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陽古城發現隋代瓷窯遺址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姜燕)近日,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傳來訊息,考古人員在晉陽古城遺址中發現1處瓷窯遺址,共清理出3處瓷窯爐遺蹟、9處灰坑和近萬件瓷片。該窯址位於當時的晉陽宮宮城內,是一處重要的隋代瓷窯,也是山西地區目前發現最早的瓷窯址,填補了相關研究的空白,在中國古陶瓷研究中有重要意義。

山西晉陽古城發現隋代瓷窯遺址

圖片來源:山西省文物局官方微信公眾號

瓷窯遺址位置位於晉陽古城遺址內西北區域晉源苗圃內,疊壓於晉陽古城唐代文化層之下。從瓷窯的殘存遺蹟分析,瓷窯均為馬蹄形饅頭窯,由火膛、窯室和煙道組成,火膛與窯室之間有擋火牆,窯室與煙道之間也有煙道牆相隔。火膛內發現大量的木炭灰,證明燒窯所使用燃料是木炭。從遺蹟及出土遺物看,瓷窯的使用時間很短,燒製的產品種類也不多。但出土器物有顯著的隋代或唐代早期特徵。初步判斷該瓷窯的時代可能是隋代,使用時間不長,但技術水平較高。

山西晉陽古城發現隋代瓷窯遺址

出土遺物中,有大量窯具、瓷片、爐渣和同時期遺物。其中出土窯具一千六百餘件,窯具主要為支具和墊具,出土瓷片主要為青瓷和白瓷,另外還有兩件素胎瓷塑。白瓷可辨識的主要器型為罐、碗、杯、缽和器蓋等,釉色多白中泛青或白中泛黃,有的釉面嚴重沁蝕,已失光;有的儲存較好,釉面有細碎開片。另外,出土極少量的細白瓷,積釉處為水綠色,光照可透光。青瓷可辨識的主要器型為罐、甕、碗、盆、缽、瓶、燈臺、紡輪等,釉色有青綠釉、青黃釉、青褐釉和花釉,有的釉面儲存很好,玉質感極強。據工作人員透露,出土的瓷片中,無論是白瓷還是青瓷,胎色多青灰色、灰白色和黃白色,大部分器物露胎處呈現紅褐色,大器型青瓷器物燒造火候普遍較高,小器型化妝白瓷多數燒造溫度略低,細白瓷則火候較高。

晉陽古城遺址位於太原市西南晉源區晉源鎮,西依龍山、天龍山,東臨汾河,面積20餘平方公里,始建於東周,廢棄於北宋初。自1960年代考古工作就已經開展,至今已有60年。因遺址埋藏厚、儲存好,被國家“十一五”至“十四五”規劃為重點保護的大遺址。2010年10月,列入國家首批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2021年,為了探尋晉源苗圃二號建築基址和三號建築基址的關係,晉陽古城考古隊對兩者之間的區域進行了考古發掘。

TAG: 瓷窯白瓷遺址晉陽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