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竹影禪茶

——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

(三)茶道與佛法的關係

主講人:德光法師

影片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三、茶道與佛法的關係

我們將從“茶事與佛事”、“茶與佛門日常”、“茶之功效與禪定”、“茶心與佛心”、“茶道中的禪機”五個方面講。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一】茶事與佛事

東晉以後

,修習禪定的僧人在長期修持實踐中發現喝茶有益於攝心入定,於是就將坐禪一段時間後的飲茶,列為制度,寫入清規。即於法堂設兩鼓:居東北角者稱

“法鼓”

,居西北角者稱

“茶鼓”

。集眾說法擊兩通法鼓,召集僧眾飲茶長擊一通茶鼓。

打過禪七的應該都知道,在坐禪的過程中,會給大家吃點心、喝茶,在喝茶的時候可以聽方丈和尚或首座和尚講開示,有時候講公案,有時候講禪坐的要點等等。到了晚上還有包子吃,原本是沒有包子的,後來為何有包子吃呢?這裡面還有個公案。

當年天童寺的方丈是密雲禪師,破山海明禪師當維那。破山禪師見禪堂的500僧人到了晚上就提不起精神,於心不忍,於是在定中就去大寮(寺廟廚房)裡面偷鍋巴,偷了鍋巴一個人面前放一塊。等大家開靜的時候(開靜就是一座結束了,大家可以下座了)發現面前有鍋巴,都拿起來就吃了,吃完再上座的時候就精神百倍。

如是三天,大家吃得都很開心,吃完坐禪也很有精神,但是大寮連續丟了三天鍋巴,負責大寮的典座師父吃驚不小,心想:“是老鼠嗎?可是沒有老鼠的痕跡,現場很乾淨。難道是小偷?但是一個小偷也吃不了那麼多。關鍵門窗都鎖得好好的,到底是怎麼丟的呢?”大惑不解,只能去求助方丈。到了晚上,方丈和尚帶著典座說:“走,我們去抓‘小偷’去。”等晚香開始了,止靜後(就是大家開始坐禪了,門窗都插好了),方丈和尚在定中觀察發現維那破山禪師的神識離開自己的肉身,跑到大寮去偷鍋巴了。方丈和尚站起來,把破山禪師的肉身從維那的位置上提起來放到了其他地方,破山禪師偷完鍋巴回來發現自己肉身換了位置,就知道事情敗露了。但是不知道誰幹的,也不敢問。

第二天方丈和尚過堂的時候(寺廟出家師父集體吃飯稱為“過堂”),說:“本寺有人犯盜戒,為根本大戒,不共住,要遷單。”就是不允許在這裡住了,得離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坐的位置,叫單位,去一個寺廟短住叫掛單,離開就是遷單。“單位”這個詞就是從佛教來的。破山禪師沒辦法,只能去跟方丈和尚懺悔:“我離開沒問題,但是師父們晚上很餓,能不能坐晚香的時候提供包子吃?”方丈和尚答應了。破山禪師又問:“我離開能去哪啊?”方丈和尚說:“你往四川去,看到有兩棵桂花樹的地方,就是你弘法的地方。”後來破山禪師按照密雲禪師的指點,到了四川找到有兩棵桂花樹的地方,修建了雙桂堂。

雙桂堂現在是全國重點寺院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二】茶與佛門日常

不僅坐禪時喝茶,在日常生活中,禪寺也處處離不開茶的身影

,如寺院中專門設有

“茶堂”

,供寺院僧眾坐而論道,辯說佛理,或招待施主、同參之用。

一般茶堂門口會掛一副對聯:

“客至莫嫌茶味淡,僧家不比世情濃”。

意思是說來了別嫌茶不好,寺院不比世俗。寺院裡面有個人專門負責燒水煮茶,叫

“茶頭”

,也是執事。還有專門為人惠施茶水的稱為

“施茶僧”

。寺院自己所種的茶樹,稱

“寺院茶”

。上供諸佛菩薩及歷代祖師的茶,稱為

“奠茶”

。寺院一年一度的掛單,依

“戒臘”

年限的長短,先後奉茶,稱

“戒臘茶”

。(

戒臘

就是受戒後安居一次算一歲,寺廟中戒臘長的排在前面,戒臘短的排在後面。)住持或施主請全寺僧眾飲茶稱

“普茶”

