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獅”話|泉州福獅:從形象元素到文化標識

泉州“獅”話

泉州“獅”話|泉州福獅:從形象元素到文化標識

獅子,這隻最早來自西域的“瑞獸”,伴隨著絲綢之路的駝鈴聲,穿越迢迢沙漠,於漢代以“貢獅”的形式傳入中國,被視為祥瑞的象徵。其地位如同今日我國之大熊貓,成為中外友好使者的象徵。千百年來,經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與糅合,“福獅”文化形成了融貫中西的個性特徵,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之一。

泉州“獅”話|泉州福獅:從形象元素到文化標識

開元寺對獅

獅子在我國的文化古籍中被稱為“辟邪”“狻猊”,其音譯自古代印度梵文,歷代以來,在不同典籍中又有天祿、天鹿、符拔、麒麟、獅子等稱呼,無一例外地成為迎福納祥的圖騰形象。東漢建和元年(147年),山東嘉祥武氏祠將獅子打造為石雕造型置放,有學者認為這是我國最早的石雕獅子。河南偃師商城博物館藏有一件商代綠松石微雕獅,乃商代前期奴隸主貴族玩物,高0。5釐米,其造型肉眼不易辨認,在放大鏡下才能看出是一隻雕刻精細的雄獅,泉州海交館研究員李玉昆先生認為,此文物出土的相關考證若確切無誤,當改寫石獅傳入我國的歷史。

可以肯定的是,自漢代以來,伴隨著古代中國與西亞、印度等地之間的友好交往,西域友鄰不斷把獅子作為祥瑞之物送至中國,石獅造型開始在我國蔓延開來,上至皇權處所,下至百姓民間,造型各異的石獅被視為祥瑞的象徵,鎮守一方,福澤百里,意趣萬千。

福建

中外獅文化交流“中轉站”

海上絲綢之路是海外“貢獅”進入中國的一條重要通道。明清時期,索馬利亞的摩加迪沙、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等地均有從海路“貢獅”的歷史記錄。

康熙十七年(1678年),葡萄牙使臣本篤向清王朝進貢了兩隻非洲獅,康熙龍顏大悅,讓翰林院寫詩助興。其中一首是富鴻基寫的,這位曾經當過禮部侍郎(位同外交部副部長)的泉州人,留下了“重譯梯航神獸通,遐荒殊域喜來同”的佳句,流傳至今。後來他將該詩寄給他的好友晉江陳埭籍詩人丁煒,丁詩人亦以獅為題作一首,後收入在其作品《問山文集》中。

泉州“獅”話|泉州福獅:從形象元素到文化標識

清康熙年間德化窯白釉雕像,為三名歐洲人、一隻大獅和三隻幼獅。1702年,東印度商船達什伍德號從廈門抵達英國,船上的貨品記錄可與此類器物相對應,名為“人騎獅”。

福建擁有福州、泉州、漳州、廈門等優良的對外交通港口,在“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歷史程序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尤其是宋元以來,在梯航萬國東西往來中“見多識廣”“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地,福建便成為中外獅文化交流的“中轉站”。

泉州“獅”話|泉州福獅:從形象元素到文化標識

源和1916閩南文化交流中心內的小石獅

後來,獅子形象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逐步漢化。譬如原本張牙舞爪的波斯獅子變得和氣安詳,“吐赤白舌”的印度獅子也縮回了舌頭更加招人待見。獅文化傳至福建之前,已歷經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的浸染,來此之後與閩都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等交相輝映,融入繡球、如意、鈴鐺、葫蘆、銅錢、祥雲等傳統吉祥符號,被賦予萬事如意、富貴平安、招財進寶、福祿齊全等祈福的文化意涵。從此,異域的“瑞獅”逐步演化成能夠驅邪納福、守護一方的“福獅”,成為重大節慶活動和民俗儀式中不可或缺的標誌性文化符號。

泉州“獅”話|泉州福獅:從形象元素到文化標識

晉江五店市石獅子

大概是因為中國歷史上百姓無有“獅患”所繞,身為百獸之王的獅子在民間的好感度甚高,百姓將其視為吉祥與威武的象徵,塑造獅形以示威武,並且認為獅子的形象能夠驅魔趕邪,這一情感寄託令中華獅文化有別於異域獅文化的民族特色,使得獅子開始與中國的傳統靈獸龍、鳳、麒麟並駕齊驅,在中國民間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泉州“獅”話|泉州福獅:從形象元素到文化標識

