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飲食養生

《周易》: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頤卦,上卦“艮”為山,下卦“震”為雷。君子應該謹慎言語,節制飲食。

不難看出古人提出了飲食要節制的觀點。

後人繼承和發展了《周易》的養生原則,《管子》雲:“飲食節,則身利而壽命益;飲食不節,則形累而壽損。”

如今我同樣能在古人的養生方法中學到不少,我給大家歸納幾點:

定時

定時進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呂氏春秋》說:“食能以時,身必無災。”《尚書》也主張“食哉唯時”。按照一定時間有規律地進食,能使人體建立起條件反射,可以保證消化、吸收功能有節律地進行活動。

一天當中,人體的陰陽氣血的晝夜變化而盛衰各有不同。白天陽氣盛,故新陳代謝旺盛,需要的營養供給也必然多,故飲食量可略大;夜晚陽衰而陰盛,多為靜息入寢,故需要的營養供給也相對少些。因而,飲食量可略少,這也有利於胃腸的消化功能。因此古人有“早餐好,午餐飽,晚餐少”的名訓。

我國傳統的進食方法是—日三餐。若能經常按時進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則消化功能健旺,於身體是大有好處的。

定量

定量是指進食宜飢飽適中。人體每天均需攝人一定量的食物,以維持生命活動的需要。如攝入量不足,人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物質,會影響健康,甚至會滋生各種疾病。反之,如果飲食量超過一定的限度,亦可損傷脾胃功能,引起疾病

此外我們可以按需進食

所謂“按需進食”,即想吃時就多吃一點,不想吃就少吃一點。像加夜班的人,在第二天早餐時往往不想吃東西,希望趕快睡上一個好覺;心情不好的人,在吃飯時間往往沒有食慾。

陶弘景早就指出:“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飢強食則脾勞。”“按需進食”是適應生理、心理和環境的變化而採取

的一種飲食方式,它不是絕對的“隨心所欲”、零食不離,而是適應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需要,使飲食活動更符合規律。“按需進食”與按時吃飯的飲食習慣相輔相成,互為補充,能適用於人們在不同環境中的飲食需求。

總之《周易》的飲食原則對養生有著深遠影響,給現代飲食養生方法提供了理論借鑑。

TAG: 飲食進食養生周易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