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醉酒打人,武松表現得就像李逵,是他本性如此還是被抹黑了?

梁山一百單八將,魯智深武松的愛好一樣,王英宋江嗜好相同,其中武松“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若吃了十分酒,這氣力不知從何而來”,更是成了很多人開懷暢飲的理由。但是細看《水滸傳》,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兩次醉酒打人,武松都顯得是非不分,是他本性如此,還是被抹黑了?

其實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如果看過宋版《武十回》,讀者諸君就會發現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從宋朝《武十回》到明朝《水滸傳》,俠義武松咋變成了冷血殺手?

“武十回”一說並非來自水滸傳,那是宋朝的一本書

兩次醉酒打人,武松表現得就像李逵,是他本性如此還是被抹黑了?

在施耐庵寫《水滸傳》之前,就有關於梁山好漢的傳說,而這些傳說基本都能從史料中找到依據,比如行者武松,就是“宋江三十六盜”之一。南宋宋理宗趙昀景定年間曾任兩淮制置司監當官(掌管茶鹽酒稅、場務徵輸及冶鑄之事)龔開所寫的《宋江三十六人贊》,其中就有行者武松:“汝優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財氣,更要殺人。”

在龔開寫《宋江三十六人贊》之前,講說梁山好漢,就已經成了很多藝人的飯碗,並且分成了不同流派,比如講講“石頭孫立”和青面獸楊志的,叫“朴刀派”,講魯智深武松的,叫“杆棒派”。

在南宋時期,最受歡迎的梁山好漢,不是及時雨宋江,也不是花和尚魯智深,而是打虎英雄武松武松,甚至山東快書藝人還有個別稱,叫做“說武老二的”。

兩次醉酒打人,武松表現得就像李逵,是他本性如此還是被抹黑了?

讀者諸君都知道“武十回”,並以為這個說法來自《水滸傳》中關於武松的描寫有十回之多。但是這種理解並不完全準確,因為真正的《武十回》在南宋時期就已經成為單獨的一本書。

除了《武十回》,南宋“說話藝人(類似今天的評書表演藝術家)”經常說的還有講林沖的《林十回》和講楊志的《楊十回》。只不過《林十回》和《楊十回》都不如《武十回》講起來快意恩仇酣暢淋漓,所以只有《武十回》完整地流傳下來,並且不斷豐富補充,其精彩程度甚至超過了《水滸傳》對武松的描寫。

“說話藝人”口口相傳(說來讀者諸君可能不信,很多藝人並不識字)的武松故事,被施耐庵融合進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中,淡化了武松的英雄俠義,甚至還對武松進行了一些抹黑。

從《武十回》到《水滸傳》,武松醉打蔣門神的性質從白變黑

兩次醉酒打人,武松表現得就像李逵,是他本性如此還是被抹黑了?

我們看《水滸傳》就會發現,武松幫助孟州牢城營的小管營金眼彪施恩,醉打蔣門神重奪快活林,實際是一場沒有正義可言的黑吃黑,而且武松還有助紂為虐之嫌。

不知讀者諸君注意到沒有,金眼彪施恩在《水滸傳》裡絕對不是什麼好人,他就是一個小號的高衙內:“倚仗隨身本事,二者捉著營裡有八九十個棄命囚徒,去那裡開著一個酒肉店,都分與眾店家和賭錢兌坊裡。但有過路妓女之人,到那裡來時,先要來參見小弟,然後許他去趁食。”

江湖上有一條規矩,就是不打劫行院之人,但是施恩只要有錢可賺,任何行業都不放過,他其實是仗著官府勢力壞了江湖規矩。

武松幫助施恩打跑了蔣門神蔣忠,快活林裡的人是不快活的,因為他們討生活更難了:“自此,施恩的買賣比往常加增三五分利息,各店裡並各睹坊兌坊加利倍送閒錢來與施恩。”

兩次醉酒打人,武松表現得就像李逵,是他本性如此還是被抹黑了?

這樣看來,施恩被蔣門神趕出快活林,還真有點為民除害的意思,施恩捲土重來,也頗有一些還鄉團的意思。

施耐庵只圖武松打得快活,卻忘了寫明武松為何而戰。而在《武十回》中,武松幫助施恩暴打蔣門神重奪快活林,則是真正的行俠仗義。

在《武十回》中,蔣門神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十惡不赦之人,他原本是浙江金華府義烏縣佛堂鎮人,是一個類似打虎將李忠的江湖拳師。

蔣門神流竄到孟州後窮困潦倒,施恩的哥哥施達收留了他並拜他為師。但是蔣門神吃飽了飯之後就動了歪心眼兒,從施達那裡借了一些銀兩,在快活林開設了賭場和娼館。

武松聽施恩講述蔣門神的發跡史,連連皺眉:“難道這裡可以公開聚賭嗎?”“人不正經,想出生意也不正經!”

