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歡迎關注我們,每天更新各種書畫資訊!

蔡京,字元長,仙遊人,熙寧三年進士及第。先為地方官,後拜中書舍人,改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崇寧元年,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後又官至太師。蔡京先後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蔡京工書法,初與弟弟蔡卞學蔡襄書法,中進士官授錢塘縣尉時因神宗喜愛徐浩書法,當時士大夫紛紛學之,蔡京也與被貶在錢塘的蘇軾一同學習徐浩書法,後學沈傳師、歐陽詢,又改學“二王”,博採諸家眾長,自成一體。其書筆法姿媚,字勢豪健,痛快沉著,獨具風格。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蔡京精工書法,尤擅行書,字勢豪健,痛快沉著。在當朝已享有盛譽,朝野庶學其書者甚多。元陶家儀《書史會要》引宋人評語曰“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冠劍大人,儀於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絕古今,鮮有匹儔”,反映出蔡京當時在書法藝術上的地位和影響力。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蔡京書法的結體內斂外放,俊逸修長,是用歐陽詢法。這體現在豎向用筆喜長、習慣放縱下部,結構呈上緊下展的姿態,重心一般比較高。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一些單字結體的處理可謂匠心獨具。蔡京存世作品不多,大量作品已遭譭棄,值得惋惜。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蔡京聲名狼藉,但藝術天賦極高,素有才子之稱,在書法、詩詞、散文等各個藝術領域均有輝煌表現。他的書法,躋身於北宋蘇、黃、米、蔡四大家之中。後人因為他人品問題,把她排在四大家之外。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其書法初學顏真卿,得其精髓,後自成一家。筆勢飄逸,圭角稍露,恣意展縱。一般認為蔡卞的書法水平在其兄之上,但也因名聲不佳,與蔡京一樣為世人所不齒。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蔡京是北宋的宰相,曾權傾一時,先後四次任相,長達十七年之久。在任時設應奉局和造作局,大興花石崗之役;建延福宮、艮嶽,耗費鉅萬;設西城括田所,大肆搜刮民田;為彌補財政虧空,他盡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以致幣制混亂,民怨沸騰,時稱“六賊”之首。後來,“皇恩浩蕩”,沒有判蔡京死刑,只是將其發配到嶺南韶關。但是蔡京剛走了一半路程,便一命嗚呼。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據王明清《揮塵後錄》記載:“初,元長之竄也,道中市食飲之物,皆不肯售,至於辱罵,無所不至。遂窮餓而死。”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據傳,蔡京被流放嶺南,臨行之前,他的金銀珠寶裝了滿滿一大船,顯然不窮。不窮而被餓死,何也?原來,沿途老百姓憎恨這個鉅貪大惡,不賣給他“食飲之物”,從開封到長沙,三千里路上,蔡京很難買到一口飯、一盤菜、一杯茶。到長沙,無處安歇,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廟裡,病困交加,飢寒交迫,至此,他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至於此”,最後“腹與背貼”,餓極而死。死後因沒有棺木,只好以布裹屍,埋進專門收葬貧病無家者的漏澤園中。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在蔡京為數不多的存世作品呢中可以看出,蔡京書法取法頗廣,從文獻資料中及歷代書論中論及蔡京書法的學習及取法主要是蔡襄、楊凝式、徐浩、沈傳師、歐陽詢、二王。而我們在其書法中又可發現,米芾、蘇軾、宋徽宗等本朝書家對他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可以說,蔡京書法應該是學本朝人,由這個基礎入唐代門徑,進而學習魏晉,但魏晉之風極少,更多的是唐宋人的影子。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蔡京也對楊凝式書法下過一番功夫。