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民:且行且走看滄桑——《遠村行走》讀後隨想

王新民:且行且走看滄桑——《遠村行走》讀後隨想

作者丨王新民

記得小時候,站在老家的東坡或西坡,就可清晰地看到南山,甚至連華山仙人掌的紋路也能看見。那時

鄉人把秦嶺稱之為南山

,每每說及不免露出神往或神秘的神色,但由於交通不便和經濟侷限卻是可望不可即。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到西安上大學後,開始接觸秦嶺,先是和同學利用節假日自發結伴去華山旅遊,快畢業時,參加城南名勝古蹟實習,遊覽考察了樓觀臺、翠華山、南五臺等秦嶺中端的幾個山峰,初識秦嶺真面目。

工作後分配在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旅遊編輯室做編輯,編輯過《平凹遊記選》《和谷遊記選》等“旅遊文學叢書”和“陝西名勝古蹟傳說故事叢書”。同時,趁編輯圖書畫冊等工作之便,遊覽了不少秦嶺的山峰峪口,社裡還組織到尚未開發的大興山、嘉午臺等遊覽,記得還寫過《大興山遊記》等文章,編寫的《西安旅遊大全》《遊走西安》,也涉獵了不少秦嶺的名勝古蹟和特產風味。

此後至今,不論是因公還是因私,每年都得去秦嶺的北麓的長安區、戶縣、周至縣、太白縣或南麓的商洛、漢中、安康幾次,或路過,或遊覽,或考察,不論是西漢高速、西康高速還是滬陝高速都穿越秦嶺,走馬觀花匆匆瀏覽秦嶺無限風光。逢節假日,去秦嶺旅遊或到商洛黑龍口、紅門河親戚家也是家常便飯般方便,牛背梁、紅河谷、太白山等秦嶺名勝都留下我們的足跡。

王新民:且行且走看滄桑——《遠村行走》讀後隨想

近幾年,參加自主選學,我選報了《秦嶺探秘》,曾去太白山古道考察,慨嘆太白古道難於上青天,不亞於蜀道的艱難險阻。今年11月,應外甥女倆口邀請,與妻子曾從灃峪口進入秦嶺,抵達秦嶺南麓寧陝縣內的江口鎮,欣賞滿山紅葉,品嚐農家飯菜,瞻仰毛楚雄等烈士陵園,選購秦嶺特產,深感秦嶺的博大豐富和魅力無窮。

我以為旅遊可分為

身遊

神遊

兩種,所謂身遊就是設身處地實地旅遊觀賞;所謂神遊就是透過閱讀圖書觀賞影視去心領神會。隨著人們對秦嶺的旅遊越來越熱,近年來也出版了不少有關秦嶺的圖書,不僅引導有條件的人們去身遊大秦嶺,而且使人們足不出戶也能領略大秦嶺的無限風光。

目前僅我看到和擁有的非虛構的秦嶺圖書就有十幾種(套),它們是《大秦嶺》《秦嶺無閒草》《大秦嶺——中國國家中央公園》《秦嶺文化地理書系·天寶物華·秦嶺自然地理概貌》《秦嶺文化地理書系·神秀終南·秦嶺北麓72峪擷勝》等,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以圖為主的。

曲江出版傳媒集團公司出版的《大秦嶺》是純圖片的大型畫冊,屬高檔出版物;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秦嶺》是根據電視片《大秦嶺》改編而成的,在原圖片基礎上補充相關圖片,配上相關文字,可謂圖文並茂。謝偉主編、陝西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大秦嶺——中國國家中央公園》也屬此類,後者更為專業、詳實,堪稱活嚮導。還有《秦嶺戶外休閒·自駕導遊圖》。它們均為彩印,非常精美。

第二類文字為主的。

比如高從宜、齊長民等著,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秦嶺文化地理書系·天寶物華·秦嶺自然地理概貌》《秦嶺文化地理書系·神秀終南·秦嶺北麓72峪擷勝》等系列五種,較為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秦嶺的風光名勝、古道文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宗教地理。

