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序》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

縱觀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學形式,不同的文學形式在歷史的長河中擁有各有驚豔時光的浪花,每一朵浪花都鐫刻著時代的風貌、承載時代的印記。這多多驚豔的浪花溫潤著時光,感動著世人。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宋詞就是宋代盛行的一種文學形式。

宋詞,作為宋代文化藝術的傑出代表,在宋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宋初詞人晏殊,歐陽修、范仲淹等在繼承了無代詞和南唐詞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詞的內容和題材都煥然一新。

北宋期間,經過柳永對慢詞的拓展,又經過文壇巨擘蘇軾在詞作上的非凡貢獻,詞開始呈現出絢麗多彩、百花齊放的狀態。賀鑄、蘇門四學士、周邦彥等詞人粉墨登場,為北宋詞壇增添了馥郁芬芳詞壇高手競相綻放。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宋詞又以南渡為界,很多詞人跟隨宋室南渡,這些“

南渡詞人

”中就有李清照,朱敦儒這樣的大家。整個南宋時期的詞風明顯不同於北宋時期,以陸游、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詞更多表達了愛國情懷和壯志未酬的憂憤。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有一個人起了很重要的過渡作用,他就是葉夢德,葉夢德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他的詞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和逸氣三個方面。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葉夢得少年才俊,出身名門

1077年,葉夢德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儒的書香門第。文人世家。江南望族吳中葉氏。據葉夢得在建炎三年(1129年)撰寫的《葉氏宗譜序》記載,他的祖上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名臣葉逵,曾祖葉綱是北宋光祿大夫,從祖父是北宋名臣葉清臣,曾從叔祖司空道卿,慶曆中受知仁祖,為翰林學士。

葉夢德的母親晁氏,是北宋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晁補之的妹妹。晁氏家族在宋代是名門望族,呂夷簡、曾鞏、陸游、葉夢得等都與晁補之家族有姻親關係。此外,南宋愛國詞人陸游的妻子唐婉,也是晁補之的孫女。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也就是說,葉夢得的父系和母系家族都是當時的仕宦家族,這種來自親族方面的在文化圈的影響力和感染力,為葉夢得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也讓葉夢得從小樹立了維繫親族文化影響力的信心。

葉夢得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之下,他從小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葉夢得博覽群書,翰墨飄香,精於詩歌文學的創作,少年時期就已經譽滿鄉里。

《宋史》中對葉夢得早年的學習經歷有這樣一段記載:“嗜學蚤(早)成,多識前言往行,談論亹亹不窮。”

這句話的意思是葉夢得很早就喜歡學習,取得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對前人言行也有大量的瞭解,並能根據自身的認識去品論前代文學得失;葉夢得口才也很好,談論起來滔滔不絕。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學而優則仕。參加科舉進入仕途,去施展自己的才華抱負,是讀書人的夢想,葉夢得也走的是這條路,只不過他更幸運一些。

1097年,葉夢得參加宋哲宗朝的科舉考試,在這次科舉考試中,弱冠之年的葉夢得將他的文學修為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的考卷得到了眾考官的一致稱讚。

金榜題名的葉夢得從此踏入仕途,被任命為丹徒

(今鎮江市丹徙區)

縣尉,這是一個從九品的官職,主管一方的治安。而這一年,他才20歲。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初入仕途,前期詞風婉約

金榜題名、少年得志,春風得意的葉夢得帶著滿腔的熱情來到丹徒。丹徙地處江南腹地,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工作之餘,葉夢得情不自禁地投身在湖光山色之中,感受到許久不曾有過的寧靜、清新和愉悅,那些工作的壓力的案牘勞形的疲憊不知不覺消融在山間水畔。

純淨的大自然將他活潑開朗、好動的天性重新激發起來,也將他的詩心與靈感重新激發起來,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去體驗丹徙的山水風光。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這首《賀新郎》就是他初到丹徙時寫下的:

睡起流鶯語。掩青苔、房櫳向晚,亂紅無數。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漸暖靄、初回輕暑。寶扇重尋明月影,暗塵侵、尚有乘鸞女。驚舊恨,遽如許。

江南夢斷橫江渚。浪黏天、葡萄漲綠,半空煙雨。無限樓前滄波意,誰採萍花寄取。但悵望、蘭舟容與。萬里雲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誰為我,唱金縷。

