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學習古玉的鑑賞,不能僅看紋飾、沁色,一定要掌握當時的工藝特點和了解歷史文化背景,否則就是將自己變成一個匠人,即使能懂識別,卻無法將其中的玉文化內涵繼續傳承和發揚。

一、西周的歷史文化背景及玉器藝術特徵

晉國是西周初年為拱衛北方地區而分封的一個諸侯國。位於如今的山西侯馬曲沃,有在遺址上建立的晉國遺址博物館。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瞭解西周的玉器,不可能不知道這段歷史和遺址,我們多次考察這個墓地的遺址現場,並接觸了很多出土並未公開的玉器,這也是目前國內出土較為完整的西周墓地,晉侯墓地遺址以晉文化為主,年代貫穿晉國始終,以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最為繁盛。

墓地出土的玉器裝飾手法,既有寫實性的,也有幾何形的。

器物造型的設計與構思,既有具象與抽象的結合,也有現實與想像的協調。

不少作品明顯具有商代風格的遺韻,反映了周文化大系統中“晉文化“的全貌。

前面的文章已經介紹了,“禮”是西周社會的核心和基本特徵,禮的基本功能是“分”,也就是確立社會各階層的親疏遠近和上下尊卑的等級秩序,所以周人認為“禮”可以用來“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禮記·曲禮上》。

既然禮是等級制度的一種表象,所以就要有相應的器用制度以彰顯之。

這正是周代禮瑞用玉相以形成的社會背景。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二、西周禮瑞用玉的主要功能

傳世和出上文獻都表明,西周時期的諸侯、職官都要經過周王的冊命,而在行冊命禮時,周王要賜給被冊命者玉圭作為瑞信。

冊命禮中王所賜的玉圭,通常稱為“命圭”。這個內容我以前寫過較為詳細的文章介紹,這裡簡單說明一下,玉圭的出現,符合當時的社會氛圍,它是被冊命者身分地位的象徵物和最重要的符信,因此玉圭也就成為西周時期最主要的禮瑞用玉。

雖然玉圭是西周重要的瑞玉,但歷代學者對其形制都有著不同的認識,現在學術界習慣上把修形片狀且有三角形尖首的一類玉器視為王圭。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這種器物不僅與漢碑上所見的玉圭形制相符,而且在考古實物中也很多見,所以得到學者們的公認。

但在西周時期,尖首圭的形制通常作玉戈狀。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一般而言,辨別圭、戈的主要標準僅在於戈有一個明顯的內部,而圭則無,但事實上,很多小型戈的內部並不明顯,和圭很難區分開,所以從本質講西周時期的玉戈與玉圭並無區別,兩者僅存在著製作工藝上的區別,換言之,玉圭就是省略了內部的玉戈。

更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從器體結構上講,西周時期的玉戈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的器長超過20公分,另一類的長度僅以10公分左右居多。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大型玉戈主要見於諸侯和大夫級貴族墓,應是貴族的瑞圭,而小型玉戈則見於不同等級的墓葬之中,主要用作裝飾之物。

除此之外,一些器物造型也有意識地設計成玉圭的形狀,

如下圖的玉鳥就有意製作出圭形的鳥冠。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根據文獻的記載,西周時期的禮瑞用玉還有很多:例如玉璋、玉璧、玉琮、玉琥、玉璜等類,但查閱所有的考古資料,雖然這一時期的多種玉器如璋、壁等物均可當作禮器使用,但當時並不存在文獻所記載的“六玉”或“五玉”體系,所以現在到處傳頌的“六瑞”有可能也是現今人自我理解並牽強附會的一種說辭,最後卻變為一種古人用玉的制度和法規,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以後再專門寫文章分析。

三、西周時期的服飾用玉特點

在中國古代“美石為玉”觀念的指導下,玉可能最早就是用作裝飾物而被人所佩戴的,考古資料顯示早在新石器時代諸如璜、玦和項飾一類的飾物已經被廣泛地使用 。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西周玉器的材質也是最為多樣和並用的,這一點非常明顯,一方面可能是需求量迅速增加,沒有那麼多的原材料可以保證,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在春秋以前,用玉的制度相對較為寬鬆,這些都是在孔老夫子確定“玉”的標準後,才為和田玉的主尊地位奠定基礎。

西周時期,服飾用玉是貴族人士的必備之物,並已成為彰顯其身分地位的重要佩飾物,所以有文獻強調“古之君子必佩玉”和“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禮記·玉藻》。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雖然在早期文獻如《尚書》和《詩經》中保留有關西周服飾用玉的零星記載,但此證據遠不足以還原當時服飾用玉的詳細情況,隨著出土實物的不斷增多,讓我們更全面的認識西周服飾用玉的制度和想法也變為可能。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四、西周服飾用玉基本特徵

根據西周晉侯墓地出土的玉器,大致可分為禮玉、佩玉、葬玉、美術品等四大類。

這其中數佩玉數量最多,也最精彩,如“多璜組玉佩”, 種類繁多,應該是墓主人生前佩飾之物,也是貴族身份在服飾上的反映。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有三璜雙環玦式,四、五、六璜聯珠式,四璜珩聯珠式,多璜珩連環式等,都是以璜為主,其中晉侯63號墓出土了一套迄今為止所見以璜、珩為主體,元件最多且最複雜的組玉佩,僅璜就有45件之多,能夠覆蓋整個人體,結構複雜,氣派非凡,可能就是漢代金縷玉衣的前身。

五、西周裝飾玉組配的鑑賞要點

組佩一般都是成套出現,材料各異,例如前面介紹的這套整體由璜、珩、衝牙、管、料珠、瑪瑙管等共204件組成,分左中右三列。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璜、珩裝飾姿態各異的雙龍紋、雙首鳥紋、人龍合體紋。

其中一件雙面刻紋璜的兩面紋飾,由雙勾技法琢刻隱起的陽線組成相互交連的兩條怪龍,每條怪龍一端為龍頭,另一端為人首。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人首側視,大眼闊嘴,圓鼻巨耳,腮下有須,前肢伸出利爪。

組佩的下端有兩羽玉雁,昂首展翅,生動活潑。

大多為正背穿孔,少數為側背穿孔。

凹上凸下的玉璜,始見於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開始流行,以西周為最盛。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西周早、中期的璜多呈簡單的幾何形半環狀,器身多素面,晚期造型趨於生動,由幾何形向形象生動的動物造型過渡,紋飾也開始增多。

春秋早期開始逐漸被珩類器所替代。

沈華:從歷史文化背景解讀西周玉禮器和組佩鑑賞特點

TAG: 西周玉圭用玉西周時期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