第三類是是圖文兼有的。

這類圖書圖文並茂,形象生動,可讀性強,觀賞性也好。比如葉廣芩、黨高弟合著,長春出版社出版的《秦嶺無閒草》,幾乎一草一文,或一草一圖,文字採用作家和學者對話的形式,通俗易懂,具有普及科普知識的功能。圖片多為特寫,便於讀者觀賞辨認。我擁有的是毛邊書,毛毛草草,形式與內容完美結合。

王新民:且行且走看滄桑——《遠村行走》讀後隨想

秦明所著的

《遠村行走》

當屬於圖文兼備的第三類,作者歷經數年,行走千餘公里,厚積薄發,創作出此書,全書10餘萬字,近百副圖片,為我們形象生動地再現了當今秦嶺南坡深處山村的現狀和山民生存狀態。毋庸諱言,日益加快的城市化程序在加速秦嶺山村的消亡,也在加速山民的遷徙,這既是一曲山村衰亡的輓歌,也是一曲秦嶺保護的讚歌,不僅是山民“背井離鄉”的晚唱,而且是山民走出大山開始新農村生活的晨曲。

從感情上講,山民故土難離,留戀故土,但從理性上講,走出大山奔小康卻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尤其是年青一代。

《為誰辛苦為誰甜》一節中,寫曾做過養路工的山民留戀故土,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在外面成家居住,只是過年的時候才帶著孩子回來看看,連老伴也下山到兒子家玩去了。

在最後一節《山深喜種藥苗肥》中,山民的兒子出外打工,即使回來也不回山中老屋,而是回山下鎮上的扶貧移民安置點新房,山民為啥給兒子在移民安置點買新房,因為不買新房,兒子連媳婦都娶不上,這就是嚴酷的現實。

王新民:且行且走看滄桑——《遠村行走》讀後隨想

2003年,我曾赴秦嶺南麓深處的鎮安縣餘師鄉救災,看到山上零零散散的村民沒有電,生活不便,土牆裂縫,搖搖欲墜。而山下新建的新農村,居民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現代文明生活,便建議縣鄉政府加快山民的搬遷工作,經過十多年的扶貧搬遷,

陝南近280萬山民走出深山老林

,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

大前天,在從杭州飛回西安的航班上,我在舷窗俯視觀察下面的秦嶺,看到凡是村莊集聚的地方,植被就稀疏淡黃,凡是沒有村莊的地方,植被就鬱鬱蔥蔥,這就說明,移民搬遷不僅使山民走向脫貧奔小康的康莊大道,而且有利於秦嶺的封山育林和生態保護。

《遠村行走》就真實地記載了這一滄桑鉅變的過程。

秦嶺被譽為中華民族的父親山,蘊含著無窮無盡的寶藏,人們即使有條件、有時間,也不可能走遍它的角角落落,看盡它的人人物物,識別完它的花花草草,嚐遍它的風味特產,觀察所有豐富的動物昆蟲,那麼就

看看《遠村行走》這些圖書吧,它們會使你對秦嶺有更多的瞭解和認識,從而更加熱愛秦嶺這座中華民族的父親山,熱愛祖國的大好山河。

同時對日益加快的城市化程序和日益重視的生態保護加深認知和理解,從而真切地感受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目標即將實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將變成現實。

作者簡介

王新民,筆名辛敏、王轍。陝西大荔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集《行餘集》《書友賈平凹》《不惑集》《大地美容師》《人生忠告》《龜兔賽跑》《春華秋實》,報告文學集《賈平凹打官司》《真話真說》《走馬書林》《渭河大水災》《高考大透視》《〈秦腔〉大合唱》《賈平凹紀事》(1990-2000)《賈平凹紀事》(2000-2010)《黃土高原上的銀鈴——人民藝術家貟恩鳳》《策劃賈平凹》等20餘部。其中《高考大透視》榮登“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黃土高原上的銀鈴——人民藝術家貟恩鳳》入選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精品出版項目。

TAG: 秦嶺山民賈平凹旅遊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