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5歲考入北大,25歲臥軌自殺,一首詩卻火了幾十年,人人都會背

我是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教師,我叫查海生,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

1989年3月26日,一個叫做查海生的青年男子,在無人知曉時爬上了河北山海關某處鐵軌之上,靜靜地躺了下去,他長髮雜亂、鬍子拉碴、眼神憂鬱,但是眉眼之下,卻又潛藏這一股巨大的、深刻的、偉岸的、神性的生命力!

他15歲考入北大,25歲臥軌自殺,一首詩卻火了幾十年,人人都會背

他一言不發地注視著天空,眯眼看著天上熠熠的太陽——這是他追索了一生的東西,某種最原始、最熱烈、最純淨、最富有生命力的東西。

可這一切,都在火車駛過的時候化為烏有。

很快,“青年詩人海子臥軌自殺”的訊息傳遍了全中國,他的詩歌一時之間也引發了所有人的關注,迄今為止,幾乎人人都能說出這麼一句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他15歲考入北大,25歲臥軌自殺,一首詩卻火了幾十年,人人都會背

而這句話的出處,正是出自海子的詩。海子用自己的死亡終結了自己的痛苦,世人卻用他的死亡將他推上了詩歌殿堂的中央王座之上,彷彿一個詩人只有死了,才有資格被大眾熟知,他的詩才有資格被大眾閱讀一樣。

但海子其實只是一個純真到偏執的普通人而已。他出生於1964年的安徽查完村,從小看到的,就是土地、麥子、太陽和辛勤耕耘在田野裡的人們,這讓他具備了一種無與倫比的原始生命力——他看見了人類生活的底點,卻給了他無限向上的力量。

他15歲考入北大,25歲臥軌自殺,一首詩卻火了幾十年,人人都會背

1979年,年僅15歲的海子就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天才,考入了北京大學法律系,兩年後,他就認識了後來為人熟知的青年詩人駱一禾。駱一禾雖然比海子年長了3歲,但是跟海子同年進入了北京大學,並且讀的是中國文學專業。

駱一禾本是詩歌道路上一腔孤勇的戰士,遇到海子之後,兩人成為了共同奮戰的戰友。在駱一禾的影響下,海子開始進行詩歌創作。

他15歲考入北大,25歲臥軌自殺,一首詩卻火了幾十年,人人都會背

駱一禾的詩歌像是理性的刀,一刀一刀割開人生和藝術的隱秘。

而海子的詩歌卻是感性的火山和烈陽,不把自己燒燬殆盡,不把世界照至沸騰,他就永遠不會止息。

海子用自己身上某種近乎癲狂的生命力來寫詩,他的詩中有希望、有熱烈、有不達目的絕不停息的追索,更有一種面對天翻地覆、天崩地裂、天塌地陷、天昏地暗時執炬而立永不妥協的悲壯!

他15歲考入北大,25歲臥軌自殺,一首詩卻火了幾十年,人人都會背

因此,他的詩歌得到了駱一禾、西川等人的欣賞和推崇,在1985年的時候,他就以“海子”作為筆名發表了《亞洲銅》一詩,此後他又繼續筆耕不輟,從1985年到1989年的4年裡,他共計創作了200多萬字的詩歌、詩劇、小說等等作品,這等創作能力正如其人一般,有著火山爆發式的轟隆隆的震響和迴音。

其中又尤以他的著名詩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最為人所熟知,直到現在,幾乎人人都能背下這麼一段: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他15歲考入北大,25歲臥軌自殺,一首詩卻火了幾十年,人人都會背

可就在海子的詩歌越來越為人熟知之時,他卻選擇在1989年這個當口,悄然離開了人世,只留下了“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的遺言,讓人們追憶這個從黃土地和太陽中育出的青年詩人。

而海子的死並不僅僅是一個叫做查海生的青年的消亡,更是一個詩歌時代結束的末日號角吹響之音。自海子走後,中國詩歌開始變得泛娛樂化甚至娛樂化,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詩人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不再是如何寫出好詩,而是如何透過詩歌養活自己,進而難免在詩歌中出現了世俗而諂媚的汙漬。

他15歲考入北大,25歲臥軌自殺,一首詩卻火了幾十年,人人都會背

由此,中國詩歌的先鋒性和詩歌的神性,都隨著海子的離去而慢慢不復存在,以至於著名詩人伊沙在1994年就直接寫出了一首詩,名為《餓死詩人》。

而這,也是為何海子的死亡被冠於了各式各樣意義的原因。在如今這個年頭,誰還願意花時間去讀幾句“平平仄仄平”?誰還願意去體會“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他15歲考入北大,25歲臥軌自殺,一首詩卻火了幾十年,人人都會背

而誰又能明白“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背後,意指的是海子心中巨大的悲愴,只能寄希望於某種乞求般的文字,想象著從明天起,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可這個明天,究竟要什麼時候才能到來呢?

TAG: 海子詩歌駱一禾詩人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