這些始於坐禪飲茶,而後相沿成習,發展成為一套佛教寺院的法門規式,足以體現茶事與佛事的淵源之深。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三】茶之功效與禪定

佛教認為:茶有三德,

一、坐禪時

通夜不眠

。喝茶可以提神,所以坐禪的時候喝茶不容易打瞌睡;

二、滿腹時可幫助消化。

茶有消食的功能,吃完飯喝茶可以幫助消化;

三、茶為不發之物,可抑制性慾。

喝茶可以讓人平心靜氣,不容易產生慾望,利於修行。

《本草綱目》

雲:

“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籍火氣而升散…使人神思闓( kǎi )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茶的功效與禪定之澄心靜慮,專一不亂的要求相契合,因此禪定與飲茶,在歷史的發展演進中,走在了一起。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四】茶心與佛心

茶葉遇到水就捨棄自己而與水融合為茶,這是無我

佈施

;茶葉葉蘊含香,猶如戒香,這是

持戒

。大家還記得上次課講的持戒的阿羅漢嗎?認真持戒,說一句話就可以輕鬆驅逐惡龍,而且身體還會散發香氣;茶想從樹葉變為茶需要經歷採、曬、蒸、炒、烘、發酵等各種工序,受到擠壓按揉,這是

忍辱

的精神;茶葉喝了可以去除懶惰,提神醒腦,利於

精進

;茶文化的茶味一如,是為

禪定

;喝了茶行方便法,可以濟人無數,這是

智慧

。這是茶葉的

六度波羅蜜

佛法在茶湯中,茶心與佛心,何異又何殊?

因此可以說

茶心即佛心。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五】茶道中的禪機

茶道中的禪機,這其中又可以分為下面九個部分,我們分別來講。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1)靜心調息得定慧

品茶一定要靜心,只有心靜才能品出茶中滋味。

《壇經》

雲:

“定也者,靜也。慧也者,明也。明以觀之,靜以安之,安其心可以體心也,觀其道可以語道也。”

品茶如同修道,第一步是先讓自己能夠靜下來。

要定首先得靜下來,智慧也是從定中來的,什麼是智慧,就是看問題的

。很多人總是慌里慌張的,這種人很難做成事。相反,很多大人物都是氣定神閒,無論是走路還是做事都是不慌不忙的。

《莊子》中有一個訓練鬥雞的故事:當年周宣王想要訓練一隻鬥雞,聽說紀渻(shěng)子很厲害,就委託他幫忙訓練。過了一段時間,周宣王派人問:“鬥雞訓練得怎麼樣了?”紀渻子說:“還不行,這隻雞生性傲慢,只會虛張聲勢,遇到強者實則不堪一擊。”又過了十天,周宣王派人問,紀渻子說:“還不行,它看到其他雞的影子就會跳,聽到叫聲就有反應,還有好鬥的心理裡。”又過了十日,紀渻子說:“這隻雞目光炯炯,氣勢未消,還不夠好。”又過了十日,紀渻子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也不會有什麼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已經具備鬥雞的全部要求了,現在別的雞看到它掉頭就跑,已經沒有敢於應戰的了。”這就是“呆若木雞”成語的由來。

很多人以為呆若木雞是個貶義詞,其實看著呆實際上卻有很強的戰鬥力,這是一種更高的境界——“大勇若怯”。

所以無論修行還是做事,能靜下來是首先需要具備的品質。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2)煮水候湯觀潮音

好茶離不開好水,

《茶經》

雲: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煮茶山泉水是最好的,其次是江水,井水是最後的選擇。取山泉水的時候也有講究,不能是不流動的水,也不能是流動湍急的水。流動緩慢的泉水最好,如果是急速湧出或者湍急下落的水用來煮茶,喝多了會脖子疼。江水則要到上游遠離人煙的地方取比較好。古人對煮茶用水是非常講究的。煮水的火候也很重要,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當水煮到冒出如魚目一樣大小的氣泡,稍有微聲的時候,為一沸;繼而沿著茶壺底邊緣像湧泉那樣連珠不斷往上冒出氣泡,為二沸;最後壺水面整個沸騰起來,如波浪翻滾,為三沸。再煮水就老了,不能用了。

佛教有種說法“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

不知道大家去過普陀山沒有,普陀山有個梵音洞,在那裡可以聽海潮音。

《普門品》

雲:

