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采傳承——元明轉變期白釉賞賜玉壺春瓶

神采傳承——元明轉變期白釉賞賜玉壺春瓶

神采傳承——元明轉變期白釉賞賜玉壺春瓶

公元1352年,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戰爭開始席捲景德鎮。據《浮樑縣志》卷十二記載,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二十七日,紅巾軍將領項普略攻陷浮樑城。幾個月的時間,江西大部分地區被紅巾軍佔領。次年元軍反撲,又擊潰紅巾軍,奪回景德鎮。之後,景德鎮所處的饒州,在元軍以及各路農民軍之間反覆爭奪,直到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明朝開國大將鄧愈攻克浮樑,陳友諒的守將棄城而走,景德鎮才最終歸於朱元璋的統治之下。

自1352年到1361年,景德鎮時局動盪,戰事不斷,地區實控權幾度易手。此時的元政府被迫收縮其勢力範圍,不得不將景德鎮的控制權放棄,致使浮樑瓷局名存實亡,這種極度混亂的局面一度對景德鎮的制瓷業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此間,景德鎮瓷器燒造雖受到影響,但隨著戰事的趨緩,窯工以及地方統治者仍然對於瓷器生產會有相應的需求,因此瓷器的燒造不會完全停止。不過這時生產的瓷器風格相較典型的元代風格已經有所改變。

在經過近十年的戰亂後,朱元璋於1361年開始控制景德鎮。景德鎮制瓷業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在1368年明朝正式建立前的這段時期,為了新王朝的建立,服務於新政權,有生產能力的民窯大廠應已提前為明朝的統治階級燒造瓷器,生產了部分的官用瓷器。

我們把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元朝統治者失去對景德鎮的控制,統轄元朝貢瓷生產的浮樑瓷局不復存在,到洪武二年(1369年)明朝御窯廠建立以前的時期,稱之為景德鎮瓷器生產的“轉變期”。如以瓷器的風格特點來看,在元末明初這段時間燒製,那些有別於為蒙古人以及色目人使用的標準元代瓷器,又與典型洪武官窯特徵不同的瓷器,都可以稱之為轉變期瓷器。

轉變期瓷器兼具元朝瓷器與明初洪武瓷器的特徵,是技藝傳承與轉變的過渡時期。在這段元末明初的轉變時期,景德鎮各窯廠雖長期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其生產架構仍然存在,大量窯工們仍需透過生產瓷器獲得生活物資。因此,這種供需關係的實際存在,又使得眾窯廠在戰亂中重新開啟了生產模式,為並不安穩的景德鎮注入了新的生產動力。

白釉瓷在元代大量的出現,與蒙古人尚白敬天的民族特性是分不開的。但到了元末明初的“轉變期”,漢人更多的是將白釉瓷作為祭器以及賞賜用瓷使用。同時,在白釉瓷及青花瓷上出現漢字,或以詩文表達情感,或以字詞傳遞器物功用,成為“轉變期”瓷器的一種特殊現象。

神采傳承——元明轉變期白釉賞賜玉壺春瓶

此件白釉玉壺春瓶,造型古樸,接胎痕明顯,工藝承襲元代遺風,白釉呈乳濁狀,釉色與元代樞府釉有明顯差異,已無卵青色而呈微微閃黃的牙白色。釉面光潔瑩潤,體形巨大,通高近47公分,為目前已知體量最大的玉壺春瓶。圈足,修足規整,區別於元代及明代常見的玉壺春瓶的底足處理方式。本品底足無釉、淺挖足、砂底,酷似大罐及梅瓶的底足處理方式,區別於歷朝。最為特別之處在於,瓶的頸肩結合部,以釉裡紅書寫楷書“賞賜”二字,字型蒼勁有力頗具魏晉之風。應為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前後,封賞功臣以及番邦國王所製作的賞賜用瓷,存世稀少,為元明轉變期瓷器的代表。

神采傳承——元明轉變期白釉賞賜玉壺春瓶

無獨有偶,現存於南京博物院的一件明洪武白釉“賞賜”梅瓶,在1995年出土於南京明故宮遺址,通高34公分,於肩部以鐵褐釉書“賞賜”二字,被瓷器專家張浦生先生定為朱元璋在至正二十一年(1361)收復景德鎮後至洪武元年的產品。為南京博物院的一件鎮館之寶。

神采傳承——元明轉變期白釉賞賜玉壺春瓶

南京博物院的“賞賜”梅瓶與此件“賞賜”玉壺春瓶年代相近,都呈元代遺風,皆為白釉,釉色釉質相同,均白中泛黃、光潔瑩潤,同以楷書書寫“賞賜”二字,應為同一人所書。有所不同的是,白釉梅瓶上所書“賞賜”二字是以鐵褐彩書寫的,而此件玉壺春瓶則以釉裡紅書寫“賞賜”二字,實屬罕見,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與研究價值。

TAG: 瓷器景德鎮賞賜春瓶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