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讓范仲淹賑災,他卻用賑災款來修官府抬米價,事後才知真高明

在我們印象中范仲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大文豪,他的《岳陽樓記》中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更是體現了他為國家人民擔憂的胸襟膽魄。其實他不但是個詩人,文學家,更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以及教育家。

皇帝讓范仲淹賑災,他卻用賑災款來修官府抬米價,事後才知真高明

范仲淹出生於北宋,也是當時最出名的大才子,可能就是因為過於才華橫溢,才讓許多後人忽略了他出色的政治能力。

資料

《智囊全集》

中就記載了一件能充分顯示範仲淹在政治方面才華過人的故事。

當時的

北宋

雖然國家昌盛,但是關於天災人禍總是沒辦法避免,而在當時的

江杭

一帶發生了百年不遇的

大饑荒

,這裡的百姓已經連買米做飯的錢都沒有了。一時間百姓流離失所,四處亂逃。

皇帝讓范仲淹賑災,他卻用賑災款來修官府抬米價,事後才知真高明

當時的朝廷甚至為此專門下令:災區的百姓如果沒有能力度過這次災難,

可以將

自己的孩子交給別人來養

,但是饑荒後不能反悔,可見當時饑荒的已經到了什麼程度。

而此時的

范仲淹

則剛好被調任此地為官,當時饑荒的情況已經遠遠地超過了他的想象。百姓民不聊生,田間一片荒涼,顆粒無收,甚至街邊不乏有

餓死

的人。

突然遇到災荒,范仲淹也是一直在思考怎麼才能妥善地解決這一次的天災問題。雖然朝廷已經提供了賑災款,可是

朝廷的撥款也只能解決一時之需

,根本無法應付這次的災禍。

皇帝讓范仲淹賑災,他卻用賑災款來修官府抬米價,事後才知真高明

這時候的

范仲淹

深知以往的賑災方法根本解決不了這次的饑荒。於是決定親自

視察民間

的具體情況。他在杭州附近實地考察的時候,發現了一個令人心痛的現象。當地的

米商

不僅不給予百姓幫助,反倒是

抬高價格

,想要趁著這次的饑荒狠狠地賺一筆。另外還發現在當地佛教非常盛行,當地的富商都非常的喜歡

上香拜佛。

透過巧施技巧來調節價格

范仲淹視察回去後的並沒有著急制定計劃,而是自己認真地思考了許久。之後

范仲淹

就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都十分震驚的事

。他下令鼓勵米商再抬高米價,這讓當時的米商都懵了,不過也沒想那麼多,畢竟自己也有錢賺,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米價一漲再漲,這也讓當時的

范仲淹受盡了辱罵

。但是范仲淹頂住輿論的壓力,愣是把米價又抬高許多。但是一段時間之後,大米的價格便奇蹟般的回落了。

皇帝讓范仲淹賑災,他卻用賑災款來修官府抬米價,事後才知真高明

這是因為當時

杭州

地區米價瘋漲,當地

米商

從附近各地

收購了許多大米

,甚至其他地方的米商不辭辛苦地來到杭州,就是為了能大賺一筆。這樣一來大量的大米就流入到了杭州地區,這時候的杭州的大米也早就

供過於求了

范仲淹更是

早就

屯好了公家糧

,范仲淹下令以

非常低

的價格出售公家糧,百姓們自然都選擇了公家糧。這也讓那些外來米商犯了難,高價賣不出去,再運回去顯然也不划算,所以

只能選擇降價

出售。而當地的米商也不想讓自己的大米爛在倉庫中,眼看著被外地的米商搶了生意,於是也著急起來,便也開始降價出售大米了。這麼一來二去,杭州地區的米價就很快的回落了。

皇帝讓范仲淹賑災,他卻用賑災款來修官府抬米價,事後才知真高明

透過擴大內需來提供就業

當時的

范仲淹

在實地考察時就已經發現了當地非常的

盛行佛教

,而且有錢的大戶人家都有上香拜佛的習慣。於是范仲淹就到當地的寺廟中去,給寺院的主持們提議:“現在正逢災荒,這時候的

勞動力的價格是最低

的,何不趁此機會,修建一些廟宇,那些許久未修繕的房屋也可以好好地修修啊。”

