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來臨,來碗潤燥活血的桃膠羹

初秋來臨,來碗潤燥活血的桃膠羹

桃膠

桃膠是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樹皮中分泌出來的樹脂,又名桃油,桃脂,桃花淚,桃樹膠,桃凝。是桃樹自然分泌,或在外力作用下產生傷口,而分泌桃膠有利於傷口自愈。

新鮮的桃膠質軟,顏色較淺,經陽光和氧氣的作用,顏色逐漸加深,乾透後變硬,淡黃或淺棕色,具琥珀樣光澤,呈不規則的塊狀或淚滴狀。

初秋來臨,來碗潤燥活血的桃膠羹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 :“桃樹茂盛時,以刀割樹皮,久則有膠溢位,採收,以桑灰湯浸泡過,曬乾備用。”

中醫認為,桃膠味苦、性平、無毒,歸大腸、膀胱經,具有活血、通淋、止痢之功效,用於治療血瘕,血淋,石淋,痢疾等。現代研究發現,桃膠的主要成分是大分子多糖,即植物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有通便的功效。新近的藥學研究還表明,桃膠能提高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水平,延緩腸道對糖的吸收,降低血糖,並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

典籍記載

漢末《名醫別錄》:“主保中不飢,忍風寒。”

唐代《新修本草》:“主下石淋,破血,中惡疰忤。”

明代《本草綱目》:“和血益氣,治下痢,止痛。”

明代《本草匯言》:“破婦人血閉、血瘕,產後下痢赤白,療男子石淋溺澀之藥也”。

初秋來臨,來碗潤燥活血的桃膠羹

治虛熱作渴:桃膠如彈丸大,含之咽津。(唐《備急千金要方》)

治石淋作痛:桃木膠如棗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湯三合和服,日三服,當下石,石盡即止。(唐《古今錄驗方》)

治產後下痢赤白,裡急後重:桃膠(焙乾)、沉香、蒲黃(炒)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食前米飲下。(宋代《婦人良方》)

治瘡疹黑黶,發搐危困:桃膠煎湯飲之。一方水熬成膏,溫酒調下,無時。(宋代《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食療方

初秋來臨,來碗潤燥活血的桃膠羹

桃膠晶瑩剔透的外觀及軟滑富有彈性的口感,是為製作佳餚的好食材,例如以桃膠為主要材料的桃膠皂角米羹、桃膠銀耳糖水等,具有滋潤生津、利水通便的功效,均是廣受歡迎的甜品。

桃膠中的膳食纖維豐富,多吃易造成消化不良,故不宜大量服用。腸胃功能較差者或孕婦兒童,均不宜食用。

紅棗桃膠燉銀耳

初秋來臨,來碗潤燥活血的桃膠羹

材料:

銀耳1朵,桃膠15克,紅棗6顆,冰糖適量。

做法:

1、銀耳和桃膠分別用冷水浸泡12小時;

2、充分泡開後的銀耳剪去根部洗淨,桃膠仔細揀去雜質濾清;

3、鍋中放入銀耳、桃膠和紅棗,倒入2500毫升的清水;

4、煮開後轉小火燉煮40分鐘後,加入冰糖繼續燉煮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

潤肺滋陰,養胃生津。

木瓜燉桃膠

初秋來臨,來碗潤燥活血的桃膠羹

材料:

桃膠、木瓜、冰糖。

做法:

1、桃膠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夜(12小時以上)至軟漲,體積能漲到10倍以上,所以別小看這十幾克桃膠,足夠吃上兩頓的;

2、將泡軟的桃膠仔細反覆的清洗,去除黑色的雜質,掰成小塊兒;

3、桃膠加少許水,隔水先蒸30分鐘左右;

4、木瓜對半切開,去籽,將隔水蒸過的桃膠倒入木瓜中,撒上少許冰糖,再繼續蒸20分鐘左右即可。冷熱食用均可。

功效:

清潤滋補。

桃膠燉排骨

初秋來臨,來碗潤燥活血的桃膠羹

原料:

桃膠10克,皂角米10克,排骨200克,枸杞子10克,生薑適量,料酒適量,蓮子適量,鹽適量。

做法:

1。將桃膠和皂角米分別放進碗裡,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12個小時以上。

2。將排骨在沸水裡焯一下,準備一口鍋加入排骨,再加入幾顆蓮子,再加入適量的料酒和生薑,加入適量的清水啟動電飯煲。

3。將浸泡過的桃膠、皂角米瀝乾水。

4。大概20分鐘加入浸泡好的桃膠和皂角米。

5。再煲15分鐘,加入鹽調味,再加入幾顆枸杞。

功效:

調中和血,健脾養胃。

桃膠薏米燉雪梨

初秋來臨,來碗潤燥活血的桃膠羹

材料:

桃膠40克、薏米40克、雪梨兩個、清水、冰糖適量。

做法:

1、桃膠提前一個晚上泡軟,洗去雜質;

2、薏米浸泡2個小時;

3、清洗乾淨的桃膠和薏米加上適量清水全部放入電燉盅;

4、小火慢燉兩個小時;

5、雪梨洗乾淨去皮,挖去底部;

6、放入電燉鍋再燉1個小時,最後十分鐘的時候放入適量冰糖。

功效:

清喉潤肺,滋補祛溼。■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AG: 桃膠浸泡10銀耳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