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痺,屬於五體痺之一,與外感風寒溼、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有關

導語:肌痺(dermatomyos

itis),屬於

五體痺之一

,臨床以肌肉疼痛,麻木,甚至肢體痿軟無力、

節活動

不利為主要特徵。發生與外感風寒溼、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有關。如果病情輕淺,一般

預後良好,

如果治療不及

時,病情進一步發展可

導致肌肉萎縮,

嚴重的可危及生命。本病相當於西醫學中的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等疾病。

肌痺,屬於五體痺之一,與外感風寒溼、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有關

01

該疾病的基本致病原因

1、外感風寒溼

脾氣不足,衛外功能不固,風寒溼邪

侵犯肌膚

,阻閉氣血,脈絡不通,發為本病。

2、飲食不節

平時飲食不加節制,

暴飲

,或者平時偏嗜、生冷、肥膩、

暴食

、過甜食物,損傷脾胃,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氣血不足以

油炸

、腠理,外邪容易侵入機體,發為本病。

充養肌肉

平時過於勞累,或者長期臥床,臟腑經絡

3、勞倦過度

,特別是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不能充養四肢肌肉,

機能下降

,外邪容易侵襲,發為本病,

02

該疾病的典型症狀有以下幾種

缺理

發病年齡多在30~60歲之間,本病感覺

1、多發性肌炎

,腱反射通常不減低,病後數週至數月可出現肌萎縮。

障礙不明顯

兒童發病率與成人相仿,兒童男女相當,

2、皮肌炎

。皮炎可在肌炎前或與肌炎同時出現,

成人女性多見

與多發性肌炎相似,面板改變與肌炎表現同在。

肌痺,屬於五體痺之一,與外感風寒溼、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有關

03

該疾病的階段檢查及具體檢查方法

肌無力表現

(一)實驗室檢查

包括血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

1、常規檢查

等。患者可有輕度貧血、白細胞增多,血沉和C反應蛋白可以正常或升高。

肝腎功能

包括肌酸激酶、醛縮酶、穀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

2、肌酶譜檢查

等。炎性肌病中,肌酶水平一般都較高,但

乳酸脫氫酶

的是,肌酶升高對於炎性肌病的診斷並不具有特異性。

值得注意

包括肌炎特異性抗體和肌炎相關性

3、自身抗體檢查

。有抗體抗Jo-1抗體、抗SRP抗體、抗Mi-2抗體、抗核抗體、類風溼因子等。其中抗Jo-1抗體最常見也最具

抗體兩大類

臨床意義

(二)影像學檢查

CT可以很好地區分正常肌肉和

X線、CT、MIR

用於判斷病變範圍。而MRI能夠檢側出早期和輕微病變或小範圍病變,可以監側炎性肌病對

病變的肌肉,

治療的反應

面板組織病理檢查

對於確診炎性肌病必不可少,這是一種

(三)病理檢查

可發現肌纖維變性、壞死、肌萎縮與再生,肌

有創性的檢查,

纖維

間質

細胞浸潤,小血管阻塞,毛細血管內皮增生等病理改變。

炎症

(四)其他檢查

對於判斷骨骼肌病變的分類、範圍和嚴重性有

1、肌電圖

。肌電圖改變無特異性,但能區分神經源性和

重要價值

肌肉源性改變

可以檢查

2、心電圖

是否受累。

肌痺,屬於五體痺之一,與外感風寒溼、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有關

04

該疾病的診斷原則及具體診斷方法

心臟

醫生通常根據患者

(一)診斷原則

,麻木,甚至肢體痿

肌肉疼痛

、關節活動不利等臨床特徵,結合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以及現在醫學的輔助檢查即可診斷。此外需要與中風、皮痺、著

