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救人,他割下自己的肉

為了救人,他割下自己的肉

自他平等、自他相換和自輕他重是菩提心的三種修法,更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最崇高的思想。因為這三種修法已經達到利他境界的巔峰,任你再怎麼冥思苦索,也不可能找到超越其上的利他思想。特別是自輕他重,簡直就是一種純粹的、毫無自私的奉獻。

這三種修法,按照深度逐漸加大、難度逐漸加強的修行次第來排列。僅是自他平等的修法已不容易做到,要做到自輕他重就更是難上加難。

什麼樣的行為才稱得上是自輕他重呢?慈誠羅珠堪布接下來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小故事。

為了救人,他割下自己的肉

阿底峽尊者的一位上師的感人事蹟,就是自輕他重修法的標準。

這位上師雖然是一介凡夫,所修學的理論也屬於小乘一切有部的經典,而沒有接觸到大乘經典,但由於長期熏習慈悲心的緣故,所以就產生了十分強烈的慈悲心。

一次,他身邊的一個人患了疾病,生命垂危,奄奄一息。醫生說,只有用活人的新鮮肉才能治療他的病,如果找不到,就別無他法了。

人們四處尋找,卻始終沒有找到所需的新鮮人肉。這位專修慈悲心的上師在知道這個情況之後,便親自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送給了病人。在服用了新鮮人肉之後,患者的病很快就痊癒了。

但因為這位上師並沒有證悟空性,只是一名普通凡夫,所以深受劇痛的折磨,感到苦不堪忍。得知真相的病人走到他的床榻前,滿心歉疚地說:“非常感謝您的無私奉獻!因為治療我的病,讓您承受了如此的痛苦,實在是過意不去。”上師和藹地回答說:“沒有關係,只要你的病能夠康復,就是對我最大的安慰。”

當晚,因為傷口燒灼般地疼痛,上師一直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直至凌晨才朦朦朧朧地進入夢鄉。在夢境中,來了一位身穿白衣的人,慈祥地對他說:“善男子,修菩提道的人,就是應當如此!”說完,又輕柔地撫摸了一下他的傷口,劇痛不止的傷口當即恢復如初。等上師醒來之後,發現傷口果然已經復原。原來夢中的白衣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正是因為慈悲心的力量,才打動了觀世音菩薩,而使這位上師能夠獲得如此神奇殊勝的加持。

——本故事摘自《慧燈之光(三)》:

《自輕他重的修法》

為了救人,他割下自己的肉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要想做到行為上真正完全徹底的自輕他重,只有在證得第一地以後才能實施。因為在獲得第一地之後,即使把自己的肉割下佈施於人,也不會有任何痛苦;即使有人前來砍下自己的頭顱,也如同斬割外面的石頭、樹木一般毫不在乎。在慈悲心十分熾烈的時候,就像前面所說的那位上師一樣,凡夫也有可能做到自輕他重,可這是很不容易的。對於登地菩薩而言,捨棄自己的身體、頭顱是易如反掌的事,所以不足為奇,但作為一名凡夫,如果能忍受痛苦,做到自輕他重,就的確令人感動。

雖然口頭上很多人都會說“要無私地奉獻”,但實際上,往往只是徒有其表而已,名副其實的這種奉獻精神及其修法,只有在大乘佛教裡才能見到。由此可知,在大乘佛教中,不但其勝義諦的見解,如空性、如來藏、光明等,是無比殊勝的,其世俗諦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等思想,也是舉世無雙的。所以,這三個修法至關重要。

修自輕他重,一方面要打坐進行思維和觀想,進行精神上的訓練,另外還要在日常生活行為中不離修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每時每刻提醒自己:

從現在起,我要為斷除眾生的痛苦而努力,無論自己是否能獲得解脫,也始終將利益眾生放在第一位。哪怕為了一個眾生的解脫,而奮鬥成千上萬個大劫也心甘情願。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勇氣,並在這種勇氣的基礎上,做利益眾生的事業。雖然因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在利益眾生的深度方面有所差別,但只要盡己所能地去做,就是行為上的自輕他重。

這些說起來輕鬆簡單,可要落實到行動上,就有很大的難度。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鍥而不捨、全力以赴。我們以前可以在面對人與人之間的鉤心鬥角、官場中的爾虞我詐時不低頭、不屈服,並自以為是地將其看作勇敢。其實,這只不過是自欺欺人,並不是真正的勇敢。如果能直視,甚至戰勝在修持自輕他重等修法上所遇到的困難,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勇敢,這樣的人才是當之無愧的勇士。作為修行人,我們應當將自己培養成這樣的勇士!

注:本文根據慈誠羅珠堪布相關開示編輯整理

素材來源:

《慧燈之光(三)》:《自他平等的修法》

《慧燈之光(三)》:《自輕他重的修法》

TAG: 自輕修法上師慈悲心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