詞作上闋是靜態的景物描寫,葉夢得寫景,

並非勾勒點染來攝取景物特點,而是透過工筆描繪,用細膩的文字細鋪展開來,精細地展現景物特點。

起首三句描繪自己午睡乍醒,已是傍晚時分,他閒庭信步,來到室外,忽聞鶯聲婉轉,環顧四周,但見地上點點青苔,片片落花,說明春光已盡,令人不勝惋惜。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接下來兩句,詞人進一層描寫庭院景象,無人注意的殘花已被吹盡,只有垂楊迎風自舞,庭院幽靜空寂。暮靄中漸漸帶著暖意,讓人感到了初夏的氣息。

詞人由花開到花落,都是悄悄地沒人注意,只有柳條還在隨風輕擺,這是靜中見動;“自”字寫出庭院幽深的寂寥況味,用來襯托詞人徘徊四顧的孤獨心情。

詞人移形換步,將視野轉移到時令交替,春去夏來,暖風帶來初夏的暑熱,由於想到消暑而引出了寶扇;這是一把佈滿塵灰的扇子,但它上面那隱約可見的那位月宮裡的仙子卻使詞人陷入沉思。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下闋是詞人的想象,江南美好的舊夢已斷,洲諸橫靠著她的小舟,碧綠的清水漲滿,像一江新釀的葡萄酒。在視野的盡頭,水天一色,波浪粘連著遠天,化成籠罩在江面上的蒼茫迷濛的煙雨景象。

她樓前綠水悠悠,是否也在把我深深想望,準備採一束蘋花寄上?詞人悵然地遙望,她的木蘭舟不知飄向何方。雲帆在萬里以外,幾時才能來到詞人身邊的近旁?詞人久久地目送著天邊孤鴻,視線盡頭,只見千山阻擋,有誰還能為詞人再唱一闋《金縷》曲?

這是一首很有情致的婉約詞,而這樣的詞風一直是葉夢得在北宋時期創作的主流,寫的都是生活中的閒情逸致,偶爾抒發一下感情的詞作。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葉夢得在宋徽宗宣和年間官任潁昌知府,在與朋友聚會時的場景,被他寫在這首《虞美人》中: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遊絲,千丈嫋晴空。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詞前有一條小序“雨後同幹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落花已作”。

幹譽是練啟明的字,河南歸德府考城縣知縣;才卿是葉夢得在潁昌的同事,兩人都與葉夢得關係很融洽。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詞中是葉夢得和朋友相聚,對酒當歌,飲酒賞花的歡快場景。上闋寫花開花落,在風中飛舞,黃昏時刻下起雨來雨,花多情,遊絲亦多情。下闋寫花下與朋友對飲,對花斂蛾眉,是美人之多情,還有典型的聚會歡宴的婉約詞風。

這首詞沒有濃豔香軟、辭藻華麗的,更多的是秀麗清新的語言。全詞寓意豐厚,情思曲折而深切。也能看出來葉夢得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熱愛自然的人。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喝完酒還不散,還要一起到園中散步,看到園中的青梅高掛在枝頭,不覺勾起了詞人的情思,於是他又寫下了這首《定風波》:

破萼初驚一點紅。又看青子映簾櫳。冰雪肌膚誰復見。清淺。尚餘疏影照晴空。

惆悵年年桃李伴。腸斷。只應芳信負東風。待得微黃春亦暮。煙雨。半和飛絮作濛濛。

招呼遠道而來的朋友,飲酒歡宴,同賞青梅,賦詞助興,詞人殷勤勸朋友飲盡杯中酒。葉夢得早期的詞作充滿了生活情趣和文人雅緻,他在北宋時期的詞風大抵如此。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南渡之後,詞風的轉變

葉夢得早期的詞風都是傳統的題材,作風婉約,可是這一切隨著時局的變化而發生了變化:靖康之變,宋室南渡。

在歷史敘事中,這也標誌著北宋的結束、南宋的開始,宋代由承平時代轉向戰亂時代。

這一時期的人們體會過和平時期生活的安逸舒適,又飽嘗了戰亂帶給他們的生活的艱難困苦。

這樣的生活經歷,使其詞作帶有了明顯的時代特徵,個人的憂患意識,收復山河的民族意識等交織在一起,生活的巨大落差無一不體現在詞作中。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此時葉夢得的詞風沒有了以往歌舞宴樂的氣息,詞中更多表現出英雄氣、狂氣和逸氣。這種詞風在建炎南渡之後形式了。

