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腳後跟疼?別再輕視!骨科醫生提醒:可能與這3種病有關

“爸,你歇著吧,今天就別出去鍛鍊了。”

“沒事兒,我出門走走就沒那麼痛了。”

65歲的王大爺退休後一直有戶外走步運動的習慣,但最近不知為何,走路時總會感到腳後跟疼痛,

特別是早上起床或久坐後疼痛感明顯。

有的時候,王大爺需要強忍住痛感行走一段時間才能適應,這給王大爺帶來了走走就能緩解疼痛的錯覺。

女兒勸他少出門,多坐著休息,但最終勸說無果。

女兒覺得這樣忍下去遲早得出大問題,就決定帶著王大爺到醫院檢查。

經檢查發現,王大爺的右足跟骨部骨質增生明顯

。隨後,張大爺便開始了一段時間的治療。

走路腳後跟疼?別再輕視!骨科醫生提醒:可能與這3種病有關

王大爺不是個例,

足跟痛是老年人的常發疾病

其發病特徵為高發病率、陣發性、病程長、易在疲勞狀態下誘發等。

臨床有兩大特點:一是早晨起床後踩地疼痛,休息後踩地疼痛。二是走路後明顯舒緩,走路多了又會疼痛。

簡單地說就是晨起症狀明顯,活動後症狀緩解,但是隨著走路時間的增加,疼痛會加重。

足跟痛經常被人認為是小病,幾乎沒有人當回事兒,

我們一般的判斷是太久沒鍛鍊了,覺得走兩步也就好了。這是一個誤區,尤其是經常腳後跟疼的中老年人,要注意了。

腳後跟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種,主要由各種慢性疾病引起,下面為您介紹3種常見病因。

走路腳後跟疼?別再輕視!骨科醫生提醒:可能與這3種病有關

一、足跟痛的3種常見病因

1.足底筋膜炎。

在臨床上,足底、足跟部位的疼痛有足底筋膜炎引起的先例。足底筋膜是一種緻密而連續的膜性組織,是我們日常行走、跑步等活動的重要依託,起到保護我們運動的作用。

長期走路、穿高跟鞋、走石子路都會造成筋膜的慢性損傷

,從而引發筋膜的無菌性炎症,造成足跟疼痛,從而引起腳底筋膜炎。

長期的

足底筋膜撕裂或區域性外傷都會引起足底筋膜處的疼痛、腫脹

,嚴重的時候會導致

腳掌區域腫脹、不敢踩地、疼痛等症狀。

筋膜損傷的部位一般都是在腳跟處,

早晨起床後腳跟會比較疼痛,鍛鍊後會明顯緩解。

但是如果活動過多,腳底筋膜炎的症狀就會再次出現。

走路腳後跟疼?別再輕視!骨科醫生提醒:可能與這3種病有關

這種情況的處理方法一般是

區域性制動

,儘量不要再試著踩地,以免影響患者的腳跟筋膜,讓筋膜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於炎症的消除。

走路腳後跟疼?別再輕視!骨科醫生提醒:可能與這3種病有關

同時可以

外用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藥物,內服非甾體類藥物也能起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如果足底筋膜處出現明顯的疼痛,口服外用藥物都沒有效果,可以採取封閉治療。

2.跟腱炎。

人體的肌腱有很多,分佈在身體各處,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高難度的技術動作。

跟腱是人體最強壯的肌腱之一,在行走、站立、跑、跳、保持身體的平衡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跟腱炎一般是因為跟腱受到了太多刺激,例如高強度的運動會對跟腱造成損傷。長時間高強度的跳躍和奔跑,也會引起跟腱的撕裂,進而引起足跟疼痛。

走路腳後跟疼?別再輕視!骨科醫生提醒:可能與這3種病有關

跟腱撕裂和跟腱炎是長期高強度運動人群的高發疾病。

跟腱炎的症狀和足底筋膜炎類似,主要表現為腳後跟的不適或腫脹,小腿肌肉緊繃,腳彎曲時的運動範圍有限,腳後跟的面板熱度高。

主要症狀是在行走或奔跑時腳後跟後側疼痛腫脹。

其它的症狀還包括下肢肌肉緊張和屈膝時感受到活動範圍受限制。

所以如果腳跟疼痛,首先要去醫院檢查,確定病因後再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不要自己判斷病情。

跟腱炎的緩解方式比較緩和,一般我們會建議患者

減少劇烈運動,做好運動前後的拉伸,強化小腿肌肉。鍛鍊後冰敷腳後跟,抬起腳部以緩解腫脹感

嚴重的話可服用抗炎藥物,

如阿司匹林或布洛芬之類的消炎藥

能在

服藥半小時後

迅速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走路腳後跟疼?別再輕視!骨科醫生提醒:可能與這3種病有關

有時候

炎症的發生也跟鞋子有關,有些鞋子的鞋底沒有彈性,硬度大,走起路來鞋子對蹠腱膜沒有保護作用,一步一痛,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蹠腱膜炎症

以上是中老年人足跟痛的兩種最常見病因,人們對此經常有一些誤區,有些人固執地認為足跟疼就是腎虛,或是足跟疼就是骨刺。

二、足跟疼痛的常見誤區,別再被騙了!

