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瓷的基本特徵

再讀《夏商周瓷器》一文時,彷彿回到了那個半傳說半實史的夏朝。當時的人們將陶器製作工藝改進了:使用了瓷石和高嶺土為主要材料;並且在器表面施用了透明玻璃狀的釉;又把燒造溫度提到了1200℃以上,終於燒造出來了比陶器更堅硬緻密的器物,這就是原始瓷器。

夏朝的原始瓷器主要的器型有罐和豆。胎色呈色主要有青灰色、灰白色、竭色。釉色有青綠色薄釉、青釉和黑釉。當時的胎釉結合不好。紋飾有印花紋、弦紋、席紋、葉脈紋和小方格紋等。

到了商代中晚期,原始瓷的造型主要模仿青銅器,有尊、甕、罐、豆、缽、簋等。後來又出現了生活用器,如大口罐、盆、碗等。圈足圜底,內凹底。當時的胎主要有灰白色、灰褐色、灰黃色。釉普遍為青色,但由於燒造仍不穩定,從而經常會出現青綠色,黃綠色,豆綠色,褐綠色等。釉層稀薄,而且厚薄不均,流釉和脫釉現象很普遍,且胎釉之間沒有形成中間層,有的器物釉剝落面積很大,給人以無釉素燒的感覺。紋飾主要有弦紋、水波紋、s形紋、方格紋、雲雷紋、鋸齒紋、附加堆紋等。

來到西周,感覺數量明顯增加了。胎釉特徵卻沒有變化,質量卻提高了。還出現了平底碗、罐、淺盤、盂、盉等新品種,不過還是以罐、尊、豆等器物為主。裝飾也是以幾何紋飾為主,常見方格紋、弦紋、鋸齒紋等。

春秋時更注重對原料的淘洗,有較多的灰白色的胎色,胎體中雜質也減少了。較薄的釉層常顯現出青綠色,也有豆青綠色的釉色。脫釉,剝釉現象也少了,但釉面仍不夠光潔,有較多麻點。造型也多樣化了,數量也增多了。有圈足簋和三足鼎這些較有特色的器物。並且器物形制普遍規整,胎壁厚薄均勻,變形器物明顯減少了。已經採用了輪盤製坯法了,窯溫也合理控制了。

戰國時期更加進步,整體特徵是:胎色呈灰白色或土黃色;釉層增厚且均勻,多里外施滿釉,釉色一般呈青色或青中泛黃,胎釉結合很好。

由於戰國後期各國間戰爭頻發,數量和質量下降。到了秦漢以後,原始瓷胎體細潔,胎色呈淡灰色或灰白色,修坯很粗,常見拉坯時留下的拉坯痕和手指的按捏痕。釉層厚薄不均,多見刷釉,器物的口部、肩部和內底常見有顏色較深的黃褐色或青綠色聚釉現象。

參考資料

《古瓷鑑要》張東著

TAG: 器物胎色灰白色青綠色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