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營銷工作,請時刻牢記“你需要誰?他需要什麼?”

上週六,我寫了一篇《基金渠道服務越來越內卷,如何做才能“躺贏”》,不少朋友跟我私信,現在渠道服務的確很內卷。但是,對於很多中小基金公司而言,渠道服務連內卷的資格都沒有。比如:現在很多銀行的基金銷售都是政治任務,一波接一波,你想做顧問式營銷,想站在臺上給別人做個培訓,對方連機會都不給,怎麼破?

前段時間,我也跟一家之前專注網際網路營銷的基金公司的渠道經理交流,問他為什麼全國有幾個區域零售銷量這麼大?他跟我說,有的區域是公司直接給託管,有的區域是公司拿存款資源換的。而且在渠道發行某隻產品之前,往往還會先砸上百萬營銷費,覆蓋該渠道周邊的小區和公交站牌。試問,沒有明星基金經理、沒有強勢渠道、沒有海量營銷費用支援的基金公司的渠道經理又該如何突圍呢?

為什麼還要堅持?

說了前面一番話,可能會有一些朋友會打退堂鼓。我先表達下我的觀點

1。基金銷售渠道還是價效比相對不錯的職業。

大家覺得渠道營銷很內卷,其實各行各業都內卷。就比如我們現在創業做以基金相關的培訓、諮詢等,也是內卷的可怕。基金公司至少還有牌照壁壘,培訓公司是沒有任何牌照優勢的,所以我們得不斷地輸出內容。

2。你們以為是現在才出現的問題,其實早就存在了。

2016年—2018年,我在一家中小基金公司做渠道,產品上代銷渠道都很困難,都是夾縫求生存。不過這段經歷也讓我明白:沒有哪個公司強大到不可戰勝,也沒有哪個公司弱小到無法參與競爭。核心在於,能否滿足甚至創造渠道需求。

3。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冷靜下來去想想“你需要誰?他需要什麼?”

然後換種思維方式,“你能給別人什麼”而不是“你要別人給你什麼?”,再去談判可能成功率更高。

渠道的需求是什麼?

很多朋友在開展渠道營銷工作的時候,都沒有認真地去思考這個問題。在思考渠道需求的時候,需要考慮對渠道進行分級和分類考慮。

1

渠道的分級管理

我們在講渠道營銷的時候,其實是一條比較長的鏈條,從總行到省行到分行到支行到網點到理財經理,每一個環節上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比如:

總行層面

可能考慮的是戰略層面的合作、是財富轉型需求、是各大行之間競賽、是

股東需要、是跟該公司還有其他業務交集等等;

省行領導

考慮的可能是整個省業務佈局,是響應總行的安排,是考慮全省員工的銷售積極性,推動該項工作會不會有什麼亮點,有沒有可以上報給總行案例等;

分行領導層面

,可能又會考慮本行實際情況,哪些指標好做,哪些指標中收高,哪些指標員工做起來不費力,哪些工作亮點能引起上級領導的關注和認可等等;

網點主任層面

更多關注服務響應速度,產品業績是否靠譜,渠道培訓能不能及時覆蓋,員工積極性、動力到底如何調動等?

客戶經理層面

可能最關心的是產品業績、考核制度、激勵政策以及到底該怎麼賣出去,虧了怎麼辦,後續有沒有什麼服務?

在跟不同的渠道層級去溝通的時候重點是不一樣的,層級越往下越務實,越關注產品業績和到手的激勵。層級越往上越務虛,越關注公司層面支援、服務的體系化和差異化。

2

渠道的分類管理

除了對渠道分級之外,我們還需要對渠道進行分類。一般而言,我們可以按照“組織和流量”把渠道分成四類。

有組織、有流量的渠道,是備用渠道。

這類渠道往往銷售能力很強,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我的建議,對於一些中小基金公司,要麼避其鋒芒,要麼強勢登陸。就是當公司資源不夠、產品業績也不行、人也不是特別熟的時候,不要把該渠道當成主要出量的地方。他是別人的糧倉,卻只是你的備胎。要麼實在沒有辦法了,那就用遠超過其他公司的資源去砸。

無組織,有流量的渠道,要重點關注。

這類渠道有實力,有客戶。要麼是因為換了領導,要麼是之前客戶虧了,要麼是現在工作重心不在這一塊。這類渠道往往會有漏網之魚,需要我們去啟用,可以重點關注。

無組織,無流量的渠道,要戰略放棄。

這類渠道沒有客戶,領導也無心幹活。不要浪費時間,戰略放棄,有舍有得。

有組織,無力量的渠道,要提前培育。

這類渠道往往資源一般,但是領導、員工特別想把業務做起來,他們往往心態比較開放,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往往願意嘗試新的。這類渠道往往是營銷創新的試驗田,需要我們提前培育。

在跟不同的渠道去溝通的時候,也要把握各個渠道的特點,有的放矢。

案例分享

1

背景材料

大家都知道

,年底銀行肯定是力儲存款的,不可能給我們推貨幣基金。加上該行行政命令也很強,也不可能給我們機會在下面網點一一的勾兌。但是,年底也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時點。很多銀行也在佈局開年的“開門紅和春天行動”,也很關注一季度權益類基金的銷售。

2

思考

既然正面進攻搞不定,我們需要側翼進攻。我們需要解決:

①省行能允許我的銷售經理下沉到網點;

②省行能幫我們站站臺,我們也能拿雞毛當令箭。

3

實踐

既然銀行的需求已經很明確了。所以,我們結合銀行的訴求,我們給銀行製作了“暖冬行動”的策劃方案,開發了系列的“行外資金”、“權益類如何購買”等等的培訓方案,讓我們銷售經理能迅速下沉。

同時,在培訓課程中設計了“如何讓客戶資金利用最大化?”其中有一點就是把客戶要買權益類基金的資金先放在貨幣基金裡面,等發行結束的最後1-2天再把資金轉出。

最後,由於市場的變化/存款溢位/客戶態度改變等等因素,留存過年末的貨幣基金大大超乎我們的意料。

好吧,寫到開篇的問題,渠道經理跟銀行

/

證券公司

理財經理最大差別在於:渠道經理是“點對面營銷”,需要能“以點帶面”。而銀行理財經理很多是“點對點營銷”。在開展渠道工作的時候,如果覺得路都被堵死了,我們要有營銷思維,透過營銷方案設計能“渾水摸魚”,能發現甚至創造渠道更深層次的需求。

開展營銷工作,請時刻牢記“你需要誰?他需要什麼?”

TAG: 渠道營銷我們經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