軟無力

痺加以鑑別。

(二)鑑別診斷

中風往往有口眼歪斜,

1、肌痺與中風

,或意識不清,伴有肢體

語言不利

,甚至肌肉萎縮。肌痺一般無口眼歪斜、意識不清。

麻木不用

著痺腫痛多在

2、肌痺與著痺

,肌痺腫痛都在

關節

。著痺雖身重肢沉,但無痿軟無力。

肌肉

3、

皮疹單獨發生,以面板改變為主,可見

肌痺與皮痺

,變色,或有紅斑鱗屑性斑疹。肌痺者雖可有

面板水腫

腫脹但無面板變色。

05

該疾病的治療原則及對應的治療方法

面板肌肉

本病治療要標本兼顧,虛實分明。初期多為

(一)治療原則

治療宜祛邪解毒;中後期為虛證,

風溼毒邪雍盛,

,兼以祛邪。同時在各期應加通絡和

治當扶正為主

,以達到營血調和,經絡暢達的功效。

營養之品

(二)對症治療

(1)如果出現便秘的患者,

1、毒熱熾盛證

可加

等。

(2)如果出現血熱發斑的患者,

、生地黃等。

(3)如果出現

用大黃

,口渴,汗多的患者,

可加用玄參

,加用金銀花,連翹等。

(4)如果出現噁心,

高熱

,加竹茹,紫蘇葉等。

肌痺,屬於五體痺之一,與外感風寒溼、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有關

可重用石膏

(1)如果出現疼痛

嘔吐黃水的患者

可加用薑黃、海桐皮等。

(2)如果出現胸脘脹悶,肢體重著,

2、溼熱蘊結證

,可加用厚朴、茯苓、澤瀉等。

(3)如果出現在

明顯的患者,

腫脹的患者

,可加用廣藿香、佩蘭等。

(1)如果出現腰背痠軟,肌肉瘦削

夏雨季

,可加用狗脊、續斷、肉蓯蓉等。

(2)如果病久

3、陰虛內熱證

較明顯的患者

出現畏寒,陽痿,小便清長的患者,可加用紫河車等。

陰損

(1)如果出現面色少華,心悸氣短的患者,可

及陽,

加用枸杞子、龍眼肉等。

(2)如果出現少氣懶言,

4、氣血虧虛證

的患者,可重用黃芪,加用五味子、麥冬,或加西洋參等。

(3)如果出現肌肉萎縮日久的患者,可加用制

重用黃芪,

等。

活動後氣喘

馬錢子

(1)方藥:

(三)藥物治療

湯加減。

(2)常用中藥:防己、杏仁、

1、溼熱蘊結證

、連翹、梔子、薏苡仁、半夏、蠶砂、赤小豆。

(3)中成藥:四妙丸、

宣痺

、滑膜炎片。

滑石

(1)方藥:

溼熱痺片

(2)常用中藥:知母、黃柏、

2、陰虛內熱證

、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

(3)中成藥: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

知柏地黃湯加減

地黃口服液。

熟地黃

(1)方藥:

麥味

或補中益氣湯加減。

(2)常用中藥:白芍、當歸、

3、氣血虧虛證

地黃、川芎、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黃芪、升麻、柴胡、

十全大補湯

(3)中成藥:人參養榮丸、

、十全大補丸、貞芪扶正顆粒。

陳皮

(1)方藥:陽虛為主可用陽和湯或附子

人參歸脾丸

;陰虛為主可用六味地黃湯或大補陰丸加減。

(2)常用中藥:麻黃、

4、陰陽兩虛證

、甘草、熟地黃、鹿角膠、肉桂、黨參、白朮、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龜甲膠、

湯加減

、知母。

(3)中成藥:金匱腎氣丸、

炮姜炭

、防衰益壽丸。

黃柏

龜芪參口服液

(四)其他治療

取穴足三里、上巨虛、

針灸治療

、三陰交、曲池、腎俞、陽陵泉、肩髃、委中、承山穴。針用平補平瀉,主要用於病情較久及氣血不足

1、體針

下巨虛

取穴肺、脾、腎、交感、

肌肉萎縮患者

、內分泌、皮質下、肩關節

2、耳針

、臀。每次選取5~6穴,王不留行貼壓,左、右耳交替。

肌痺,屬於五體痺之一,與外感風寒溼、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有關

06

該疾病的心理護理及飲食管理

腎上腺

1、本病病程纏綿,反覆發病,患者

、膝

、生活質量下降而心情憂鬱,應避免不良情緒。

2、適當瞭解疾病的

(一)心理護理

,保持心情舒暢,更好地配合治療。

常因行動不便

1、周圍環境宜安靜、

相關知識

、乾燥、通風。

2、處於重度炎症急性發作期,肌肉疼痛較甚,應

(二)生活管理

舒適

,不應鼓勵做肢體自主運動。

3、病情穩定後,可適當

絕對臥床休

。肌肉麻木或伴有萎縮患者,要定時

,協助其進行肢體活動,以防止肢體功能受損。

下床活動

1、溼熱阻絡證飲食宜清淡、易消化,

變換臥位

的蔬菜及水果。多飲水,或用玉米鬚、絲瓜絡

(三)飲食建議

多食新鮮

,有清熱利溼功效。

2、陰虛熱鬱證

3、口乾咽痛的患者應多飲水,多食

湯代茶飲

飲食宜偏涼

如番茄、荸薺、甘蔗、菠蘿、百合、楊梅、柿子,以

燥生津食品,

、牛奶、甲魚、白木耳、花生等。

4、大便乾結時,應多食粗纖維食物,也可按醫囑適當予

及瘦豬

07

該疾病的一些常見預防措施

1、夏季也不可貪涼,

以緩瀉劑

、竹床,避免冷水中游泳等。

2、注意情志調攝,

不宜

3、生活

使用竹蓆

防止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

4、飲食宜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

保持心情舒暢

以扶正固本,促進機體康復。

肌痺,屬於五體痺之一,與外感風寒溼、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有關

結語:本病預後與病邪輕重、

要有規律,

治療及時與否有關。病情輕淺,一般預後良好,如

易消化食物,

,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導致肌肉萎縮,

體質強弱,

生命。少數病例,如果治療

治療不及時

,進一步發展可導致肌肉萎縮癱軟,嚴重的可危及生命。

TAG: 肌肉患者肌炎治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