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是“我想要”“我要做”“我不要”三種力量的總稱

道德健康最基本的要求是遵紀守法

,道德法律是來自外界的約束力,而自控力是來源於內在的約束力。

自控力是自我控制的能力,

指對一個人自身的衝動,感情,慾望,面對一些事物、突發事件、感情問題、面對金錢權利等等一系列的誘惑,進行的自我控制。廣義的自控力

對自己的周圍事件、對自己生活和事業的控制感。它是能否支配自我的一種能力。自控力是

我想要

”“

我要做

”“

我不要

三種力量的總稱。高曉松在《奇葩大會》裡講,年輕人要有一以貫之的世界觀,不能想自由的時候,拿出西方的一套出來,要花錢的時候,又拿出東方的理論出來。所謂

一以貫之的世界觀

,其實就是

自控力

自控力是“我想要”“我要做”“我不要”三種力量的總稱

我們看一個淘氣的孩子,在父母長輩的寵愛下,有時會說一些沒大沒小的話,做一些顛三倒四的事。家有客人,他更是調皮搗蛋,無一刻安寧,這就是所謂的

人來瘋

。當然,兒童的

自控力

本來就較弱,發一點

人來瘋

是有情可原的。但是,為什麼有的青年,到了已經懂事的年齡,還不能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呢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放任自己。比如抽菸,在開始不過是抽抽玩玩的,但有的人卻從來不去認真想一想為什麼要抽菸,而只是盲目地聽憑自己抽下去。於是一根兩根,一包兩包,直至成為嗜好,積習難改。這不是從放任自己開始的嗎

對自己持放縱態度,對自己的言行不加約束。任意胡為,不考慮行為及後果及事態帶來的影響。

自控力是“我想要”“我要做”“我不要”三種力量的總稱

自控力是指個人控制和調節自己思想感情、舉止行為的能力。它既善於激勵自己勇敢地去執行採取的決定,又善於抑制

人類面對誘惑及衝動時管理自己的情緒、想法和行為。如果說,盲目縱慾是

自控力

的腐蝕劑,那麼,反過來

自控力

又是征服放任的有效武器。

自控力

對於增進生理和

心理健康

,也有重大作用,不能進行情緒控制和行為控制的人,是不會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心理的。與之相反是任性。

在寬鬆自由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中,又面臨

豐富

多樣的物質選擇,這種特性正在帶來越來越顯著的社會和健康問題。比如不加節制的暴飲暴食造成的肥胖率不斷攀升,以及酗酒、吸菸帶來的健康問題。又如

“月光”式消費、信用卡衝動消費製造出的“卡奴”。移動網際網路讓獲得資訊、購物、娛樂、人際互動等選擇,趨於全天候化,在為人們帶來更多便利的同時,也讓放縱自我變得更為容易。

自控力是“我想要”“我要做”“我不要”三種力量的總稱

放大到整個社會,儘管人們明知化石燃料被過度開發利用帶來的環境和資源危機,但仍難剋制汽車使用。許多人常常以這樣的理由來說服自己在慾望誘惑面前作出讓步:壓抑內心深處的慾望必然招致痛苦不堪。科學界對此也提供佐證指出,控制過度和控制不足都會影響人生幸福。問題就在於,人們通常高估自己的自制力以及自己已經付出的努力、受到的壓力,而低估自我控制不足的影響。很多人都喜歡放縱自我,因為這樣自身非常舒服,讓自己的慾望操控自己肯定比改變自己要容易的多,但這樣其實是最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這最終會傷害我們自身,摧毀我們的一切。

自控力

就是儘管你不想做某些事情,但還是盡力去做,這樣你就能做成你想做的事。

你知道整天刷手機對頸椎不好,而且相當浪費時間,但是還是擺脫不了誘惑。每次打開了書,心裡就開始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是在學習,但是幾乎沒有完整閱讀過一本書。

自控力對一個人的工作,生活,學習有很大的影響,一個自制能力強的人,在生活上有規律的作息時間,能一直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工作上能保質保量的按時完成任務,學習上能持續不斷的提升自己。

自控力是“我想要”“我要做”“我不要”三種力量的總稱

維克多

·

雨果曾命令他的僕人,只要發現他把時間浪費在除寫作以外的任何事情上,就把他的衣服沒收,以防他外出。無獨有偶,俄國文學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為了剋制自己的拖延症,與出版商簽署了一個嚴苛的條款,設立一個緊張的截稿日期,否則就將無償為該出版商服務

