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解讀《石壕吏》引爭議,知名教授痛批:不知道在侮辱誰的智商

近些年來,不少潛心專研學術、研究文學作品的專家學者逐漸憑藉《中國詩詞大會》、《百家講壇》等節目從幕後走到大熒幕前。他們或才學淵博,或幽默風趣,或言語精闢,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解讀經典、傳播經典,收穫了無數觀眾的喜愛。

康震解讀《石壕吏》引爭議,知名教授痛批:不知道在侮辱誰的智商

這些擁有大批次粉絲的專家學者也被稱為“學術明星”。毋庸置疑,學術明星們在經典文化的傳播方面做出了一定貢獻,他們憑藉豐富的專業知識與生動流利的口才使觀眾重新燃起對經典與古詩詞的熱情。然而物極必反,任何一個人的缺點都會在聚光燈下表露無遺。

倘若學術明星沒有認真嚴謹的學術風氣,只一味追名逐利,將文化傳播作為增加財富的手段,那麼終會迎來人設崩塌的那一天。例如,美女校長鬍紅梅曾是學生與社會大眾公認的好校長與教育工作者,擁有“百姓學習之星”等多個榮譽稱號。

胡紅梅最後卻因為抄襲與學術不端永遠跌落神壇,消失在大眾視野之中。因《中國詩詞大會》一路走紅的康震教授也曾因為詩詞解讀不準確的問題被其他學者諷刺與質疑。近來,一段時長為五分鐘的康震教授的內部演講被廣泛傳播,令無數學者網友頗為驚詫。

康震解讀《石壕吏》引爭議,知名教授痛批:不知道在侮辱誰的智商

知名教授丁啟陣更是毫不留情地怒斥康震教授完全曲解杜甫的《石壕吏》,稱其不知在侮辱誰的智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康震教授會就此跌落神壇嗎?

三吏三別——《石壕吏》

杜甫筆下的詩被冠以“詩史”的稱號,這是歷代詩壇中獨一無二的殊榮。杜甫詩最顯著的特點便是“沉鬱頓挫”,言語樸實自然,主題多與底層的貧苦百姓相關,表達出杜甫感時傷世、兼懷天下、悲天憫人的思想感情。

三吏三別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亂時期的作品,杜甫親眼目睹了因戰亂導致的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的殘酷現實後,只能借文字控訴安史叛軍的殘暴以及唐王朝的腐敗,同時表達對廣大百姓的深切同情,並熱切期盼廣大人民能夠在國難當頭挺身。

康震解讀《石壕吏》引爭議,知名教授痛批:不知道在侮辱誰的智商

《石壕吏》是千古流傳的名篇,現被收錄至八年級語文教材中。這首詩的故事來源於詩人在石壕村的所見所聞,全詩僅有120個字,但內容豐富、情節曲折,將五六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刻畫得極其鮮明,是一篇難得的上乘之作。

詩人夜宿石壕村,忽聞官兵上門捉人充軍,可見戰事吃緊,唐王朝大廈將傾。老翁早有先見之明,逾牆而走。老婦被凶神惡煞的官兵的怒斥嚇得不輕,只能哭訴家中情況:“三子皆被拉去充軍,兩子現已陣亡於鄴城戰役中。朝廷的徵兵制度本就只要求一男出征,現在三子都已在外,家中只剩孫子、媳婦、老婦三人。”

一心只想捉人交差的官吏竟想入室將兒媳擄走,無奈之下,老婦只得挺身而出,自請前往戰場給將士們做飯。全詩虛實相映,給人留下無限感慨,不少人被故事中捨己為國、敢於投入戰爭的老婦人所感動。

康震解讀《石壕吏》引爭議,知名教授痛批:不知道在侮辱誰的智商

康震教授的解讀

北師大康震教授對《石壕吏》的五分鐘解讀影片被全網瘋傳,該影片來源於康震的一次內部現場演講。不少網友吐槽,在康教授的眼中,被百姓們深惡痛絕的石壕吏變成了誓死保衛國家,為百姓服務的“公務員”與“父母官”。