我們在蔡京墨跡中可以看出,楊氏的散風格及其章法對蔡京後期書法的影響是很大的,即字的大小較為平均,字與字之間距離遠而無牽連,沒有明顯的跳宕,整體上看,精緻、空靈、消散而儒雅。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蔡京的楷書及其行楷作品,就吸收了楊凝式書法的章法形式。而在用筆上卻進行了全新的改造。這也是他後期的學習有關。可以說,蔡京書法初學蔡襄,是以蔡襄書法的傳統法度作為基礎,在守法的同時,他收穫最大的應該是從蔡襄處找到了學習楊你是書法的途徑。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在蔡京諸多師法中,米芾是對其行書影響最大的,學米芾又是以師法歐陽詢,後學二王為習書背景得。其中蔡京學歐書最有心得,我們從他許多的作品中都能看到歐書對氣書法的影響,特別是為御府書畫的題跋。蔡京跋《雪江歸棹圖》是行書最為接近歐陽詢書風的作品,也是現存書題跋中難得的精品。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蔡京的手札《節夫帖》,是蔡京最接近米芾的作品,從筆法來看,是從米芾的筆法入手,用筆隨意灑脫而不放縱,在使轉處無做作生硬之處,偶有欹側險勁,卻又逸態百生;結字方面,雖個別字左右結構高低配合失調,卻更顯出自然之趣;字字之間無連滯,卻能在顧盼之中前後呼應。但是,蔡京用筆明顯不如米芾成熟老辣,技法上也顯得簡單沒有內涵,也許就是米芾評“蔡京不得筆”的原因所在。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關於蔡京的書法師承,其子蔡絛說:“(蔡京)始受筆法於君謨,既學徐季海。未幾棄去,學沈傳師,及元祐末,又厭傳師而從歐陽率更。由是字勢豪健,痛快沉著。迨紹聖間,天下號能書,無出魯公(即蔡京)之右者。其後又厭率更,乃深法二王。晚每嘆右軍難及,而謂大令去父遠矣。遂自成一法,為海內所宗焉。”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由此可以看出,蔡京的書法師承是由近及遠的,即從本朝蔡襄入手,上溯唐代名家(徐季海、沈傳師、歐陽詢),然後直追魏晉(王羲之、王獻之等)。在學書道路上,蔡京數易名家,但都對自己不滿意,於是,乾脆跳出舊轍,“自成一法”,形成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遂為海內所宗焉”。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啟功先生曾說:“北宋書風,蔡襄、歐陽詢、劉敞諸家為一宗,有繼承而無發展;蘇、黃為一宗,不肯受舊格牢籠,大出新意而不違古法;二蔡、米芾為一宗,體勢在開張中有聚散,用筆在遒勁中見姿媚。以法備態足而言,此一宗在宋人中實稱巨擘。”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明代書畫鑑賞家張醜在《清河書畫舫》中說:“宋人書例稱蘇、黃、米、蔡,蔡者,謂京也。後人惡其為人,有去之而君謨耳。”即後世評價,蔡京本是宋代四書家之一。當時蘇軾、米芾對蔡京書法評價極高,有據可查。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為官清廉,與蔡京政見不合,其書法也了得,世稱“二蔡”,也留名於史。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關於蔡襄、蔡京、蔡卞三人書法成就之高下,明安世鳳《墨林快事》說:“卞勝於京,京又勝於襄。”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由上列種種,可以窺見一二,蔡京書法,不輸給宋代任一書家,相當了得。不必因人廢書。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家之說,這四大家只說,蘇軾豐腴跌宕,天真爛漫;黃庭堅縱橫拗崛,昂藏鬱拔;米芾俊邁豪放,沉著痛快,自古以來備受推崇。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唯獨蔡襄,雖然取法晉唐,講究古意與法度,有他的獨特風格,但成就無法和前三家相比,為什麼也被列入了“四大家”呢?細細翻閱歷朝論述,我們可以得知,“蔡”原本是指當時的宰相, 一代賊首,蔡京。

這位北宋大臣,書法造詣在當朝屈指可數,只可惜人品低下

蔡京的書法姿態豪健、酣暢淋漓,人稱“冠絕古今,鮮有儔匹”,他之所以被硬生生地踢出四大家,和他的累累罪惡有著莫大的關係。

歡迎微信搜尋“北京市中藝燕京書畫院”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TAG: 蔡京書法米芾蔡襄歐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