“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其實不去普陀山,在家裡泡茶煮水、候湯、聽沸的過程中也可以有

“法海潮音,隨機普應”

的感悟。

其實去哪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3)洗杯燙壺去雜染

投茶前要先開水洗杯燙壺,一方面去塵洗濁,另外一方面提高茶具溫度,可以更好地呈現茶氣、茶香。

開始燙杯的時候可以觀想為這是“香湯浴佛”,洗杯子的時候眼前轉動的是杯子,心中流動的是佛法。要常

觀身不淨

。洗淨杯子的過程,也是清淨心中雜染的過程。

喝茶的杯子是喝完就洗,常洗常清,人的心也要經常懺悔反思才行,只有這樣才能不染塵垢。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4)賞茶投茶解願悲

引茶入茶荷,請來賓欣賞茶之形狀、顏色,幹聞香氣等。

茶荷

是盛放待泡幹茶的器皿,因為做的形狀像荷葉,所以稱之為茶荷,是在泡茶之前賞茶用的器皿。等客人品鑑完畢後將茶投之於壺或蓋碗中。

賞茶的過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生隨類得其解。

同樣一件東西,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不好,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樣佛陀講《法華經》,大菩薩們覺得很好,阿羅漢就覺得不好,當場退席,這就是根器境界的差別。

其實沒有好壞和高下的分別,只是對機不對機。

講經說法既要契理還要契機

,佛教有些法屬於密法,其實不是有什麼法是秘密不能講的,只是要選擇時機。如果你此時的根器不能接受這些佛法,那麼講了不僅沒有益處,還會讓你心生懷疑,退失道心,那麼這種情況下就不能講。

茶投入壺中,緊接著就是沸水澆淋,猶如煉獄,此時可

觀受是苦

。昔日地藏王菩薩為度眾生,甘願入地獄。

茶,為了奉獻茶人赴湯蹈火,茶性與佛性相通。

前面是

觀身不淨

,這裡是

觀受是苦

,這是

四念處

,其實世間萬事萬物都在說法,只是我們能不能讀懂的問題。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5)沖水洗茶滌塵垢

沖水洗茶,洗卻塵勞垢障,清淨有漏身心。

等待法雨甘霖,醍醐灌頂,從而由迷達悟。壺中升起的熱氣如慈雲氤氳,使人如沐浴春風,心萌善念。“醍醐灌頂”這個詞大家經常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醍醐是什麼。

《涅槃經》

中雲:

“從牛出乳,從乳出酪(lào),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就是提煉牛奶做成乳酪,從乳酪裡面提煉出生酥油,從生酥油到熟酥油,從熟酥油再提煉出醍醐。提取率是非常低的,一般20斤牛奶可以出1斤酥油,從酥油再到醍醐大概也是這個比例,所以醍醐可以說是精華中的精華。

醍醐灌頂用來比喻灌輸智慧,得到啟發。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6)泡茶分茶得真趣

茶泡好後分茶,這茶猶如啟迪智慧的甘露,分與來人,從苦澀、甘甜中品出人生百味,方能大徹大悟。

哪裡是悟處?

《景德傳燈錄》有一則公案,有個僧人問玄沙師備禪師:“學人剛出家,不知道該如何參禪,請禪師指個明路,該從哪裡入道?”禪師問他:“你聽到堰溪水聲了嗎?”學人答:“聽到了。”玄沙師備禪師說:

“就從這裡入!”

不知道大家悟出來沒有,其實公案是不能點破的,但是不點破恐怕有很多人會雲山霧罩。所以我姑且說一說自己的見解,算是拋磚引玉吧。很多人說禪師這是啟發學人從聲音入手,這是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如果這麼想,這見解就低了。也許有人不理解,聞水聲的變化無常,參無常,這不是很對的路徑嗎?其實如果說參無常,那麼何必非要聽水聲呢?何必聽聲音參無常呢?

玄沙師備禪師希望學人聞的不是水聲,而是聞自己。

聞自己的心聲。只有識自本心,才能見自本性。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7)聞香觀色生其心

茶香入鼻,湯色入眼。於無所住處而生其心,觀世間一切皆如夢幻泡影。

《密庵語錄》載

“憑聽一滴曹溪水,散作皇都內苑春。”

無論是聞香還是觀色,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香色皆如“曹溪一滴,源遠流長”。

有一天,一個和尚問法眼文益禪師:“如何是曹溪一滴水?”禪師回答:“是曹溪一滴水。”和尚聽不懂,茫茫然地走了。“曹溪一滴水”是什麼意思?法眼禪師用別人的問題作為答案去回答他,又是什麼用意?

