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後拿到體檢報告,就跟小時候發考卷一個心情

有人說,人到了40歲,每次體檢拿報告的時候,就跟小時候發考卷一個心情。

我們的身體,跟我們是什麼關係呢?我們最在意的,最緊張的,甚至最害怕的……都是他?她?它?

前段時間上映的幾部電影,仔細一想,都跟病有關。

40歲以後拿到體檢報告,就跟小時候發考卷一個心情

《送我上青雲》講的是一個女病人的故事;

《鋌而走險》講的,是一個男病人的故事;

《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講的,是如何解救被人為注射了生化武器病毒的女特工的故事;

《憤怒的小鳥》,講的,是心理有疾病的鳥鳥的故事……

在《鋌而走險》中,事件的起因就是,一個男人病了,而他的現任女友居然綁架了他的親生女兒,來向他的前妻要錢。在這個過程中,攪合進來了一對殺手兄弟,一個黑車慣犯,以及一個大鵬演的慫人。

40歲以後拿到體檢報告,就跟小時候發考卷一個心情

《鋌而走險》重在“走險”——

它展示的,是對“病”的解決方案,於是可以有很多揪心的情結設定和打鬥場面,又透過核心“道具”——被綁架的小女孩,來刺激戲裡戲外的人性;

而《送我上青雲》,則是想透過“病”來討論一些社會話題,或者說,聊聊人生。

40歲以後拿到體檢報告,就跟小時候發考卷一個心情

姚晨扮演的女主角,

剛三十出頭,查出卵巢癌

。為了湊夠手術費,她接了一個自己本來看不上的“人物傳記”的活。在這個過程中,她和她的媽媽、她的男閨蜜,以及她遇到的暖心渣男,並她所服務的老闆和老闆的老爸爸……發生了點點滴滴的故事。

在人物命運中,因死亡所引發的問題被慢慢展開——

永恆與相信、金錢與尊嚴。

電影基本表達了:

當人有所信,就無所懼。

但有的人是真的信,有的人,是以為自己信。

老闆的爸爸相信,色慾乃生死之門,於是就可以平淡的面對死亡。但在死之前,還是要在山裡辟穀,哪怕餓肚子,也想延長壽命。

但老闆家的女婿,在談論生死的時候,那個樣子,真……以至於對男人很挑的盛男,都被迷到。

但是,當警報拉響,他卻跑的最快。

而值得人尋味的是,當他被質問——你說的那些你信嗎?!他居然敢跳樓自殺。

那麼,這個動作意味著是什麼?

是他真的信他自己說的“靈魂不滅,死即永恆”?

我總覺得裡面怪怪的。

他在跳下去的那一刻,的確是可以死了,但可以死,並不是因為不怕死,而是因為,有更令他害怕的東西出現了……

是的,

這也就是電影所呈現的,這個人對“怕”的順序——怕死,但更怕沒有尊嚴。

所以,如果死可以使他重獲“言出必行”的尊嚴,他寧願死。

那麼這是在說什麼呢?他言了什麼不是重點,他為之付出的,才是。

我趕緊反省我自己——我相信我所傳的嗎?人真的有靈魂,死後真的有天堂,而我真的有永生?是的,那麼,我真的不怕死嗎?

大體上我是不怕的,我真的不怕“死”這件事了。但我對死有顧慮……我如果死了,我的家人孩子怎麼辦?而我也怕“死”是在一種類似於驚嚇的狀態下臨到。就像我理性上並不怕被拍一巴掌,但當有人突然從後面拍我一巴掌,我也還是會被嚇一跳……

是的,這樣想清楚,我對自己放心了。

而我也再次面對,即使有些基督徒英年早逝,也依然在上帝的計劃中。

在救贖歷史的程序裡,我的戲份殺青前,是不會死的,還得留下來推動劇情……哪怕在世人看來,咱只是一個跑龍套的,卻也有導演親自發的“主角光環”罩著。

40歲以後拿到體檢報告,就跟小時候發考卷一個心情

而一個人所言的和所信的,以及所行的,的確應當是匹配的,更應該是相互作用的。

嗯……回到電影,雖然討論了很多問題,但態度模糊,卻依然是好片子,何況姚晨的演技還是很線上的。

繼續說說《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和《憤怒的小鳥2》

40歲以後拿到體檢報告,就跟小時候發考卷一個心情

呃,果然是《死侍2》的導演,大衛雷奇執導的作品!因為,它的劇情是什麼,已經需要努力去回想了,但雙口相聲的印象卻揮之不去……揮之不去啊……

是的,美國人貧起來,也真是夠郭德綱。

這個故事,是二男之一的妹妹被壞人注射了很可怕的生化液體——也就是,這東西能控制全世界。而經過他們的努力,不只幫妹妹把身體中的毒素下載了出來,還迫使男主跟自己的家族和好——齊心協力,

