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會 · 美食|竹蟶湯裡鄉思情

每當思鄉情動,我總要做一鍋竹蟶湯。

七夕會 · 美食|竹蟶湯裡鄉思情

多年前,我從黃海邊的一個小城隨軍來省城生活。剛到城裡的那段日子,每次去菜場,心裡都暗暗失落,蔬菜和肉類產品琳琅滿目,海鮮很少。不免想念家鄉的菜場,那可謂“十家三攤鋪,一日兩潮鮮”……直到有次,經過乾貨攤點,意外發現出售老家的竹蟶乾,那一刻,欣喜若狂。家鄉的蟶,小巧玲瓏,形似竹管,殼色嫩黃,所以稱之竹蟶。蟶乾取自新出海的竹蟶,置於烈日下暴曬,天地烘烤,時間醞釀,蒸發出鹽和水,肉質肥厚,色澤淡黃,“活曬”後的蟶,放在鼻下聞聞,一股鮮香。

聊慰思鄉之情時,必然要做一鍋竹蟶湯。

蟶乾在水裡泡一夜,泡軟後切下短短的“蟶鼻子”,洗淨裡面的泥沙。活的蟶,其實蟶鼻子挺長,在它新鮮的時候,大部分已經被切除,做成另一道名菜——“嗆蟶鼻”,吃一個,濃烈的海腥滋味,咯嘣脆爽。當然,價格也是不菲。

準備蟶湯所要用的食材,是個細緻功夫:蛋皮絲,最好是草雞蛋攤成,色澤才金黃;肥肉條,不帶一絲精肉,完全雪白色;冬瓜條,刀功要好,切成統一的薄片長條,綠色筋絡絲絲分明;木耳溫水充分泡發,片片舒展滑嫩;點睛之筆,必須加入那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的文蛤,才能充分調出竹蟶的鮮味。在城市,文蛤當做稀有的海產品,在精緻的玻璃櫃裡出售。

肥肉條放進油鍋,炸出香味,入蟶翻炒,再將文蛤和其他輔料一起倒入,最後一招秘訣,湯底用的骨頭湯,絲毫不加一滴水。食材在鐵鍋裡沸騰,一股股濃郁的香氣逐漸蔓延開來。出鍋入白瓷湯碗,釅釅的竹蟶湯,色澤奶白如乳,不小心潑在桌上幾滴,竟不散珠。淡黃的蟶肉如嫩玉般隱現在湯中,如溫泉水滑洗凝脂,難怪故鄉蟶湯有個文藝名字——貴妃出浴,實在是名副其實。忍不住先嚐一勺,濃香瞬間包圍味蕾,溫潤繞舌,如夢如幻,妙不可言。

在這氤氳升騰的鮮香中,想起有年春天,跟著父親去海邊尋竹蟶的往事。春天裡的蟶是籽蟶,質嫩肉鮮。竹蟶尋起來不易,它不像魚,在海里遊弋,而是躲在沙灘裡,有一個又尖又細的出氣洞,不常下海的人難以尋到。但蟶愛群居,如果找到一個,帶出一群,那就豐收了。跟在父親後面,好奇又緊張。他一手拿著小鏟子,一手拿著很小的網袋,彎著腰,看到小洞,興沖沖地跑過去,鏟了幾下,聽到“滋滋”響聲,我心裡一陣高興,待挖出一看,卻是蟛蜞。眼看著潮水快要上來,遠處有漁民,挑著滿網的文蛤,打著號子,急匆匆地上岸。以為這趟下海無功而返,無意間,我用手裡的小竹棍朝一個小沙孔戳去,竟然發現了一隻躲藏在裡面的蟶,父親大喜!四周尋找,一下子挖出了二三十條蟶,足有二斤多,塞滿小網袋。那時,蟶有七八元一斤,在鄉村做教師的父親,月工資才三十多元。

拍了張竹蟶湯的圖片,發在家人群。剛學會使用微信的父親,打了一行字:“眉目渾成銀爍爍,肌膚嫩肌玉溶溶”。母親發來的圖片,一碗碗劈好的文蛤肉,依次列隊在冰箱冷凍室,還有蝦餅、蛻好皮的鯊魚乾……啊,鄉思又動了,喝湯!(關立蓉)

TAG: 文蛤蟶乾父親色澤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