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中國書法|最高藝術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鮮于樞《張彥享行狀稿卷》,是一篇行草書,有顏真卿《爭坐位帖》的韻味,在肆意揮灑中,又有精緻的筆觸,還有塗抹的痕跡,一切在自然的書寫中,表現的是書法的自然之美、日常之美,而正是在自然與日常中,表現了書法的純粹之美。

這裡沒有刻意的努力,沒有過分的表現,沒有斧鑿的痕跡,沒有完美的清潔,有的只是一份心意的表達和思想的流淌,這才是書法本真的美。

鮮于樞(1246-1302),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寄直老人,趙孟頫齊名。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於汴梁(今河南開封)。

鮮于樞有北方人的慷慨豪氣,身材魁梧,鬍鬚濃重,朋友們稱其為“髯公”。同時期的詩人柳貫說他“面帶河朔偉氣,每酒酣驁放,吟詩作字奇態橫生。其飲酒諸詩,尤曠達可喜;遇其得意往往為人誦之”。自負隨意的性格,一開始就導致他與周圍環境及上層當權者的種種衝突。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以後,鮮于樞先後輾轉於汴梁、揚州、杭州、金華等地,擔任一些中下級官職,很不順利。常與上司爭是非於公庭之間,一語不合,則拂袖而去,為百姓愛戴,稱“我鮮于公”。曾三次去官或遭貶。37歲後定居杭州,於西湖虎林築困學齋。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被授予太常寺典簿,未及到任,逝於錢塘,年僅57歲。

鮮于樞早歲學書法,未能如古人,偶於野外看見二人挽車泥淖中,頓有所悟。他寫字時多用中鋒迴腕,筆墨淋淳酣暢,氣勢雄偉跌宕,酒酣作字奇態橫生。他的功力很紮實,懸腕作字,筆力遒健。同時代的袁褒《書林藻鑑》說:“困學老人善迴腕,故其書圓勁,或者議其多用唐法,然與伯機相識凡十五,六年間,見其書日異,勝人間俗書也。”

書法家陳繹說:“今代惟鮮于郎中善懸腕書,餘問之,嗔目伸臂曰:膽!膽!膽!”鮮于樞與趙孟頫齊名,同被譽為元代書壇“巨擘”,並稱“二妙”、“二傑”。趙孟頫對鮮于樞的書法十分推崇,曾說:“餘與伯機同學草書,伯機過餘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機已矣,世乃稱僕能書,所謂無佛處稱尊爾。”雖為謙辭,卻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鮮于樞的書法成就。

傳世的鮮于樞墨跡有40多件,分楷書、行書、草書三大類,藝術成就以草書為最。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經卷上》、《蘇軾海棠詩卷》、《韓愈進學解卷》、《論草書帖》等。

鮮于樞《張彥享行狀稿卷》高畫質欣賞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妙品|當時只道是尋常:書法之妙,在有意無意間

元代書法巨擘鮮于樞系列

TAG: 鮮于書法草書之美趙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