同時,被世人同情千餘年的老婦竟成了康教授口中為了唐王朝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社會好公民形象。康教授對《石壕吏》的解讀是前所未有的,其觀點更是令人瞠目結舌。首先,康教授認為石壕吏捉人並無過錯,只是態度惡劣。

若非戰事緊急,石壕吏也不會夜間捉人,倘若唐朝都滅亡了,家又何在?因此石壕吏只是在履行他們的職責,只是沒有把握好分寸。其次,康教授認為杜甫刻畫的是一位時刻關注國家局勢、為國奉獻自我的普通老婦形象,歌頌了底層百姓勇於犧牲的精神。

康震解讀《石壕吏》引爭議,知名教授痛批:不知道在侮辱誰的智商

老婦得知朝廷半夜徵兵,就料到戰事吃緊,因此哪怕家中兩子已死,一子未歸,也要挺身而出,捨身為國,可見老婦有大局觀念。老婦身上被具備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價值觀與正能量,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最後,康教授還認為杜甫本人見證了深夜徵兵的一切,只是將其記錄下來,並未做過多評價。並且,杜甫並未對老婦一家表示過多同情,反而歌頌老婦的家國情懷更多一些。

丁啟陣怒批康震

針對康教授獨闢蹊徑的新解讀,丁啟陣痛批之餘,也闡述了相應的觀點。丁教授表示自己曾看過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一文,郭沫若質疑杜甫的同情心是有界限與階級性的,杜甫有同情心,卻只是從官吏的角度出發,去同情當時的底層百姓。

康震解讀《石壕吏》引爭議,知名教授痛批:不知道在侮辱誰的智商

因此,丁教授認為郭沫若只是在懷疑杜甫有多少真實的同情心。然而,在康教授的解讀中,杜甫作為唐朝官吏,恐有為石壕吏幫腔做事之嫌,還存在洗白石壕吏暴力捉人的行為。因此,在丁教授看來,康震教授完全否認了杜甫對老婦人一家有同情心。

對於康震教授的想法,丁啟陣教授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並羅列理由證明杜甫在《石壕吏》中所表達的情感正是對底層百姓的同情。丁教授認為杜甫是一位奉行儒學的詩人,而儒家思想的核心便是“仁愛”,杜甫的諸多作品中都激盪著體恤勞動人民的情懷以及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精神。

因此,即便杜甫與石壕吏一樣同為唐王朝的官吏,卻比他們多了不少同情心與同理心,也會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思考問題。此外,歷史上不少學者都一致認為《石壕吏》中的老婦人並非自願從軍,而是被官兵步步緊逼後,無奈之下迫不得已從軍。

康震解讀《石壕吏》引爭議,知名教授痛批:不知道在侮辱誰的智商

起初,石壕吏來捉人時,老婦人痛苦申訴,想借此讓官吏放他們一馬。然而,在發現官吏無論如何都要捉一個人交差時,為了保護家人,老婦人才挺身而出。因此,丁啟陣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將老婦人的行為當作愛國精神的體現,這是在侮辱誰的智商?

由此可見,丁啟陣教授對康震教授的觀點全盤否認。其實,除了丁教授外,無數網友紛紛加入了聲討康教授的行列。有些網友認為自己讀了假的《石壕吏》,分明是官府強制抓人,老婦在經歷兩子戰死沙場,一子下落不明,老翁無奈逃跑的情況下決定從軍的行為怎會被康教授扣上一個正能量、愛國的帽子呢?

此外,不少網友表示康教授毫無歷史同情心,不把廣大的勞動人民當人,一味吹捧為國奉獻、為國捐軀。誠然,國家有難,國民有義務獻出自己的一份力。然而,安史之亂是由唐玄宗的昏聵直接導致的,要為其承擔絕大多數的責任。可臨了,卻是沒有任何過錯的老百姓承受了巨大的災難。

康震解讀《石壕吏》引爭議,知名教授痛批:不知道在侮辱誰的智商

結語:

總之,網路上對康震教授的解讀眾說紛紜,抨擊多於贊同,目前五分鐘影片早已下架,且不談康教授的解讀有無道理,不知在面對如此聲勢浩大的聲討下,他是否會後悔曾經做過那個現場演講?

TAG: 石壕吏教授杜甫老婦康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