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生活有時就像一團亂麻,越是急躁,越是理不出頭緒;人生有時彷彿一片孤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前進的道路上禍福相依、笑淚交織,唯有坦然,才能無懼各種危難。有一位小和尚跟隨禪師出家數年,每天打柴挑水,卻不曾得到半句的法要。弟子心中不悅,大師就告訴他,“你端茶,我就喝;你捧飯,我便吃;你合掌,我也點頭。我何嘗一日懈怠,都在指點心要給你。”弟子聽了頓然開悟,原來生活中到處都蘊藏禪機,南宋有一位高僧也從流水飛雲中感悟到了禪理。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詩偈

南宋:

道川禪師

舊竹生新筍,新花長舊枝。

雨催行客到,風送片帆歸。

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道川禪師,南宋高僧,俗姓狄,人稱狄三,沒有出家前在縣衙裡當捕快,後來聽說一位禪師正在附近的一座寺院裡為大家講法,他就經常抽空去聽講,並且堅持學習坐禪,每每不知疲倦。終於有一天他耽誤了上司交辦的差事,縣令的一頓鞭打讓他杖下大悟,於是便辭去公職,落髮出家。這首偈語當中,無一字提到禪,卻句句都有禪意。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道川出家後更加潛心修行,幾年後便開始到處拜山訪賢,更加感覺修行之路漫長,要學的東西太多,而自己懂得太少,正如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不過再艱難的條件下他都從不氣餒,反而愈挫愈勇,終於有一天禪師在冶父山寺開法接眾。面對無數信眾,他沉著冷靜,娓娓道來,闡述這些年自己對佛法的認識和感受,深受很多專程來訪的高僧的讚賞。最後大師還題詩一首,表達了多年來的修行心得。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舊竹生新筍,新花長舊枝”,詩人告訴大家,蒼老的竹根上可長出新筍,新開的花兒也能生在舊枝條上。前兩句採用人們司空見慣的事例,深入淺出地講述禪理。世間包羅永珍,變幻無窮,因果迴圈,緣聚緣散。佛語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若要懂得無為大法,就要感悟不生不滅之妙理。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接下來的兩句依然採用比興手法,“雨催行客到,風送片帆歸”,大意是說,落雨,催來了避雨的行人;起風,將掛著白帆的小船送回了家。任何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對某些人有害,對另一些人可能就是有利。修行也是如此,有時我們經歷了狂風暴雨的摧殘,但也同時得到了歷練,並加快了成長速度,就像老子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說到這裡,臺下掌聲雷動,歡呼雀躍。大師也停了一下,喝了一口茶,然後繼續說,“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這兩句尤為精彩,意思是說,竹林再密,不會妨礙流水經過;山峰再高,也無法阻礙白雲飛越。大師又停頓了一下,臺下此時反而寂靜無聲,大家都在思考禪師這兩句話的深意,讀者也一定急切地想知道結果。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因緣變化非常奇妙,它如水無形,可以任意穿過密林;它輕靈似雲,能夠跨越險峰。詩人用密林高峰,比喻紛繁蕪雜的世間萬法;又用無形之水、不定之雲,比喻人們的清淨自性。宋代高僧的這首禪詩,設喻形象,語言樸實,讀完卻受益匪淺,特別是最後兩句,堪為警句。當我們無所畏懼,就能戰勝千難萬險;當我們自性從容,便可超越各種因緣變化。生命雖然終有盡頭,恬淡的心境卻安之若素。

TAG: 禪師白雲飛道川修行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