除了開賭場娼館,蔣門神還開辦了一個武校:“買房廊,開設拳館。大開山門,廣收門徒、收的一般人盡是流氓地痞,在嶺上幫他辦事。”

兩次醉酒打人,武松表現得就像李逵,是他本性如此還是被抹黑了?

蔣門神為了在孟州站穩腳跟,還把親妹妹送給了張都監續絃——這時候我們該明白,張都監為什麼要置武松於死地了。

為了賴掉三千兩白銀欠款,蔣門神用點穴手害死了施達,施恩前去要賬,也被暴打了一頓。

武松瞭解蔣門神的種種惡行之後,這才出手痛打蔣門神,讓快活林重現快活:“賭館,施恩把房廊鎖起來,停了。妓館,發放津貼路費,讓他們各自回家去。大家都說:‘老哥兄弟,這遭施家趕走了這個惡賊,我們的生活也要好過些了!’”

對照《武十回》與《水滸傳》,我們就會發現,施耐庵不但抹黑了本家施恩,順帶也把武松寫成了一個不辨是非助紂為虐的打手。這一點跟他自己寫的武松“平生只是打天下硬漢、不明道德的人”自相矛盾了。

為酒肉大打出手,這是好漢武松還是惡漢李逵?

兩次醉酒打人,武松表現得就像李逵,是他本性如此還是被抹黑了?

在《水滸傳》裡,武松是比較喜歡吹牛的,他說自己“若吃了十分酒,這氣力不知從何而來”,但事實上他喝多了也吐,爛醉之後也會變成一攤泥,拿著戒刀也打不過一條大黃狗。

按照《水滸傳》的描寫,武松打孔亮之前,就已經饞酒饞肉近乎瘋狂了。看見人家有一甕好酒一對熟雞一盤精肉,“武行者不住聞得香味,喉嚨癢將起來,恨不得鑽過來搶吃。”

武松強買不成,就連罵(罵人的話就不寫了)帶打:“武行者聽了,跳起身來,叉開五指,望店主人臉上只一掌,把那店主人打個踉蹌,直撞過那邊去。看那店主人時,打得半邊臉都腫了,半日掙扎不起。”

這哪裡是還是打虎英雄武二郎?分明是欺軟怕硬的黑旋風李逵!

這也正是《水滸傳》自相矛盾之處:武松仗義疏財,打虎的一千貫賞錢,他全分給了素不相識的獵戶;蜈蚣嶺繳獲一二百兩白銀,眼睛都不眨就送給了落難女子。一向欺強而不凌弱,卻為了一點酒肉就大打出手,這還是好漢武松嗎?

《水滸傳》自相矛盾,但是以武松為主要人物的 《武十回》可不自相矛盾:那裡面的武松打的是孔明而不是孔亮,這哥倆都是“愛狗人士”,而且還能“借狗生財”。

兩次醉酒打人,武松表現得就像李逵,是他本性如此還是被抹黑了?

武松路過孔家莊的時候,遇到四個老人跪在雪地裡迎接“氣焰囂張,旁若無人”的孔大公子。

這四位老人為什麼要跪在雪地裡等候一個小後生呢?店家講出了其中原因:“孔家莊有兩百隻獵狗,個個養得肥大。每到冬季,孔家要放這些狗出來打獵。凡是這狗經過的地方,莊稼都踏爛了,而且人也常常被咬傷。今年我們這村鎮上的人,請出這四位老人來,和他商量,可否少放幾隻出來?”

孔明不愧是鄆城縣押司宋江的徒弟,提出的條件也真能讓人火冒三丈:“這狗一隻不放出來也可以,只是這狗每日要吃東西。一年糧食所費,全靠這一季打獵所得。所以想讓我不放狗,你們得花錢買狗糧!”

這四位老人,就是跟孔明來商量一年要交多少錢的:孔明開出的價碼是一年二百兩銀子,老百姓只能拿出五十兩,已經請孔亮吃了兩頓飯,但是孔明只把價格降到一百五十兩,今天這是第三次談判。

兩次醉酒打人,武松表現得就像李逵,是他本性如此還是被抹黑了?

這種事情,就是黑旋風李逵見了,也不可能不管,打虎英雄武松當然是怒髮衝冠,把“狗公子”孔明暴打了一頓。

這“狗公子”,就是武松給孔明取的綽號:“孔明那(哪)裡擋得住武松的神力,在雪地裡仰天一個筋斗,武松拳搖起,罵道:‘狗公子,請來領教!’”

