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上的春聯老被偷,王羲之靈機一動寫出“防盜聯”,眾人拍掌稱妙

對聯,俗稱對子,也叫做楹聯、楹貼,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瑰寶,它內容豐富、技法巧妙、應用廣泛,有著很高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形式。

門上的春聯老被偷,王羲之靈機一動寫出“防盜聯”,眾人拍掌稱妙

老子曰:一陰一陽謂之道也。對聯蘊含了中國古老的唯物辯證理論,因為對聯的上聯跟下聯就是互相對立、相反相成的陰陽關係,分別代表著事物的兩種因素跟兩個方面,包括陰陽、剛柔、平仄、升降、揚抑、緩急等,體現了對聯的藝術美跟對稱美。

門上的春聯老被偷,王羲之靈機一動寫出“防盜聯”,眾人拍掌稱妙

對聯起源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期,民間就有了在門前懸掛桃符的習俗,到了宋朝時期,人們用紅紙代替了桃木板,將祈福的聯句寫在紙上或貼在門上。至此,桃符已經演變成春聯。而對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古書籍中的對偶句的影響。比如《詩經》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道德經》中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等都是非常工整的對偶句。到了隋唐以後,在詩人文人們的參與下,對聯藝術得到了弘揚。

門上的春聯老被偷,王羲之靈機一動寫出“防盜聯”,眾人拍掌稱妙

千百年來,在中國古代文人創作和民間創作的過程中,流傳著許多妙趣橫生、充滿了哲理又意味深長的對聯和對聯故事。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說發生在王羲之身上的對聯趣事。

王羲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書法家,他寫的《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的書法寫得好,名聲大,所以大家都以得到他寫的字為榮。有一年,王羲之從山東老家移居到浙江紹興,當時正是年終歲末,王羲之於是蘸墨揮毫,書寫了一副春聯: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然後讓家人貼在大門兩側,增添一絲年味。

門上的春聯老被偷,王羲之靈機一動寫出“防盜聯”,眾人拍掌稱妙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王羲之的書法實在太好了,讓無數人夢寐以求,所以寫好的春聯剛一貼出,當天夜裡就被別人給揭走了,家人將此事告訴了王羲之,王羲之聽了後也不生氣,提筆又寫了一副:鶯啼北星,燕語南郊,然後讓家人再貼出去。誰知到了第二天早上一看,還是被人揭走了。

門上的春聯老被偷,王羲之靈機一動寫出“防盜聯”,眾人拍掌稱妙

這一天已經是除夕日了,第二天就是新年初一,眼看著左鄰右舍、家家戶戶門前都貼上了喜慶的春聯,唯獨自己家門前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想辦法。

門上的春聯老被偷,王羲之靈機一動寫出“防盜聯”,眾人拍掌稱妙

王羲之不急也不惱,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副,寫完後,他囑咐家人先將對聯剪成兩截,暫時只把上半截張貼在門上,於是,門上的對聯便成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到了夜裡,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對聯,不過來人在月色下一看,這副對聯也寫得不太吉利了,雖然他很想要王羲之的書法春聯,但是這副充滿了不吉利的對聯還是讓他望而卻步了,這個人只好嘆口氣,趁著夜色溜走了。

門上的春聯老被偷,王羲之靈機一動寫出“防盜聯”,眾人拍掌稱妙

大年初一的早晨,天剛矇矇亮,王羲之便親自出門,將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對聯分別貼好,此時已經有不少人圍觀,大家一看,門上的對聯已經成了: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整副對聯,加上幾個字,瞬間由兇險之言變成了吉祥之語,眾人看了,不由得齊聲喝彩,拍掌稱妙,不得不嘆一句王羲之的聰明跟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TAG: 對聯王羲之春聯門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