西街裴巷路邊小石獅

石獅子崇拜,在泉州十分普遍,街頭巷尾、廟口村頭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石獅子造像,現代建築也喜歡沿用石獅雕塑作為裝飾。泉州文史前輩陳泗東先生在其著作《幸園筆耕錄》中將泉州的石獅子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守門獅”,必定是一對兩隻,一雌一雄,其中一獅頭左顧,另一獅則右盼;另一類為“風獅”,只有一隻,張口,頭部向前直看,並不左右顧,且刻有雄性生殖器。譬如泉州提督衙前,即威遠樓前的獅子,就起鎮壓作用,鎮全城之風水,保全城之平安。

石獅

從地理標識到文化符號

談論“福獅”文化,不得不提及福建泉州石獅市,它是中國唯一以“獅”命名的省轄縣級市。石獅地名的由來,恰好為這座城市“為獅文化代言”作了完美的詮釋。

泉州最早的石獅子,當屬石獅市館頂街的石獅雕像。據傳,館頂街是一條通往泉州的“官路”,道旁始建於隋朝的鳳裡庵,庵前有一石亭,亭內蹲坐一尊雄獅,故名“石獅亭”。這尊雄獅形態自然、粗獷,獅頭高昂,雙眼正視,左足挺立,右腳踩球,後身蹲坐,顯得既威武又可愛。人們在石獅亭旁設攤賣茶水,過往的行人在此相約聚會,從事商業活動,逐漸形成石獅的雛形。

泉州“獅”話|泉州福獅:從形象元素到文化標識

石獅鳳裡庵前的石獅子(郭小青 攝)

石獅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介紹,隋唐以來,石獅人離鄉出行,常常約定在鳳裡庵“石獅”這個地方會合。久而久之,“石獅”演化成為一個彼此信守約定的代名詞,固化成地名。“石獅”迎福納祥的美好願景、威武奮發的進取精神和誠實守信的人文氣質,成為石獅人最貼切的情感寫照。

在石獅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某年,有倭寇從石獅永寧登陸,燒殺搶掠,百姓紛紛逃難。在鳳裡庵這個地方,一位年輕人將自制的土炮架在鳳裡庵前的石獅子上,打退了倭寇,人們認為其中有石獅顯靈的功勞,於是為它披紅掛綵,並將這尊石獅子視為石獅發祥的聖物。

“石獅這個地方,對獅文化特別有發言權。石獅作為地名,不僅僅是地理標識,還是個文化符號。如果說迎福納祥、祈求平安是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景;那麼,獅文化所象徵的威武奮發的進取精神和誠實守信的人文氣質更是閩南人內心深層次的追求。石獅以‘獅’名城,既取其祥瑞之形態,又契合其王者風範及勇往直前的人文精神,可謂形神兼備,超凡脫俗。” 李國宏認為,近代以來,石獅作為閩南僑鄉,是著名的商貿文化中心,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勇立潮頭的石獅人,是“晉江經驗”的實踐者,也是福建人民銳意創新、改革爭先的縮影和見證。“每一個奮發有為的石獅人都是石獅精神的代言人。石獅人特別喜歡把‘咱石獅人’掛在嘴邊,一提起石獅的發展與變化,一種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1990年2月,旅菲愛國僑胞黃光坦、黃光贊昆仲捐資興建“石獅城雕”,由廈門著名雕塑家王則堅教授設計,取名“東方醒獅”。這尊石獅身長7米,高7米,重2240噸,造型威武雄健,神態朝氣蓬勃,線條剛勁有力,姿勢栩栩如生,象徵著石獅人博大的胸懷、開闊的眼界以及開拓創新、愛拼敢贏的情懷。該城雕榮獲“福建省新中國成立以來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享譽海內外。

泉州“獅”話|泉州福獅:從形象元素到文化標識

石獅市“東方醒獅”(王柏峰 攝)

一方水土滋養一方文化。石獅地名的形成與城市歷史的演進,形象地將獅子的智慧、威猛、勇敢等特質與閩人自強不息、拼搏進取的人文精神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泉州“獅”話|泉州福獅:從形象元素到文化標識

安海安平橋上的石獅子

獅文化從異域來到中國,與中華傳統文化會面,形成中華獅文化,而後又與閩南文化、客家文化二次融合,經過兩次糅合發酵的獅文化日臻完善。當“福”文化遇見“獅”文化,入鄉隨俗,落地生根結出了“福獅”文化的果子,這其中又有百花齊放、氣象萬千、形態各異的獅文化建築、非遺、技藝、民俗,都值得細細一品。

宣告:本文為原創稿件,版權歸泉州晚報社所有,轉載請聯絡後臺授權。

記者:顏瑛瑛 文/圖(除署名外)

編輯:黃詩藝

稽核:吳澤華

TAG: 石獅文化獅子泉州石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