狗公子孔明自然打不過打虎英雄武松,從雪地上爬起來,一溜煙跑掉了。

孔明打不過武松,回去找孔亮一起帶著二百條獵狗去圍咬那四個老人,武松為了救人,這才不小心陷進淤泥河,成了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楊再興與羅成。

在《武十回》中,宋江不是孔明孔亮的師父,而是狗頭軍師——師爺。

宋江殺惜之後畏罪潛逃,到孔家莊當了文案師爺,這倒是比《水滸傳》靠譜:以宋江的三腳貓功夫,又怎麼能收孔明孔亮為徒?

宋江並沒有解救武松,而是任由孔明孔亮把武松裝在一口大缸裡放火焚燒,結果武松咬斷繩索跳了出來:“惡賊孔明孔亮,灑家駕火遁來也!”

武松怒吼一聲要大開殺戒,宋江這才認出自己的結拜兄弟,孔家莊也逃過了滅莊之災。

武松血濺鴛鴦樓,如蘭與玉蘭的不同結局

兩次醉酒打人,武松表現得就像李逵,是他本性如此還是被抹黑了?

在《水滸傳》中,張都監用來陷害的武松的女子叫玉蘭,在《武十回》中,那個女子叫如蘭。武松血濺鴛鴦樓怒斬張都監蔣門神,如蘭與玉蘭的結局也完全不同:玉蘭被武松斬殺,如蘭為不拖累武松,投井自盡。

《水滸傳》中武松如何血濺鴛鴦樓,這段故事《水滸傳》小說和電視劇基本一致,就不再贅述,咱們重點還是來說說《武十回》中的如蘭。

如蘭跟張都監有不共戴天之仇,血濺鴛鴦樓之前,她曾跪求武松替他報仇:“十年前,我父母遭受狗官毒手,武英雄現今上樓去,替我父母報仇!”

殺盡仇人之後,武松並沒有拋下如蘭不管,而是想著把如蘭“帶到十字坡,交與嫂嫂孫二孃,由孫二孃做主,代他(她)覓一丈夫,終身有托。”

《武十回》中的武松正可謂俠骨柔腸:“大姐,事到此刻,難分男女,俺武松背爾出離孟州如何?”

兩次醉酒打人,武松表現得就像李逵,是他本性如此還是被抹黑了?

接下來的場景,溫馨而又有點旖旎:“武松身子蹲下來,如蘭就伏在他都的背上。武松右手持刀,左手彎向後扶著如蘭背脊,背瞭如蘭直奔後園。”

武松並不擅長輕功,在孫二孃看來,武松跟魯智深一樣,都是個胖子。不擅長輕功的武松揹著如蘭,跳牆的時候就比較躊躇:“背瞭如蘭,跳不上去,半牆裡跌落下來,像如蘭這樣一個瘦弱女子,非死即傷。”

為了保險起見,武松放下如蘭,自己先跳一下試試看。如蘭此時已經有了決斷:“四野雞啼,天將明亮,武英雄如再顧憐難女,恐妨不能脫身。”

如蘭為了不拖累武松,流著眼淚走向一口水井,“俯首躥跳下去”……

結語: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武松

兩次醉酒打人,武松表現得就像李逵,是他本性如此還是被抹黑了?

南宋“講話藝人”講述的武松,無疑是完美的,但是到了明朝,在修改過的《水滸傳》裡,武松卻多了一些嗜血和暴戾乖張。這不是施耐庵刻意抹黑,而是因為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武松——如果把武松寫得太完美,恐怕明朝皇帝要敲施耐庵的砂罐兒。

其實不僅僅是武松被抹黑了,就是顧大嫂和孫二孃,這二位飯店老闆娘,也變得三分不像人七分倒象鬼了。

孫二孃“轆軸般蠢坌腰肢,棒錘似粗莽手腳。厚鋪著一層膩粉,遮掩頑皮;濃搽就兩暈胭脂,直侵亂髮。”顧大嫂“眉粗眼大,胖麵肥腰”。這就是毫不留情的醜化了——這樣的描寫,在金聖嘆李卓吾通讀並點評的《水滸傳》傳中沒有,也不知道是誰加上去的。

看到這裡,讀者諸君想必已經明白了:現在很多版本的《水滸傳》,都有自相矛盾之處,這肯定是為了滿足不同時代的需要,被一些別有用心的文人修改了,這種修改,似乎叫做篡改更合適。

文章最後照例請問讀者諸君:宋版《武十回》和明版《水滸傳》,哪一本更接近歷史真相?真實的武松,是恩怨分明鋤強扶弱的俠義英雄,還是嗜酒如命不問是非的冷血殺手?

參考資料:宋版《武十回》、宋·羅燁《醉翁談錄》、萬曆版《水滸志傳評林》、貫華堂版《金聖嘆評水滸傳》、《匯評忠義水滸傳》

TAG: 武松十回水滸傳如蘭蔣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