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對話傅佩榮: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侮辱

梁冬對話傅佩榮: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侮辱

傅佩榮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

01

初學《道德經》,應該用什麼版本

《道德經》在學術界一直有爭議,最大的爭議就是第一章的斷句問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中間的斷句出了很大的問題。

今天大概80%的《道德經》都參考了北宋王安石的斷句。老子本來說的是“無名有名,無慾有欲”,而他別出心裁地把“無”跟“有”斷句了。

王安石本身是一位政治家,文學很好,哲學也不錯。古人唸書,不像我們今天可以看到各種資料。他們有時候會追求別出心裁,把別人講的斷句改一改。但這一改就出了問題,因為改了之後,大家認為“無”跟“有”比較抽象、奧妙。於是對老子的傳承,就產生了挑戰。

一般人念老子《道德經》,或者學術界講解老子《道德經》時,大多參考的是魏朝的王弼本。王弼生於公元226年,卒於公元249年,雖然只活了23歲,但卻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天才。他寫的兩本書,是我們今天不管幾歲都要念的,一本是《老子注》,另一本則是《易經注》。

王弼註解《老子》時,正處於曹操那個時代,他的斷句是“無名有名,無慾有欲”,很清楚。而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發掘出來的帛書本《老子》,分為甲本、乙本,這就可以肯定王弼本的斷句。因為古代沒有標點符號,而帛書本《老子》用之乎者也作為標點符號,就很清楚了。

“無名有名”之後是“故恆無慾也,恆有欲也”,後因漢文帝名為劉恆,便不準再用“恆”,後才改成“常”。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帛書本《老子》比王弼本還要早,因為在帛書甲本中用的是“邦”,而漢高祖是劉邦,之後才改“邦”為“國”。

今天如果有人要念《道德經》,我(傅佩榮)會建議他,

先看王弼本的註解本,再參考帛書本《老子》,這兩個合在一起,十拿九穩。

02

人類要有慾望,才能知道萬物各自的邊界

事實上,《道德經》中談到“無”跟“有”只有三個地方,按照王弼的註解,分為“無形”跟“有形”。

那麼,古代人怎麼判斷“無”跟“有”呢?比如昨天這個地方什麼也沒有,今天怎麼忽然開一朵花?後來我們透過研究才知道,那是因為它有根,是慢慢開出來的。

“有生於無”則比較容易理解,比如一朵花開幾個月之後不見,化作春泥了。所以王弼把老子講的“無”跟“有”,理解為“無形之物”跟“有形之物”,這對古人來說,以視覺作為“有”跟“無”的判斷,是合理的。

所以王安石把“無”跟“有”作為斷句,把“無”和“有”作為專門的術語,這一來就引起很多困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第一章

我簡單用白話文,把第一章的前面幾句解釋一下:

道,可以用言語說出來的,就不是永恆的道;名字,可以用名稱來界定的,就不是恆久的名字。沒有名字以前,是萬物的開始,有了名字以後,是萬物的母體。

人類有認識能力,才會發明名字。比如我們說“牛”這個字時,天下所有的牛都在裡面,這就是有了“母”,而其中的每一頭牛都叫做“子”。但如果不說牛這個字,我們看到的每一頭牛都不一樣,那麼人類就不可能建立對牛的認識,所以人類的智慧就在這裡。

接著來看“故常無慾”,它是說我們要經常保持沒有慾望的狀態,才能看到萬物的奧妙,但是也要注意到,要有慾望才能夠看到萬物的各種邊界。

這句話第一層意思是,

當我們沒有慾望時,就不要干涉。

探索頻道曾經播出一部紀錄片,一隻公獅子出來找母獅子,它會先把母獅子上一胎生的小獅子咬死,之後母獅子就會老老實實跟著公獅子走,準備生下一胎。

即便人類看著很難過,也沒有干涉,也不能干涉,因為生物世界就是這樣維持獅子的總數,這是自然的奧妙。我們一干涉,就破壞了萬物的生態平衡。

第二就是,

人類要有慾望。

因為人如果沒有慾望,就不可能出現人類文明。就比如古代人要狩獵、耕田,太累了怎麼辦?他們可以做實驗用牛來拉車,用老虎來拉車,用象來拉車。後來發現不對,用老虎拉車,拉完車把人吃掉了;用象拉車,拉完車把房子給沖垮了,最後才決定用牛來拉車。

這就是人類要先有慾望,設定一個目標,才能夠測試每一種生物的能力邊界。

“常有欲,以觀其教”中的“教”就是“邊界”,

人類要有慾望,才能知道萬物各自的邊界。

我們才能用牛來耕田,用馬來拉車,用狗來看門。這樣才能夠讓人類社會可以平安發展,建立我們的文化。

為什麼講完“道可道”之後,就要講“名可名”呢?因為對人來說,沒有名字,等於不存在。不是真的不存在,而是等於不存在。你沒有那個概念,你怎麼跟別人溝通呢?