1131年,葉夢得出任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時,他登上鎮江北固山寫下了《念奴嬌》:

雲峰橫起,障吳關三面,真成尤物。倒捲回潮目盡處,秋水黏天無壁。綠鬢人歸,如今雖在,空有千莖雪。追尋如夢,滿餘詩句猶傑。

聞道尊酒登臨,孫郎終古恨,長歌時發。萬里雲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滅。鼓吹風高,畫船遙想,一笑吞窮髮。當時曾照,更誰重問山月。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詞人登上北固山,看著橫起的雲峰,感慨萬千,不由得想到淮水以北地區已被金兵佔領,南渡之後的宋室也危在旦夕,收復失地更是遙不可期。

詞人也聯想到三國時期的孫策,正值英年,手握雄兵,有澄清天下之志,可惜他壯志未酬就英年早逝了,飲恨千秋。安得有一天王師北定中原,大軍直入金人腹地,以實現舉國父老的願望。

尤其是結尾兩句,寫月亮升起了,就是這個亙古不變的月亮,曾照遍古往今來的人,其中既有孫策,也有率軍南下進駐瓜步的北魏太武帝。當年的情景,月亮通通可以作證。這些歷史事件,可是有誰去問過它。詞中寄情於景,讓人回味無窮。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此時詞人的創作風格已然有了英雄氣,他在1133年登上壽陽(今安微省壽縣)城樓及八公山寫下了《八聲甘州》

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想烏衣年少,芝蘭秀髮,戈戟雲橫。坐看驕兵南渡,沸浪駭奔鯨。轉盼東流水,一顧功成。

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漫雲濤吞吐,無處問豪英。信勞生、空成今古,笑我來、何事愴遺情。東山老,可堪歲晚,獨聽桓箏。

葉夢得在壽陽八公山登高望遠,想到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公元383年的淝水大戰就發生在壽陽和八公山一帶。當時東晉將領謝安、謝玄等趁秦兵移陣之機,渡水進擊,大破前秦苻堅。

這一段歷史往事,觸發詞人思古之幽情,緬懷謝安等的英雄業績,自傷年暮歲晚,功業無成,收復無望,寫下了這篇詞作。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又如在紹興五年(1135年)寫下的《點絳唇》,當時葉夢得已經去任,閒居在吳興,詞人登臨吳興縣西北卞山絕頂亭有感而發之作:

縹緲危亭,笑談獨在千峰上。與誰同賞。萬里橫煙浪。

老去情懷,猶作天涯想。空惆悵。少年豪放。莫學衰翁樣。

這一年葉夢得已經58歲,他閒居卞山,登亭述懷寫下了這首詞,抒寫自己複雜的情懷和對時局的感慨。

當時宋室南渡已有八年,卻未能收復中原失地,愛國志士不能為國效力。葉夢得當時為南宋主戰派人物之一,英雄豪傑也無用武之地,對此深以為恨。詞中抒發了作者閒居時既曠達超邁又不免孤寂惆悵的矛盾情懷。也更多了一份逸氣。

這是一首小令詞,篇幅不長,可是翻波作浪,波瀾跌宕,曲盡其妙,且處處轉折,無不緊扣題意,曲折迴旋地抒寫了詞人十分矛盾複雜的心緒。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1136年作者在閒居卞山期間,登山南山臺詔芳亭,連續三天寫了三首《臨江仙》,其中有一首是這樣: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恨無羯鼓打梁州。遺聲猶好在,風景一時留。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雙鬢成秋。會須擊節溯中流。一聲雲外笛,驚看水明樓。

詩人此年已近60歲,閒居吳興,不得不以醉酒、賞月、做詩來打發日子,但他並沒有忘記國家大事。因而在這月夜泛舟,遨遊太湖的時候,便很自然地想起收復中原失地的東晉名將祖逖。

他與同遊的朋友談起時局,他告訴同遊的朋友,不要為自己老了還發狂似地引吭高歌而發笑;他還提醒朋友,一定要為家國事業奮鬥一生。

詞人雖然兩鬢斑白,但他堅信,自己總有一天還能夠像東晉時的英雄祖逖一樣,率部渡江,中流擊楫,實現他的壯志宏圖,這樣的詞中更多了一份狂氣。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1138年,葉夢得62歲,他第二次被任命為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