跟我接觸多的人可能經常會聽我說一句話

“答案就在問題中”

,其實這個公案就是這意思。曹溪是南宗禪的發源地,指代六祖慧能大師的法門傳承。禪宗非常注重傳承,其實不僅是禪宗,

幾乎所有的佛法都注重傳承,沒有傳承就沒有佛法。傳承是傳承的什麼呢?其實就是師徒之間的以心印心。

從釋迦牟尼佛到摩訶迦葉尊者,再到達摩祖師傳到中國,一直傳承到六祖慧能。

從六祖慧能再往下傳,後來分為五家七宗,無論是後來分成了多少宗派,往根兒上捋都是源於曹溪,也就是慧能大師那兒傳下來的,我這裡指的是中國。

“曹溪一滴水”

其實並不實際指代什麼。很多人說是不是代表法系、法脈、法源,猜來猜去又變成了文字遊戲。

其實參禪悟道就如同喝茶一樣,無論別人怎麼給你形容茶的味道,你都無法體會。

只有當你自己真正喝到了,才知道是具體什麼滋味,也才能理解別人的形容,否則都是徒勞的。未悟道之前,你問悟了到底是種什麼感覺?這沒法回答,回答了你也不知道。曹溪水到底是什麼滋味,如果你喝的是另外一條溪流的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路人。所以“曹溪一滴水”並不是真正的水,不知道大家聽明白沒有?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8)品茶覺茶悟禪機

品茶時,茶湯由舌尖滑至兩側再緩緩嚥下,自由地體悟茶中滋味。

隨緣接物,對苦澀不憎惡,對甘爽不偏愛,只有這樣品茶才能心性閒適,曠達灑脫,才能從茶中悟出禪機佛理。

禪宗有個非常著名的公案:當年有個僧人到趙州禪師那裡參訪,趙州禪師問:“以前來過嗎?”那個僧人說:“來過。”趙州禪師說:“吃茶去。”旁邊還有個一起來的僧人,趙州禪師又問他:“你以前來過嗎?”另外一個僧人說:“沒來過。”趙州禪師說:“吃茶去。”旁邊的院主覺得很奇怪,就問趙州禪師:“師父,怎麼來過的,沒來過的都叫吃茶去啊?”趙州禪師喊他一聲:“院主。”院主答應了,趙州禪師說:“吃茶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吃茶去”公案。

前面兩個“吃茶去”好理解,無論是到過的還是沒到過的,來者是客,所以都讓去吃茶。

這個公案中最有意思的是院主的“吃茶去”。

院主常年跟在趙州禪師身邊,但是他是沒有開悟的人,聽到趙州禪師對來過的、沒來過的都讓吃茶去,覺得其中定有深意,所以想問一下原因。沒想到趙州禪師還是讓他吃茶去。趙州禪師其實用的是“歇”的原理。

“歇”就是歇息的那個“歇”,就是讓你的思維休息,不要起執著、起分別了。

只有當我們這顆心不再攀援取捨的時候,才能狂心頓歇,證悟菩提。

當年虛雲老和尚在高旻寺打禪七喝茶的時候,倒茶的沒注意,開水濺到虛老手上,當時他手一疼,杯子落地。一聲破碎當時疑根頓斷,如夢初醒,開悟了。當下脫口而出一首偈子:“

杯子撲落地,響宣告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原本是想著渴了喝口茶,沒想到突如其來的疼痛讓他一下子進入了“歇”的狀態。

當雜念不生的時候,自然智慧開顯,開悟有時候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9)謝茶別茶生兜率

有聚就有散,有始就有終,品過茶後要謝茶、別茶。

茶不過兩種姿態,浮和沉;人不過兩種姿勢,拿起和放下。

人生如茶,沉時坦然,浮時淡然。

當別人不把我們當回事的時候,要把自己當回事,這叫沉時坦然,相信自己;當有一定成就,別人都把我們當回事的時候,要自己不把自己當回事,這叫浮時淡然。只有這樣才能走得遠。

人生要能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拿起、放下兩個詞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那麼容易。