9

年。在這種緊張壓力下,陀思妥耶夫斯基逼迫自己順利寫完了預期出版的作品。

每個人的自控力有強有弱,而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提高自己的自控力

如何鍛鍊自己的自控力,以下步驟或許能幫到你:

(1)

強化自我意識

一般來說,具有崇高理想抱負的人決不會為區區小事而感情衝動產生不良行為。因此,要提高

自控力

最根本的方法是樹立正確的

人生觀

、世界觀,保持樂觀向上的健康情緒。要徹底擺脫那種依賴別人的心理,克服自卑,培養

自信心

和獨立性。要培養自己性格中意志獨立性的良好品質。對自己奮鬥的目標要有高度的自覺。只要你經過自己的實踐認準的事,就應義無反顧地走下去,想方設法達到預期目的。不必追求任何事情都做得十全十美,不必苛求自己沒有一點失敗,不必過多地注意別人怎樣議論你。

為了下定決心,可以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規定期限。瑪吉

·柯林期是加州的一位教師,對如何使自己臃腫的身材瘦下來十分關心。後來她被選為一個市場組織的主席,便決定減肥

6

公斤。為此她購買了比自己的身材小兩號的服裝,要在

3

個月之後的年會上穿起來。由於堅持不懈,柯林斯終於如願以償。

怎樣使自己擁有更多的自我意識呢?冥想是一種理想的途徑,它可以幫助我們訓練大腦,克服本能上的衝動。具體方法是,靜坐在一處,閉上雙眼或眼睛盯向一處,隨著自己的呼吸在腦海中默唸

”、“

,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神經學家發現,冥想可以提升人的自控力。

自控力是“我想要”“我要做”“我不要”三種力量的總稱

(2)

細分目標,逐步實現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

在小事上嚴格要求自己,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自己最容易忽略也往往最暴露自己弱點的小事做起。有的人好睡懶覺,那不妨睜眼就起;有的人辦事拖拉,就把

今日事今日畢

做為座右銘;有的人拿到書本就打瞌睡,那就每天強迫自己安下心來讀一陣書。只要天天都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習慣總會產生,堅強的毅力也就會隨之形成了。一般來說,細分和具體的目標易於完成,而完成分級目標,對於個體來說是一種積極的反饋,能增強自信心,從而更努力地去實現下一個子目標,由此進入一個良性迴圈。比如,對於一個曾經過分膽怯的同學來說,想變得勇敢,切不可一開始便過分強制自己去做超出自己身心現實的事情。若濫用意志,個體不但不能適應這種新的強迫式行為模式,反而會感到突然,難以接受,體會到挫折感,帶來新的適應不良。

自控力是“我想要”“我要做”“我不要”三種力量的總稱

(3)

自我鼓勵和暗示

一個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的區別,往往不在於能力大小或想法的好壞,而在於是否有勇氣鼓勵自己堅持到底。我們只記住過去的失敗

就會摧毀我們的自信。如果我們把失敗深深地印在心裡,只會懷著羞辱與懊悔的心情責備自己。於是我們放棄了,堅持不下去了。解決的辦法就是把錯誤和過失作為一種學習,然後把它們拋在腦後。同時有意識地記住並向自己回憶過去的成功。在開始每一項新任務時,特別要重溫你在過去成功中經歷的感受,不管這些成功多麼微不足道。生動地回憶我們過去的成功和勇敢的時刻,是意志動搖時極其有益的訓練。

自控力是“我想要”“我要做”“我不要”三種力量的總稱

(4)

轉移注意

就是在受到不好的刺激時,可以先想點或乾點別的,利用聽音樂

繪畫

,體育鍛煉等

來宣洩其情緒。當遇到可能使自己失去

自控力

的刺激時,應用合理發洩、

注意力

轉移、遷移環境、積極補償

找一件你喜歡的工作埋頭猛幹,或拼命讀書,或伏案疾書

等方法,把將要引發衝動的情緒宣洩和釋放出來,保持情緒穩定,避免衝動。

自控力是“我想要”“我要做”“我不要”三種力量的總稱

(5)懂得捨得之道:

當需要不能同時兼顧時,抑制一些不可能實現的需要。如古人所云: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兩者不能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

對於情愛,

張愛玲說過一句話: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

窗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張愛玲一語道破了男人,其實男人都是喜新厭舊的,無論他們娶了什麼樣的女人,時間長了都會成為不受偏愛的那一個。就像陳奕迅的《紅玫瑰》裡所唱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自控力是“我想要”“我要做”“我不要”三種力量的總稱

TAG: 自控力自己衝動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