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沒有普通話?雅言有多雅,為何成了自周代至宋朝的官話?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主要靠語言。但是在古代,由於部落眾多,居住分散,因交通不便或領地意識而互相交流的機會較少,他們是如果進行溝通的?

在今天,我們有普通話,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地區的人都能大致聽明白,雖然說起普通話來千奇百怪的,但只要明白了對方要表達的意思,一切都不是問題。

因此,古代也是需要一種像普通話一樣的語言形式,在不同民族、地區、國家之間需要進行交流溝通時派上用場。事實上,還真有這樣的一種語言,自周代一直沿用到宋朝,成為官方推廣普及的語言,它就是雅言。

古代有沒有普通話?雅言有多雅,為何成了自周代至宋朝的官話?

至於周代以前的漢語形式,包括三皇五帝至堯舜禹湯時代,目前沒有考古證據支撐,不知道是什麼形式。但是,這一時期肯定也存在著一種大家都認可、聽得懂、看得懂的語言符號來進行溝通。

由於中原地區一直是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尤其夏商兩朝建都都在河南洛陽一帶,推測古代的普通話,大機率是以古代河洛一帶的語言(洛陽話)作為普通話的。尤其在第一個國家夏朝出現後,官方必然會大力推廣通用的漢語形式。

最初的古代普通話,叫“夏言”,可能是“夏”字不好聽,便又改為“雅言”。在古代,“雅”“夏”兩字可以互通,如《左傳》稱“公子雅”,《韓非子》則作“公子夏”;《孔子詩論》將“大雅”“小雅”寫作“大夏”“小夏”等等。

古代有沒有普通話?雅言有多雅,為何成了自周代至宋朝的官話?

雅言聽起來很舒服,用字斯文,字與字之間,有舒緩的拖腔,跟鄉音相似,細聽起來文縐縐的。而且,雅言也分為“陽平”、“陽上”、“陽去”、“陽入”、“陰平”、“陰上”、“陰去”、陰入”八音,這種分音方法,一直到今天還在沿用。

周朝建立後,將國都遷移到陝西,各諸侯國的範圍也越來越廣,雅言的基礎方言也逐漸擴散開來。此後的近兩千年裡,歷代官府都不遺餘力的推廣雅言。在唐宋時期,將國都又遷回已經成為大都市的洛陽、開封兩地後,雅言發展到了最高峰,達到了一字一音,唐詩宋詞作品大量湧現,周邊國家爭相學習。今天的朝鮮、韓國、越南、日本等地,都受到古代漢字的深遠影響。

古代有沒有普通話?雅言有多雅,為何成了自周代至宋朝的官話?

不過,筆者也有一個疑惑,古時候有文化的人交流,固然可以用雅言,大家能聽得懂,但是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是沒有機會讀書的,市井之間的交流,也是用雅言嗎?諸如一些粗鄙的話,一些口水話,如何用文縐縐的雅言表達?表達出來的語言,還是雅言嗎?對於這一點,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好奇,但是又找不到答案或模板,就只有憑空想象了。

在世界上,語言形式很多,但是像漢語這樣有魅力的源於象形文字結構特點的語言,並不多見,絕大多數語言,是從各種符號演化而來,早期的文字就只是一種便於學習與記憶的符號,後來進行簡化與規範,才逐漸形成今天的表現形式。而漢語,則是典型的象形文字,以筆畫的縱橫交錯形成一定的形態結構,並具有象徵功能,能夠反映事物的存在、變化和人的思想情感。

古代有沒有普通話?雅言有多雅,為何成了自周代至宋朝的官話?

歷經千百年的演化,隨著時代的進步,漢字的形態、讀音和含義,不斷髮生著微妙的變化,以適應時代之需。然而,萬變不離其宗,祖先的聲音並不是標本,而是有豐富內涵的生命,5000年來始終活著,構成了一個偉大的不斷進步的文明。

TAG: 雅言語言普通話古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