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故壇解讀“雜卦傳”之二

子夏故壇解讀“雜卦傳”之二

【原文】之七

《大畜》,時也;《無妄》,災也。

【解讀】

《大畜》與《無妄》互綜為對,天時相反,意義互補。《無妄》是由《否卦》變化而來的,天時為酉,仲秋之卦。《否卦· 彖傳》曰:“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動而健。”《無妄卦》初九本是卦外之剛,於仲秋之時而入乎《否》之內卦,且為震體主爻。“震於稼也,為反生”,故《無妄》初九為反生之稼,也就是反季節而生的莊稼。莊稼生於仲秋之月,無果而終,不得時也,故為“災”也。

子夏故壇解讀“雜卦傳”之二

《大畜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的,天時為卯,仲春之卦。《大畜卦》上九亦本非卦內之爻,也是“不家食”的外來之剛。該剛爻“不家食”而入乎《泰卦》,遂成為《大畜卦》上九,且為艮體主爻。“成言乎艮”,說明《大畜》上九被奉為上賓,且有所成就。《大畜》上九有如此厚遇,究其緣由,乃是因為《泰卦》天時在仲春之月,天道仁而萬物通也,《大畜》上九適逢其時而英雄有用武之地也,故曰“《大畜》,時也”。

子夏故壇解讀“雜卦傳”之二

【原文】之八

《萃》聚而《升》不來也。

【釋字詞】

不來:這裡是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意思。來與往相對,往是前去,來是返回。不來就是隻往不返。

【解讀】

《萃卦》與《升卦》互綜為對,天時相反,意義互補。《萃卦》是由《觀卦》變化而來的,天時為戌,季秋之卦。季秋之月,天下豐收,倉廩滿實,萬物攢聚,而“萃”本身就有聚積的意思,故曰:“《萃》,聚”。就人事而言,《萃卦》講設廟聚族,意思就是以尊祖敬宗為核心思想來團結聚合族人。《禮記·大傳》曰:“人道親親也。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廟嚴”。團結聚合族人,心向內也,這也是一種“聚”。《升卦》是由《臨卦》變化而來的,天時為寅,孟春之卦。孟春之月,萬物復甦,陽氣發洩,心向外也。一年之計在於春,孟春之月,正是萬物出達之初,萬物思出向上而不思返也。升者,有上進之心而不反顧也,故曰“《升》,不來也”。

子夏故壇解讀“雜卦傳”之二

【原文】之九

《謙》輕而《豫》怠也。

【釋字】

怠:輕慢、不恭敬。《說文解字》:“慢也。從心、臺聲。”

【解讀】

《謙》與《豫》互綜為對,意義互補。《謙卦》講尊貴者能敬卑下者,以便更好地鞏固自己的地位。子曰:“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謙者本尊,尊貴乃能謙下;若夫本身卑賤,就談不上謙的問題。故《謙卦·彖傳》曰:“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一句話,謙就是尊貴者的一種自輕行為和態度,故曰“《謙》,輕也”。《豫卦》是《復卦》變為《比卦》的過渡卦,卦變的過程就是一個英雄爭奪天下,逐鹿中原的場景。《比卦》象徵英雄取得天下,四方歸服,萬邦來朝;而《豫卦》象徵逐鹿中原,橫掃群雄。《豫卦》九四志在虎變,稱王天下,故傲視群雄,威震敵手。這當然是對敵手的一種不恭敬的態度,故曰“《豫》,怠也”。《謙》是一種自輕的態度,《豫》是一種對敵手不恭的態度。謙道適用於守成,豫道適用於進取。

子夏故壇解讀“雜卦傳”之二

【原文】之十

《噬嗑》,食也;《賁》,無色也。

【釋字詞】

無色:這裡的無色不是指白色,而是指沒有刻意的粉飾,完全是一種自然之色。

【解讀】

《噬嗑卦》與《賁卦》互綜為對,意義互補。《噬嗑卦》有交易和獄訟之象。《繫辭傳》曰:“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噬嗑卦·象辭》曰:“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無論是交易之事還是獄訟之事,其針對的無非是一個“利”字,所謂熙熙攘攘皆為利也。“民以食為天”,人之爭利,首要的就是為解決吃飯問題,故曰“《噬嗑》,食也。”《賁卦》講文飾,賁者,飾也。萬物皆有質與文,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飾的最高境界就是文與質相符,歸於自然。自然無色,故曰“《賁》,無色也”。《噬嗑》之道在於辯明真象,而《賁》道則在於粉飾真象。《噬嗑》偏於野,《賁》則偏於史,時野則野,時史則史,則社會諧也。

子夏故壇解讀“雜卦傳”之二

(未完待續)

(子夏故壇原創,帶你一起讀《易經》)

TAG: 大畜故曰天時無妄互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