03

不能只把認知用作區分,而是要把認知用作避難

老子的書之所以被稱為《道德經》,是因為它第一章講“道可道,非常道”,被稱為“道經”,而第三十八章講“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被稱為“德經”。這裡所說的“道德”,跟仁義毫無關係,做好事也毫無關係。

“道”,是萬物的來源跟歸宿;“德”,是萬物從道所獲得的本性。

所以每一朵花、一棵樹都有它的“德”,也有它的本性,這都是從“道”獲得的。

人也是萬物之一,我們也從“道”中獲得了人性。但因為我們是萬物之靈,太聰明瞭,在人性的這種本性中,我們擁有了一種認知能力。而人的認知能力出來之後就麻煩了,為什麼呢?這是因為

我們能夠認知,就一定會區分。

人的身體其實很弱小,一定要團結合作才能勝過那些飛禽走獸,在原始的森林裡面才能活下來。但是這時候我們要區分什麼是有利,什麼是有害;什麼是安全,什麼是危險……你不能區分就會活不下去,但區分之後就會出現慾望,這是必然的。

《道德經》第二章在講區分,“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知道什麼樣叫美,醜就出現了;知道什麼叫善,不善就出現了。這是價值上的區分。

後面老子直接講了六個事實上的區分,“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意思是

人活在世界上,在價值上要區分誰善誰惡、誰美誰醜,在事實上要區分高下、前後,這些都要分清楚。

在第三章,老子從這個角度,去分析人類社會的問題,得到解決問題的結論就是——解鈴還須繫鈴人。因為人的認知能力造成了各種複雜的問題,甚至災難,所以我們就要從認知能力著手,

不能只把認知用作區分,而是要提升,把認知用作避難。

在這個階段老子講:

把認知用作避難,就是把“知”跟“行”分開,不能合

一。

比如,“雄”代表掌握全域性發號施令,“雌”代表收斂自己跟著走。我們知道雄的好處,卻要守住雌的位置,為什麼?這是因為你先出來,就成為別人的針對的物件,而我們守住雌,等別人打得差不多時再出來,這樣就避開了災難。

04

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整體,沒有所謂的得失成敗

當我們念《道德經》時,一定要有構架,

把認知用作區分是最基礎的,更上一層的是把認知用作避難,而認知的最後境界則是——啟明。

從整體來看,道就是整體,所有的這些都在道里面。當我們瞭解這一點時,人生就沒有什麼好爭的。為什麼?因為你今天得意,將來就會失敗;你不得意,也就不會失敗;但今天失敗,你將來也才有機會起來。

很多很多年前,萬元戶是真的不得了,但是今天我們的萬元戶,實在算不了什麼。這就說明我們的慾望是相對的,

當我們從整體來看時,就可以消解複雜的慾望。

所以,我常說學國學要有三個階段。當我們年輕時,即40歲以前,要學儒家,因為學儒家之後,就會知道在家裡怎麼跟父母相處,在學校跟同學聽老師的話,在社會上怎麼奮鬥,怎麼跟老闆好好相處,這是儒家教你怎麼處事。

到了中年,即40歲以後一定要學道家。因為我們從道的角度來看,

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整體,而在整體裡面,就沒有得失成敗的問題,也沒有來來去去的問題,就會對自己現在的處境一笑置之。

這樣的體驗,就叫做啟明。

這就是老子的認知,第一步是區分,但可惜的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區分裡面,沒有離開;第二步就是避難,現在很多很厲害的人,他們在社會上很少惹到什麼災難,就是因為看的很清楚;最後到了啟明,已經可以慢慢不動心,面對所有的情況都可以用平常心去看待它了。

老子常常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

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停止就不會有什麼危險,

這都是從這一方面引申出來的。

—END—

*本文整理自喜馬拉雅《梁品》

如果把截止目前的人生

看作一個整體,

你會如何評價這一切?

在未來更多的時間裡,

你希望自己可以在

哪些方面做出改變?

歡迎大家點選右下方給我們留言哦

版權宣告:

2。文末留言區開放,歡迎踴躍參與討論。本平臺支援言論自由,精選留言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TAG: 認知老子道德經區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