最原始的“武功”也能戰勝高科技——這難道不是雞湯。

不過打鬥的確很精彩,雖然其實我並不喜歡看打鬥這樣的電影。

選擇看呢,真的是因為想擴充一下自己的興趣邊界,萬一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萬一自己拍東西能被激發靈感……而《憤怒的小鳥》,就純屬為了帶女兒看個能看的而看的。

40歲以後拿到體檢報告,就跟小時候發考卷一個心情

出門想起來,忘記帶她的3D眼鏡了!於是我第一次看了一場重影版電影……

哎!戴不戴眼鏡,看到的真的不是同一個世界呀!

下次再講提摩太後書3:15節,就有比喻了。(有興趣翻一下)

不同於《送我上青雲》和《鋌而走險》這種身體上的絕症,也不同於《速度與激情》這樣,被注射了可怕的生化病毒……《憤怒的小鳥》裡,這隻母鳥病了的,是心。她的心是冰冷的。

原因有點狗血——得不到一個“男人”的愛。

從這個簡單故事的設定中,我們還是能非常直接的看到,

當該被愛滿足的那個缺口,被我們試圖用慾望來填上——那個口子,只會越來越大的!

是的,

無論是人是鳥,為了解決“病”,可是什麼都幹了……向審美妥協,向道德妥協,向是非妥協……

而這部動畫電影也就是在展現,

那些病了的心,其實只能被愛醫治。

是的,連那隻我們都認識的大胖紅鳥也是一樣,他表現出來的一切獨斷、狹隘、不合群等等一系列心理問題,能夠被解決,都是因為愛。

然而電影是理想化的,《聖經》是絕對且真實的。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被愛和喜樂,有什麼關係呢?

憂傷我們都知道,這太容易獲得。

但喜樂呢?

哪裡有?

【彼前1:6】 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

【彼前1:7】 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

【彼前1:8】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

【彼前1:9】 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

別一看到經文就跳啊,

回到《送我上青雲》,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片段是,

老闆爸爸對盛男說:你每天都要大笑三聲“哈哈哈”!

盛男說:太慘了我笑不出來。

老闆爸爸說:正是因為你笑不出來才得病的!

盛男當時的表現是不相信,但是結尾的最後一個鏡頭,是她站在山邊,當我們都以為她要跳下去的時候,她發出了那三個字——“哈!哈!哈!”

那麼,老闆爸爸說的是對的嗎?

得病的人,是因為得病才不高興,還是因為不高興才得病呢?

我好像也是覺得……得癌症,是因為不通——生氣了不會排解,遇事了想的太多,負面的情緒淤積在體內,就會慢慢導致身體的迴圈與新陳代謝都不暢,然後堵一塊兒,就病變了……

哎呀,這種病與體的關係是哪兒來的,好像和那爺爺不謀而合了啊。

但回到《聖經》想,或許從具體案例來看,這可能還真是一個人得病的過程。

但卻並不是“病”的真正來源,更不是解決問題,“反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沒有高興的事兒,卻使勁兒給自己洗腦說“誰快樂呀,我快快樂……”或者逼自己“哈哈哈”……那不都成了傻笑嗎?

所以,我到底有那麼那麼快樂的事情嗎?有嗎?有值得我即使病了……雖然我不想,也依然蓋不住的快樂存在嗎?

回到彼得的快樂吧。

雖然患難不同,但能以得醫治,真就只能是這種“滿有榮光的大喜樂”了!

提示:

文末廣告由騰訊配送,但您的每次點選都會給平臺帶來幾毛收益。

您的支援將助力平臺,更長久拓展。

TAG: 喜樂真的老闆得病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