而佈局的城市。元大都有三重城垣、前朝後市、左祖右社,有九經九緯的街道和縱街橫巷制的街道佈局,不管是宮闕的建築風格還是它們的命名,都本於漢制、來自《易經》。

首都何時不“首堵”?

這種城市佈局,更是影響了明清兩代王朝。由於當初等級森嚴的社會制度,特別是清朝時期,實行的還是滿、漢分城居住制度。當時的內城完全是八旗駐地,外城則是非旗人居住區,像“火器營”、“哨子營”這些則是兵營所在地。在當時,內城取締一切商業區,嚴禁開設戲園、旅店。全市最繁華的商業區都集中在外城的正陽門外大街,前門大街以東是商賈匠作之地,以西是市廛旅店,商販優伶叢集之所。這種分而管之的城市管理模式除了為了保證皇城的神秘性外,也保證了內城的交通非常通暢。

首都何時不“首堵”?

近代以來,隨著外敵入侵及政權更迭,北京的政治、經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民國以後,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北京城的商業和手工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舊有的城市格局開始被打破。特別是汽車、麵包車的大量湧現,北京城開始出現了十分嚴重的擁堵現象。為了改變這種擁堵現象,時任內務總長的朱啟鈐曾大膽向北洋政府建議,對北京舊城進行深度改造,以促進社會的發展。

1915年6月16日,獲得北洋政府批准的朱啟鈐手持一把銀鎬,在眾人的簇擁下,登上了被世人稱為“麗正”的正陽門。他高高舉起手中的銀鎬,向正陽門的城牆刨去,一塊牆磚應聲而掉,開啟了舊北京城改造的序幕。

冷麵笑匠方清平曾經說過這麼一段單口相聲:1924年,北京第一條有軌電車正式通車。那時候叫1路汽車,從前門開往西直門。那種車沒有喇叭,車前面掛兩個銅鈴鐺,有一條線連在司機腳底下。司機一踩,這鈴鐺就“鐺鐺”直響,提醒路人避讓,所以這種汽車也叫“鐺鐺車”。那時候,還有一條從崇文門到菜市口的6路汽車是單軌汽車,只有到了站才是雙軌,所以會發生兩車“頂牛”的情況。這個時候,離著車站近的一輛車得倒回去,給另一輛車讓道兒。

建國初期,北京市的常住人口還不足300萬人,除了一些部級單位有汽車,居民短距離出行主要依賴腳踏車,曾一度被稱為“腳踏車王國”。雖然當時北京市的公共汽車交通已經很發達了,但是,由於當時人們還很窮,連乘坐公共汽車的人都是少數。不過,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開工建設了我國的第一條地鐵,並開啟了北京地鐵建設的序幕。

首都何時不“首堵”?

這條地鐵東起北京站,西至蘋果園,一共17個站,平均每站1。47公里。這條地鐵線是根據當時面臨的國際形勢,按照民用最高的級別“三級防護”修建,作戰備護空洞使用的,直到今天,都堪稱“中國最安全的地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規模和經濟建設都有了飛速的發展,城市化程序也在逐步加快,特別是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的人口更是急劇增加。隨著大量流動人口湧入城市,拉動城市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對人們的住房、醫療、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人們的出行更使城市的交通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不管是公共汽車,還是地鐵、輕軌都普遍存在著道路擁擠、車輛堵塞、交通秩序混亂的現象。每到上下班的時候,市民憋屈在不到四平方米的鐵盒子裡,前不見頭,後不見尾,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直把首都稱“首堵”。

首都何時不“首堵”?

相聲演員方清平曾在節目中調侃:昨天,我坐公交車回家,趕上堵車。道都堵死了,半個小時車沒動地方。我跟司機說:我帶您走一條小道。然後,我帶著司機七繞八繞,最後司機都急了:小道在哪裡啊,這是小衚衕啊。我說:您把車門開啟,我下去看看。司機一開門,我跟他說:我到家了,謝謝您啊!

雖然這只是一條段子,卻也反映了北京堵車的真實情況。如何解決北京不堵車,已經成為了全社會需要關注的問題了。

北京啊,何時不再是“首堵”啊!

TAG: 城市司機北京城地鐵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