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一物|2000多年前的單人小火鍋陪你過立冬

不知不覺,又走過了一季歲月。11月7日,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

立冬是“四時八節”之一,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是非常重要的節日,有“迎冬”“補冬”習俗。中國古代為農耕社會,勞作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這天,人們不稼不穡,殺雞宰鴨,剁餡包餃子,樂享人間美味。

一節一物|2000多年前的單人小火鍋陪你過立冬

民以食為天。食物,除了充飢之外,常有撫慰人心的作用。現在,我們常說一句流行話就頗具治癒性:“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兩頓。”這種玩笑放在古代可能同樣適用,火鍋作為一種中國美食,並不是現代產物。如果將火鍋簡單理解為“用鍋燒水涮食物吃”,那麼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出現了一種釜形器,可以說是一人一位小火鍋的雛形。

一節一物|2000多年前的單人小火鍋陪你過立冬

新石器時代晚期 四足雙層陶釜形器 南京市博物館展出

不過,今天,《一節一物》暫不去探討中國古代火鍋發展史,而要特別來介紹一件2000多年前的銷量爆款小火鍋——“染爐”。

西漢時期,有一種青銅“染爐”非常流行,以至於在許多地方都有出土。

一節一物|2000多年前的單人小火鍋陪你過立冬

青銅染器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956年河南陝縣後川出土

這種染爐的構造分為三部分:主體為炭爐,下部是承接炭灰的盤,上面放置一具可以活動的耳杯。

早期,由於染爐名字中的染字,有部分學者誤認為是漢代貴族家庭染絲帛的工具。近年來,有專家根據其中一件染器上的“清河食官”銘文斷定,這種器物應為宮中典膳的食官掌管,是古代的一種飲食器具,專用於溫食鼓醬。

“染”是動詞,沾染之動作與吃火鍋時的“蘸”非常接近。“染食法”起源於先秦,最初僅為沾染佐料而食,後來發展為用染爐烹煮。《禮記·內則》鄭玄注:“凡濡,謂亨(烹)之又以汁和之也。”漢人吃火鍋離不開調味品,就以醬、鹽等佐料作為食品的調料。所以,漢代人吃火鍋與現代人的吃法稍有不同,將調料加熱後,再涮蘸著吃。

一節一物|2000多年前的單人小火鍋陪你過立冬

陝西曆史博物館-四神紋染器

考古發掘中所見染器都出自西漢墓。容量一般只有250-300毫升。整套染爐全器加起來,高度也不過在10-14釐米之間,十分精巧。染爐的設計很符合漢代人的飲食方式,一人一案的“分餐制”。有的染爐和染杯上還刻有順序編號,宴飲時一人一套,隨吃隨“染”,有點類似現代人使用的小型火鍋。

漢魏時期,軍中還盛行一種叫鐎(jiāo)斗的食具,使用時可將其放到火上或炭盆上加熱,十分便利,作為一種溫器,鐎鬥與火鍋器具也頗有淵源。《三國演義》:“馬上有帶著銅鑼的(鐎鬥),也有村中掠得糧米的,便就山邊揀幹處埋鍋造飯,割馬肉燒吃”,記敘了鐎鬥在古時軍旅中被用於煮飯、傳警的用途。

一節一物|2000多年前的單人小火鍋陪你過立冬

銅鐎鬥 西北大學博物館

西北大學博物館裡收藏了一件銅鐎鬥。圓口深腹的器身,一側有一龍形柄,外身處有五道弦紋,腹下空間部分用於燒火加熱。

古代鐎斗的材質可以分為四種:青銅鐎鬥、鐵質鐎鬥、夾砂陶質鐎鬥和瓷器鐎鬥等。鐎鬥在漢至魏晉於北方中原及長江中下游都有發現,可見其使用之普遍。

漢代,火鍋器具基本定型並且廣為流傳。除了吃分餐制形式的“小火鍋”外,還有鴛鴦火鍋。比如,劉非墓出土的分格鼎;魏晉時期,魏文帝曹丕獨創的“五熟釜”。這兩種都是將鼎分成不同的燒煮空間,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湯串味,跟我們經常吃的鴛鴦鍋一個道理。

一節一物|2000多年前的單人小火鍋陪你過立冬

銅分格鼎 劉非墓出土

有人曾說:“火鍋是最極致的團圓。”在這寒氣瀰漫的時節,無論兩三人,還是一大家,親朋好友圍著熱騰騰的火鍋,舉箸大啖,溫情盪漾,恰是冬日裡最愜意的事。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唯願美食與愛不辜負。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裡的古代中國》中冊、南京市博物總館、南京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西北大學博物館

文字整理: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左海茹 責編 楊雪

TAG: 火鍋染爐立冬小火鍋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