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渤海銀行“存款被質押”事件未了,浦發銀行又現?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譚浩俊

渤海銀行“存款被質押”事件未了,

浦發銀行又現?

針對

科遠智慧

稱其子公司2。95億存款在“毫不知情”情況下被質押事件,浦發銀行南京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浦發銀行南通分行與南京科遠智慧能源投資公司確有存款等業務關係。近日,該公司對其與南通分行的有關存款等業務提出查詢。為依法保障銀行和客戶方的權益,查明事實真相,浦發銀行南通分行在開展排查的同時,已於11月15日向公安機關進行了刑事報案,並提供了相關業務資料。

渤海銀行客戶28億存款被質押一事尚未有一個明確結果,銀行和企業都還在為自己尋找各種理由,為自己辯護,以減少自身損失。沒有想到,浦發銀行又發生類似事件,客戶近3億元的資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其他企業的質押品,面臨逾期被扣押風險。

從浦發銀行南通分行的具體反應來看,似乎也是“毫不知情”。不然,不需要向公安機關報案,而只需要內部處理就行。如果企業和銀行都是“毫不知情”,難道被擔保質押企業神通廣大到可以隨意拿一張假存款證明就從銀行將錢取走嗎?如果這樣,銀行的風控機制也太薄弱了吧。

而從科遠智慧反映的情況來看,其被質押的近3億元存款,到底是為同一家企業貸款質押呢,還是多家。如果是一家,可能與渤海銀行的存款被質押情況相似。如果是多家,問題就更復雜了,需要了解的情況和解決的矛盾也會更多,複雜度也會更強。如果沒有銀行或企業的“配合”,這樣的被質押現象是不大可能發生的。而銀行與企業又是如何“配合”的,是銀行單方面的行為,還是銀行與企業的共同行為,抑或企業的單方面行為,必須弄清楚。不弄清楚,問題無法解決,矛盾也無法化解。

實際上,此類事件的調查難度並不大。因為,調查只需要放在銀行一邊就行。如果銀行認為這是企業行為,就得拿出證據,證明企業有為其他企業提供質押貸款的書面承諾,或相關檔案。否則,銀行要想推卸責任是不可能的。對企業來說,把錢存在銀行,就是為了安全,並獲得一部分收益。如果安全沒有了,誰還敢存錢到銀行呢?反過來,如果銀行能夠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這是企業行為,是企業為了某種方面的需要為其他企業質押貸款,那就與銀行沒有關係,是企業的責任。

當然,如果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質押關係,是在銀行的牽頭下完成的,那麼,銀行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責任,而應當依據實際情況承擔一部分責任至於責任的大小,自然由雙方商定,或法院判決。

渤海銀行質押事件中,銀行表示,企業拿了關聯企業3倍於利息的質押收益,如果司法部門經過調查,確實如此,那企業就當擔全責,就算28億質押存款全部損失,也只能自食其果。如果找不到證據證明其拿了回報收益,那銀行就得承擔全部責任,賠償客戶損失。

而從浦發銀行南通分行的情況來看,由於調查的情況尚未公佈,到底是什麼原因無法知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銀行的風控是存在一些缺陷的。因為,只要不是企業的單方面行為,不是企業主動為其他企業提供質押擔保,就算被質押擔保的企業利用“蘿蔔章”等欺騙手段,銀行也脫不了干係。因為,如果不是銀行工作人員“洩密”,或者內外勾結,其他企業怎麼知道別的企業的存款情況,能夠如此“精準”地製造虛假質押手續。一定有“內鬼”。殊不知,銀行是需要對客戶保密的,是不能隨意向他人公佈客戶的存款資訊的。

這也意味著,無論是渤海銀行客戶的28億存款被質押,還是浦發銀行客戶的近3億元存款被質押,只要不是客戶單方面為之,銀行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都要承擔客戶的損失、賠償客戶的資金。因此,希望公安機關和銀行監管機構能夠抓緊調查,並以此為切入口,對銀行的風控機制來一次全面檢查,看看存在多少漏洞。不然,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竟然兩家銀行曝出客戶存款被質押的問題,怎麼說都不是一件正常的事,也不是銀行管理規範的表現。一家真正管理規範、制度完善、內控機制健全、內部監督有力的金融機構,是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的,也是不可能有這麼多的漏洞的。

TAG: 質押銀行企業存款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