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第17部長篇出版,尺度比《廢都》還大,網友:只有老賈敢寫

68歲的賈平凹出版了他的第17部長篇小說《暫坐》,不出所料,轉眼間又成了暢銷書,作為他的讀者是有福氣的,隔兩年就能讀到他的長篇小說,保質又保量,著作早已等身的賈老爺子堪稱中國文壇的勞模。

賈平凹第17部長篇出版,尺度比《廢都》還大,網友:只有老賈敢寫

新書熱銷自然是一件好事,只是一談到賈平凹,人們還是要不免談起27年前的那本《廢都》,在90年代掀起了一陣熱風,吹動了整個文壇,也吹熱了中國社會。

當年《廢都》橫空出世,紅遍大江南北,然而僅僅半年後,書就被禁了,那些原來說好的也不說好了,有的默不作聲,有的竟然反過來加入了批判大軍。

其實《廢都》當年獲得了法國的費米娜文學獎,但是國內沒有宣傳這個訊息,也沒有主流媒體敢宣傳這個訊息,只在一個小報的夾縫中刊登了短短的一句話,說賈平凹的一部長篇小說在法國獲獎了,連書的名字都沒敢提,簡直到了談《廢都》色變的地步。

賈平凹回想起當年父親被打成另一派的遭遇,瞬間體味到了世態炎涼是什麼滋味。《廢都》由此成了賈平凹最受爭議的作品,也由此成了此後困擾賈平凹十幾年的一塊心病,成也《廢都》,敗也《廢都》,賈平凹的人生和書的遭遇一樣坎坷,實在讓人唏噓。

賈平凹第17部長篇出版,尺度比《廢都》還大,網友:只有老賈敢寫

正在創作《廢都》的賈平凹

幾十年後,賈平凹在採訪中仍心有餘悸地說道:當時逃到四川的賈平凹想避避風頭,結果一下樓,宣傳欄上貼滿了批判他的文章,他跑到河邊,想放鬆放鬆心情,一陣風吹過來一張報紙,結果他拿起來一看,還是批判他的文章……

今天我們再來看,就能明白,賈平凹其實是用《廢都》復活了傳統中一系列基本的人生情境和情感模式,讓人恍然大覺,我們的記憶裡就睡著故人,我們無名的酸楚與喜樂與牢騷,在《廢都》中有名了,卻原來是古今同慨,比如樂與哀,鬧與靜,入世與超脫,紅火與冷清,浮名與浮名之累……

這一份含義很多人當初未必讀得到,至少把《廢都》當啟蒙書的人肯定讀不到。在一片罵聲中,國學大師季羨林卻力挺賈平凹,並預言:“《廢都》20年後將大放光芒”。

大眾不用急著去驗證季羨林的預言應驗與否,平心而論,賈平凹透過《廢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8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那種空虛迷茫的精神狀態,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的確很難體會到其中的痛苦我們也許永遠無法理解他的內心世界,但至少我們看待賈平凹和他的作品的時候,應該公正客觀,最起碼不要帶有偏見。

就拿賈平凹的新書《暫坐》來說,很多讀者讀完可能都會禁不住地感慨:怎麼比《廢都》尺度還大?老賈怎麼還是那麼敢寫?

的確,老賈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創作的熱情並沒有消減,這部洋洋灑灑數十萬字的《暫坐》,把焦點聚焦到了慾望都市中的一群“獨立女性”身上,裡面有錢權色的交易,有同性戀,有出軌不倫,甚至連反腐,霧霾,馬航這些社會事件都記錄在案,現在的文壇敢這麼寫的作家已經不多了。

賈平凹第17部長篇出版,尺度比《廢都》還大,網友:只有老賈敢寫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粉絲把《暫坐》說成是《廢都》的續集,同樣是西京城,同樣是一對痴男怨女,同樣有各種大尺度內容,不同的是時代變了,更不同的是賈平凹的心境已經變了。

寫《廢都》時賈平凹還比較年輕,充滿激情和躁動,更多的是透過寫作傾訴個人的苦悶和痛苦;而寫《暫坐》時,賈平凹已經是垂垂老者了,曾經的分明的稜角早被磨平,更多了幾分氣定神閒的平和。

從賈平凹的面向也可以窺見,耳順之年的賈平凹臉愈發變得長且白,頗有幾分觀音像的氣韻,從金剛怒目一變而為菩薩低眉,這種人生境界的轉變直接影響了他寫作的價值取向。

賈平凹第17部長篇出版,尺度比《廢都》還大,網友:只有老賈敢寫

因此在《暫坐》中,賈平凹是從全域性平視中國社會,更具人文關懷和人性本真,不僅寫時代中的人和情,還自覺承擔起了記錄社會,反映歷史的責任。

老賈一支筆,真是魔力無限,往往在一個細節之中讓感慨萬千,物慾橫流中人心浮躁但又不乏溫情感人,錢權色交織的灰暗之網下又有人間悲歡的觸動,這就是《暫坐》最大的藝術魅力,讓你翻開便再也不想合上,非一氣讀完,方能解渴。

肉身已經太苦,更需要精神世界的歡愉,在閱讀中體味萬千人生,真乃一大樂事。因此我誠意向大家推薦這本《暫坐》,光看封面就是一種極致的享受。

TAG: 賈平凹暫坐老賈人生文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