葉夢得鎮守建康,扼江守險,此時宋朝北方的大片國土都已為金國佔領,南宋王朝只剩下了半壁河山。作者感慨良多,於是寫下了《水調歌頭》: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寒聲隱地,初聽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關河千里,一醉與君同。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

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平生豪氣安在,沈領為誰雄。何似當筵虎士,揮手絃聲響處,雙雁落遙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雲中。

上闋描寫了霜降時節的悽清秋色;下闋寫習武的情景,抒發了自己心繫國家,渴望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也流露出對自己年老體衰報國無力的悲慨之情。

全詞筆力雄健,詞情沉鬱而又蒼健,詞中的英雄氣、狂氣和逸氣融於一體。詞人只能將自己這種感情融入到寄情于山水間的詞作中。詞人的這種豪情一直貫穿在南渡之後的詞作中。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晚年詞風落其華而實

葉夢得的收復失地的報國情懷還是沒能實現,紹興十年(1140年)資政殿學士、兼福建安撫使。後辭官回鄉,隱居在家鄉湖州卞山石林谷,自號石林居士,以讀書吟詠自樂。

其實作者早在宣和五年(1123)的時候就在石林谷修築了一座別館,在別館中建藏書樓以貯書,藏書總量逾10萬卷以上,史稱“極為華煥”。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鳳凰亭納涼》是作者在1143年所作,當時南宋詞壇多以豪放見長,但此時的葉夢得在歷經了坎坷的仕宦生涯後,他已經對政治灰心喪氣,只以讀書吟詠自樂,所以此時的詞風又是一變,由豪放轉向委婉:

新月掛林梢,暗水鳴枯沼。時見疏星落畫簷,幾點流螢小。歸意已無多,故作連環繞。欲寄新聲問採菱,水闊煙波渺。

葉夢得詞有雄傑、豪放的一面,但也有“簡淡”的一面,這首詞就是“簡淡”的代表。這首詞是一幅夏夜納涼圖,分為上下兩闋。詞的上闋寫詩人的所見所聞,下闋轉寫他的所感所思,十分富有哲理。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人生暮年,熱衷公益

在退隱湖州期間,葉夢得整理了自己一生的詞作,將其全部收錄在《石林詞》中,並付梓刊印,一時廣為流傳。

晚年的葉夢得在公益事業方面也是很熱心的,提倡修建的藏書樓就叫“紬書閣”,其名取太史公司馬遷“金匱石室”之意,以藏公用之書。葉夢得作有《紬書閣記》,專記其藏書的事情。

“紬書閣”具有公共圖書館的性質,家鄉學子可以免費借閱讀書,葉夢得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了力量,他的這一善舉直接推動了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

1147年,葉夢得已經71歲高齡,可是命運與他又開了個玩笑,他的藏書樓不幸遇火,10萬卷藏書化為灰燼,藏書樓也化為瓦礫。

他晚年熱衷的公益事業就此也付之東流,第二年,詞人在無比的惆悵與未盡的遺憾就離開了人世。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總結:

葉夢得是有追求的,他的人生追求和詞作的追求都經歷了現實的熔鑄,並融入到現實當中。

葉夢得的一生是有夢想的,可是他的夢想、他收復失地的報國情懷還是沒能實現,他一生的理想在他的詞作中都如實地反映了出來。

南渡之前的詞作,是現實的反映;南渡之後的詞作,也是現實的反映。更重要的是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葉夢得的詞風起了很重要的過渡作用,影響了很多南宋詞人。

南宋詞人葉夢得,他的千千闕歌,是人生足跡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南宋藏書家

陳振孫

評價葉夢得“

平生所歷州鎮,皆有能聲。

也就是說葉夢得在每一個任職的地方,都有顯著的成績。這是從葉夢得的仕途上做的評價。

南宋學者

關注

說他“晚歲落其華而實之,能於簡淡時出雄傑,合處不減靖節、東坡之妙”,也就是說,葉夢得晚年的詞風非常現實,但是又在現實中有強烈的豪氣,有些詞作甚至有很高的造詣和境界,可以比肩陶淵明與蘇軾。

這是關注從葉夢得的詞風方面做的評價。

縱觀葉夢得的一生,他的詞就是他人生的寫照,他以“我手寫我心”的人生情懷,譜寫著一闋闋詞作。這一闋闋詞作,是他心路歷程和人生足跡的見證,他的詞也是那個時代有著強烈入世情懷的文人士大夫的真實寫照。

TAG: 葉夢得詞人詞作詞風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