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一首送別詞,很少有人知道,讀後卻發人深思

古代由於交通和通訊的不便,親朋好友之間往往一別,短則數月,長則數年難以相見,所以古人尤為看重離別。因此抒寫離情別緒也就成為了古代文人吟詠的一個永恆的主題。古往今來,一句句送別詩詞,無不飽含著廣闊深厚的思想感情。即使在千百年後的今天,讀後依然動人心絃。

辛棄疾的一首送別詞,很少有人知道,讀後卻發人深思

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晏殊的“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蘇軾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不勝列舉。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鷓鴣天·送人》,就是一首送別詞。

《鷓鴣天·送人》是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作,寫於公元1178年,也就是宋孝宗淳熙五年春。當時辛棄疾自豫章赴行在臨安途中,於江上送別友人時有感而發。相較於辛棄疾的名篇《青玉案·元夕》、《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等,這首詞很少有人知道,但它除了依依惜別的深情外,還具有對社會人生哲理性的深沉感慨,發人深思。

辛棄疾的一首送別詞,很少有人知道,讀後卻發人深思

《鷓鴣天·送人》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

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詞的開篇,辛棄疾便以一句“唱徹《陽關》淚未乾”,寫盡離情。《陽關三疊》是唐代,乃至整個古代歷史,最為經典的送別歌曲。歷來以纏綿悱惻之情,哀怨悽惋之音,為世人所稱道。辛棄疾在這裡卻說,唱完了《陽關》曲淚卻沒有幹,可見其充滿了無限傷感。

辛棄疾的一首送別詞,很少有人知道,讀後卻發人深思

但對以國家的恢復事業為己任的辛棄疾來說,離情不過是小情,更能引起他抒發感慨的還是關於國家的大情。“功名餘事且加餐”,意思是說,建立功名不過是身外事,不要為此勞神傷身,應該多多吃飯。按說辛棄疾是十分重視建立功名的,《水調歌頭》詞中他曾說:“功名事,身未老,幾時休?”。

那麼辛棄疾為何又在這裡說建立功名是身外事呢?這就體現了此詞思想感情豐富而深厚的一面了。辛棄疾不是不在意建立功名,而是不滿南宋統治集團對金地屈膝求和,讓他的報國壯志始終難酬,最後落到被迫退隱的地步。所以這句是辛棄疾的憤激之語。

辛棄疾的一首送別詞,很少有人知道,讀後卻發人深思

緊接著的兩句“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是對送別場景的描繪。即水天相連,好像要將兩岸的樹木送向無窮的遠方,烏雲挾帶著雨水,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雖說是寫景,但是這兩句亦飽含深情。江水遠送樹木,其實說的就是辛棄疾目送友人的離船,行駛到水天相連處。它的意境似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而“烏雲帶雨”,則與他自己被奸邪小人遮蔽、壓制有關。

辛棄疾的一首送別詞,很少有人知道,讀後卻發人深思

下片起三句“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意思是說,自古以來令人遺憾悵恨的事情,恐怕有千件,萬件之多,難道只有悲歡離合?作為送別詞,辛棄疾卻說離別不是唯一令人遺憾悵恨的事。透過這裡辛棄疾的反問語氣,我們可以聯想到,在他心中勢必有著更為遺憾悵恨的事情。

最後兩句“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辛棄疾便說出了他心中所認為的最令人遺憾悵恨的事情。即江頭風高浪急,還不是十分險惡,人間的道路才更是艱難。簡單來說,就是因尋親訪友、求取功名、漫遊山川等自然原因造成的離別,還不值得去遺憾悵恨,由於人為原因造成的離別才最遺憾悵恨。

辛棄疾的一首送別詞,很少有人知道,讀後卻發人深思

對於辛棄疾來說,人為原因就是南宋朝廷一次次對他的彈劾罷官,促使他四處奔波,壯志難酬,也產生了一次次身不由己的離別。由此可見,辛棄疾的最後兩句,包含了他自己的傷心經歷,也為世人展現出了更廣闊、更令人驚心動魄的藝術境界。

綜觀辛棄疾的這首詞,無疑包含著廣闊深厚的思想感情,動人心絃。而辛棄疾所說的“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想必大家都深有感觸,畢竟日常生活中,也有著很多人為原因造成的離別,及遺憾悵恨的事情。總的來說,辛棄疾的一首送別詞,很少有人知道,讀後卻發人深思。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 辛棄疾悵恨功名送別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