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一個越是無知的人,就越是有著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信

杜寧克魯格效應,這個名字聽起來很陌生,但是內容相信大家一定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很簡單,一句話就可以概括:

越厲害的人越謙遜,越無能的人越自我感覺良好。

是不是很熟悉?

就像前段時間流行的那個短影片,厚大法考的羅翔老師所說:

“一個越是無知的人,就越是有著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信。”

心理學:一個越是無知的人,就越是有著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信

比如我們在打遊戲的時候,越是大佬話越少,越是菜雞就越是喜歡噴人,大佬操作失誤會很謙遜地說“抱歉是我的問題”,而菜雞不管自己操作多麼爛都只會責怪別人,為什麼?

這主要取決於兩點,

一是知識的匱乏,二是自我認知偏差。

01 無知是罪

蘇格拉底說,無知即罪惡。

心理學:一個越是無知的人,就越是有著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信

這句話產生的時代是古希臘,那時候的政體是直接民主,由全民投票審判。比如一個人犯了錯,要所有人投票決定他的死活,如果絕大多數人都贊同讓他去死,就算他再怎麼哭訴自己的無辜也不得不死。如果這個人做了惡,但是他在臺上講得聲淚俱下,把民眾感動到,不忍心再讓他去死,那麼他就可以完好無損地回家了。

試想一下,這些投票的民眾,真的每一個都認識當事人嗎?真的每一個都對事件的經過了解嗎?未必。

所以這其實就是跟風盲從的典型表現。蘇格拉底厭惡這種毫不科學的審判,繼而提出了“無知是惡”的觀點。大概內容就是,

當你知道的越少,就越容易迷惘。

而放到現代也是如此,一個人知道的東西越多,見過的世面越大,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就越是高階。就像井底之蛙,它為什麼認為天空就那一小塊?因為它未曾見過更大的世界。

心理學:一個越是無知的人,就越是有著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信

人也是一樣。

知道的越少,見過的越少,就越是缺乏一種敬畏

,沒見過更優秀的,就以為自己已經是人間第一絕了。這有一個有力的論證,就是歐洲封建時期認為的地心說。

因為無知,才認為地球是太陽系的中心,而後來哥白尼掌握了更多知識,才敢提出日心說。

地球是中心和太陽是中心,這差別可大了。地球是中心,足夠反映那個時代人們混沌的自負,而承認太陽是中心,就增添了許多對客觀的認同和敬畏。

所以說,

還是要多讀書,掌握更多知識,才會更新對世界的看法

02 認識偏差

在心理學上,人們下意識地都喜歡聽取誇獎,迴避批評。但很多時候生活都很客觀,因此為了能達到一個心理安慰,人們會給予自己一種無來由的自信,在自我認知層面上抬高自己。

比如我們很小的時候都猶豫過考清華還是北大,長大之後才慢慢發現,這兩個我們一個也考不上。

心理學:一個越是無知的人,就越是有著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信

人們都有這樣的認知偏差,而掌握更多的知識和見識,就是糾正這種偏差的方法。

就像我們看一個演員演戲,演得很尷尬,可能心裡會想,這要是我上去都演得比他好,可當你真的上去之後,你確定你一定演得出來嗎?會比他還好嗎?

心理學:一個越是無知的人,就越是有著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信

高估自己是人的本性,因此謙遜需要學習,才變成一種可貴的品質。

結語

多數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先是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天生我才,是天的榮幸。後來慢慢地發現,世界好像並不是這個樣子,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開始自我懷疑,把自己貶得一無是處。過了一段時間才開始與自我和解,找到存在的意義,以更高級別的態度面對生活。

但是總有一些人根本不會經歷到第三個階段,或許一生都沉浸在自大狂妄裡,或者無窮盡地自我懷疑。其實都沒有必要。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粒塵埃固然沒錯,但是塵埃就沒有活著的價值了嗎?星星還不是發光體呢,但它也在努力地折射著光芒呀。

平凡可貴,與君共勉!

作者|晴子

編輯|晴子

圖片|來源網路

參考資料|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TAG: 越是無知越少自我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