於是當地的

各個寺院

都在進行著

修繕和新建房屋

的事情,他還倡導當地的富商來進行捐助,這樣一來基本都沒有什麼花費。不僅如此,當地的

官府

修建了倉庫

和一些房屋。

這樣不但給當地的災民

提供了許多職位

,也讓更多的人有了

經濟來源

,能夠進行基本的生活了。范仲淹的做法,既降低了救災的成本,也為災民提供了更長遠的幫助,可以說是

一舉兩得了

皇帝讓范仲淹賑災,他卻用賑災款來修官府抬米價,事後才知真高明

透過促進消費來拉動生產

范仲淹

看到當時的人們在消費方面非常的疲軟,於是就決定舉辦一些活動,來拉動一些

中層以上的人來消費

,這樣也能增加一些底層人民的收入,是他們的生活得到改善。

於是他就組織舉辦了大規模的

龍舟比賽

,當地的人民本來就喜歡這種活動,而那些手裡有錢的人更是許久都沒有出來參加活動,於是都積極地參加活動,觀賽飲酒,一時間西湖附近非常的熱鬧。不僅如此,當時也不乏其他地方的人想要參加如此熱鬧的活動。

皇帝讓范仲淹賑災,他卻用賑災款來修官府抬米價,事後才知真高明

隨著娛樂行業和文體事業的恢復,杭州的交通,餐飲以及其他各種附帶的行業也都在災區得到了發展。

總的來說范仲淹面對災荒所採取的

政策

,可以說是充分地顯示了他的政治和經濟能力。他憑藉著精準的

實地考察

,並且制定了正確方針,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愣是發揮了自己的才能。

《智囊全集》

中這樣點評范仲淹:

“或興工作,以聚失業之人。但他人不能舉行,而文正”

意思是說,發生饑荒時,管理者就應該發動百姓的就業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補貼幫助,這一點大多數人都沒做到,之後范仲淹做到了。

皇帝讓范仲淹賑災,他卻用賑災款來修官府抬米價,事後才知真高明

范仲淹賑災的故事就是出自

《智囊全集》

中的526篇,這其中

詳細地記錄范仲淹如何透過考察而制定計劃幫助災區的百姓生活下去

。我在讀的時候這的被他的智慧和才華所震撼到了,同時也覺得自己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和智慧。

都說“

讀史使人明智,鑑古方能知今”

。事實確實如此,歷史就像一面鏡子,不僅記錄著人類社會的成功與失敗、興盛與衰退,而且隱藏著無數盛衰存亡的道理、得失成敗的奧秘、可吸收借鑑的智慧,讓我們在現實的生活中也能更加機智和聰明,也能少走一些彎路。

我很喜歡讀中國古代史,感覺越讀越厚重,越讀越有趣,越讀越啟智。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讀一讀這套

《智囊全集》

皇帝讓范仲淹賑災,他卻用賑災款來修官府抬米價,事後才知真高明

全書收錄先秦至明代1238個謀略智慧故事(加上點評中的同類故事,

共有3000多個

)。將古人智慧以故事方式展現,

有趣

;然後解讀提煉出人生智慧,

有料

清代大才子紀曉嵐都非常喜歡此書,無論到哪兒,此書都隨身必備。曾國藩也對此書頗為推崇,曾諄諄告誡諸位弟弟:

“此書務讀三遍。

”杜月笙也對此書愛不釋手,他識字不多,讓別人讀給他聽,感慨道:“

讀懂此書,才算讀透了社會。”

所以我也非常喜歡這本《智囊全集》

文白對照版,

全篇都是白話文,不用擔心文言文看不懂。說心裡話,有時你感覺缺少機會,實際是缺少智慧。

皇帝讓范仲淹賑災,他卻用賑災款來修官府抬米價,事後才知真高明

【 LZY】智囊全集 上下兩冊

檢視

TAG: 范仲淹當地智囊饑荒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