走路腳後跟疼?別再輕視!骨科醫生提醒:可能與這3種病有關

腳跟疼痛並非是骨刺

。很多人認為腳跟疼痛是腳跟骨刺引起的,而相關資料顯示,

腳跟疼痛和骨刺沒有直接的聯絡。

有骨刺的不一定足根疼痛,足跟痛不排除病因是骨刺的可能,還是得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定。

足跟痛有這麼多病因,即使查出病因具體是什麼,治療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做到立即止痛,

我們老百姓更關心的是如何在足跟疼痛劇烈的時候有效緩解疼痛。

三、如何緩解足跟痛?醫生有妙招!

我們自己可以做足跟部的鍛鍊,

例如腳底筋膜伸展練習:

坐在地上,雙手抓著腳趾,然後向上彎曲,讓腳底筋膜得到足夠的伸展。

每天堅持3次,每次30秒,

早晨起床的時候做最為有效。

還可以做小腿三頭肌拉伸:

走路腳後跟疼?別再輕視!骨科醫生提醒:可能與這3種病有關

站立在一把椅子或牆壁旁,把患病的腿伸到身體後方,另一條腿微微彎曲,身體向前傾斜,維持20-30秒,可以感覺到小腿後方的牽引力。一天練習三次效果顯著。

如果覺得這兩個方法難度太大還費力的話,

可以用物體輔助鍛鍊。把筋膜球或任何球形物體放在腳掌或小腹上滾動,

使腳掌和雙腿得到放鬆。

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鞋子的舒適度。軟

底鞋和足弓墊可以有效地減少腳後跟受到的衝擊

,也可以減少足底筋膜的拉扯,從而緩解疼痛。

如果上述方法不起作用的話,說明足跟痛的問題有些嚴重了,

單靠休息和忍受疼痛是不行的

。我們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藥物或者物理治療。

走路腳後跟疼?別再輕視!骨科醫生提醒:可能與這3種病有關

藥物治療分為口服和外用兩種藥物。

前者可以服用非甾體消炎藥,後者選擇一些具有活血通絡作用的藥物,透過燻洗、泡腳、敷貼等方式緩解疼痛。

腳後跟疼並不是只有腳跟“疼”那麼簡單,而是暴露出了身體目前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

或者說,患者正處於一種非常疲憊的狀態。

透過藥物治療,不但可以治癒足跟疼痛,而且可以讓人的身體處於一個“充盈滿血”的狀態,有利於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況,讓患者早日脫離亞健康的狀態。

物理治療目前有體外衝擊波療法和 PRP療法

。前者可以促進新生的血管生成和肌腱組織的再生。後者則是從病人的血液中抽取出富含血小板的血漿用於區域性注射。對於短時間內出現足跟嚴重疼痛的患者,

“區域性封閉”治療

也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法,但是不宜長期使用。

走路腳後跟疼?別再輕視!骨科醫生提醒:可能與這3種病有關

如果長期的保守治療無效

,建議到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確定是否要考慮筋膜鬆解等手術治療方式,避免延誤病情

四、平時如果保護自己的雙腳,預防以上足病呢?

保養足跟的措施。

生活中穿寬鬆舒適的鞋子。腳後跟疼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穿鞋問題,

平時要避免穿硬底高跟鞋

,選擇鞋底柔軟的平底鞋可以避免雙腳的過度勞累和疼痛感。

走路腳後跟疼?別再輕視!骨科醫生提醒:可能與這3種病有關

儘量減少高強度的鍛鍊。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劇烈的活動,否則會引起腳部壓力過大,引發疼痛,長時間下去得不償失。

讓泡腳成為習慣。腳上穴位經絡豐富,泡腳可以讓足底的軟組織得到放鬆,也是驅逐寒溼、引火下行的好方法。平時多

泡腳,每次20分鐘起,可以促進腎血下行,腳跟受到足夠的滋潤,血液迴圈加快

,保持足溫,防止腳底受涼,還能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

按摩足部。

人的筋脈之根在足底,經常按摩拉筋可以讓足部的筋脈變軟,有助於放鬆腿部肌肉,改善血液迴圈

。也可以讓人的心情平復下來,減少煩躁情緒。

走路腳後跟疼?別再輕視!骨科醫生提醒:可能與這3種病有關

看了以上內容,相信大家都對足跟如何保養有所瞭解了。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多休息。如果護理不得當會引發足跟痛,或者加重病情。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才是對待身體的正確態度。

小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人生的遠行中,離不開健康的雙足。我們的雙腳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但人們很容易忽略腳部疾病。

希望我們都能從今天開始,注重足部的養生保健,健康人士早做預防,足跟疼痛患者不再忍受疼痛,積極治療,早日康復。

對於足部保健常識,我們應謹記於心,早日行動起來,守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參考資料

[1] 金銘亮,袁華,胡旭,金旭,袁鴻儒,樊嘉婧。 體外衝擊波聯合肌內效貼扎治療足底筋膜炎療效觀察[J]。 康復學報。 2020(05)

[2]趙志,陳齊平,閔星星,沈進穩。 體外衝擊波治療跟痛症的研究進展[J]。中醫正骨。 2019(06)

[3]孔易萌。 足底筋膜炎,治療、康復、預防皆不可少[J]。 祝您健康。 2021(05)

[4]韓宇,陳高揚,王慶宇,姜振德,張桂珍,常非。 蹠腱膜炎的病因及診治研究進展[J]。 中國體視學與影象分析。 2019(01)

TAG: 疼痛筋膜足底跟腱腳後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