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味理論解讀中醫名方

“酸、鹹、甘、苦、辛”其五味作為中醫理論,最早見於《內經》《本經》,經後世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中醫五味理論。

辛,“能散能行”;

苦,“能洩、能燥、能堅”;

甘,“能補能和能緩”;

鹹,“能下、能軟”;

酸, “能收能澀”。

一些方劑如能從五味理論入手,則更易讀懂創方者初心,現舉二例說明。

從五味理論解讀中醫名方

辛味

,銀翹散 出自吳鞠通《溫病條辨》

【組成】連翹一兩(30g) 銀花一兩(30g) 苦桔梗六錢(18g) 薄荷六錢(18g) 竹葉四錢 (12g) 生甘草五錢(15g) 芥穗四錢(12g) 淡豆豉五錢(15g) 牛蒡子六錢(18g)

辛:能散,能行。全方除調合藥性的甘草和除熱以防熱入心經的竹葉外,其餘7味藥皆辛味,取其發散之性。芥穗和淡豆豉雖微溫,也用於此方是取其辛味,以助散風熱之邪。知此方義,如疾病急重加入柴胡、葛根、桑葉、菊花等辛涼之藥,效果自會更佳。

從五味理論解讀中醫名方

苦味

,半夏瀉心湯 出自張仲景《傷寒論》

半夏15g,黃芩、乾薑、人參、炙甘草各9g,黃連3g,大棗4枚。

苦:能洩、能燥。全方寒熱並用,好像不好解讀,但半夏,黃芩、黃連皆苦味具燥性,以燥化溼皆為君藥,所以此方是治療因溼引起,治療溼溫病的方劑;黃連味苦難嚥,量輕,因脾虛生溼,故用人參、炙甘草、大棗補脾治其本,如熱重則黃芩黃連重用,溼重則半夏重用,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情況動態運用。

從五味理論解讀中醫名方

其餘酸、鹹、甘三味不一一舉例,意思相近。

從五味入手解讀方劑並治療相應疾病,醫者不妨一試,其豁達之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TAG: 五味半夏六錢黃連辛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