有時候很多人說:“師父,道理我都懂,就是放不下。”其實這是沒有真懂,當你真的懂了,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無常來的時候,你說我還有個合同沒簽、孩子還小離不開我、工作沒完成……對不起,閻王喊你了,什麼事情沒做完都得放下。

所以我們活著的時候就要習慣無常,緣來不拒,緣去不追。

緣分來了,我們不過度歡喜,珍惜當下;緣分盡了,離開就離開了,不去追思。

“千杯茶映千江月,萬里雲託萬里天”。

茶要常飲,禪要常參,性要常養,身要常修。這樣才能死後往生彌勒菩薩的兜率內院,將來跟彌勒佛一起共赴龍華三會。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禪入?茶入!

禪思想博大精深,茶文化源遠流長。

機緣巧合,兩者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喝茶也能參禪悟道,或許恰恰說明

“萬事萬物皆有禪”

唐代大儒陸希聲欲見慧寂禪師,慧寂禪師到門口迎接。陸希聲站在山門處問:“三扇門都開著,應該從哪個門入啊?”慧寂禪師說:“從信門入。”相信的“信”,就是告訴他,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走到法堂,陸希聲又問:“不出魔界,便入佛界時如何?”慧寂禪師沒說話,用拂塵倒過來點了三下。陸希聲看老和尚有境界,內心服了,所以施禮。然後接著問:“和尚還持戒嗎?”慧寂禪師說:“不持戒。”問:“還坐禪嗎?”答:“不坐禪。”陸希聲有點摸不著頭腦了,半天沒說話。慧寂禪師問他:“明白嗎?”陸希聲搖搖頭。慧寂禪師說:“

且聽老僧一頌。滔滔不持戒,兀兀(wù)不坐禪。釅茶兩三碗,意在钁頭邊。

我們一直以來接受的觀念就是修行要持戒,要精進,可是慧寂禪師為什麼否定了這一切呢?其實不是否定而是超越。

修行的初級階段,當然應該從基礎做起,一定要嚴持淨戒,精進修習。但是到了一定階段,如果還執著在這個框架內出不去,那也是不能解脫的。

修證重在超越是非、善惡之相。

雖不持戒而身、語、意自然清淨,雖不坐禪而時時遠離妄念。若心念滔滔,不斷塵念,則持戒猶如不持戒,雖然行為沒有那麼做,可是內心躁動的不行;坐禪猶如不坐禪,雖然人在那坐著,但是心早就跑了。別人一旦打攪你坐禪,下來就罵人。這禪坐的還不如不坐。

仰山慧寂禪師想告訴我們的是,不是參禪打坐這種形式上的修行才是修行,生活中把握了正念、正行處處都是修行。

喝茶是修行,拿著钁頭鋤地也是修行,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

千萬不要被自己的思維限制住,茶入處也是禪入!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講到這有人也許有疑問:題目不是

竹影禪茶

嗎?怎麼聽到最後都沒有竹子的身影?其實茶跟竹子從來就沒有分開過。採茶用的竹簍,曬拆用的竹簸箕,賞茶用的竹荷,點茶用的竹茶筅,茶則、茶匙、茶夾都是用竹子做的,在竹林喝茶也是最愜意的。

竹,靜雅;茶,甘甜;竹在自然的懷中瀟灑臨風,茶在茶人的杯中醇香流韻。在生活中,

竹的每一個部分在茶中都可以得到運用,茶文化跟竹文化密不可分。茶香竹香,交相融匯。

竹影禪茶——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茶道”(三)

結語

時光飛逝,很快又到了尾聲,同樣的送給大家一句話作為今天的結語:“茶起茶落茶無意,緣起緣落緣相隨”。最後祝大家“佛光注照,如意永隨”。

(茶道內容完結,後續內容,敬請期待)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路)

下節課《佛法與中國傳統意境美學之寺廟建築》,我們將介紹中國寺廟建築的名稱由來、佈局和古建築細節,然後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談古建築的內涵象徵意義,最後以應縣木塔為例,從“真俗不二”、“八角八風”、“信解行證”、“華嚴塔經”四個方面從佛法的角度看建築。

敬請期待!

文字整理:慧之

美術設計:經年

剪輯製作:翊穎

歡迎轉載,功德無量

圖文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微訊號:OneStoryOnePiece

一別塵埃 菩提花開 福慧雙修 歡喜自在

TAG: 禪師坐禪趙州持戒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