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每天瞭解古玩知識

從最初隻身僅攜帶24美元,到今天擁有億元藏品,大收藏家“雲海閣”主人張宗憲的收藏經,值得許多普通收藏愛好者學習借鑑。

“世上沒有永遠的收藏家,與其以後被送走、被騙走,讓人在真真假假中議論不休,不如拿出來賣掉來得心裡舒服。”

在幾年前香港蘇富比春拍上海預展會上,80歲的大收藏家“雲海閣”主人張宗憲似乎比拍品更為引人注目。張宗憲在收藏領域的“敢進勇退”是出了名的。

從最初隻身僅攜帶24美元,到今天擁有億元藏品,他的收藏經,值得許多普通收藏愛好者學習借鑑。

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訣竅一:認準目標,不懈努力

今年80歲的張宗憲祖籍蘇州,其祖父張揖如為江南竹刻名家。父親張仲英是民國時期上海有名氣的古董商,在外灘開設“聚珍齋”,專門經營古玩。張氏兄妹自幼受家庭薰陶,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刻骨銘心。

1948年,他不顧家人反對,隻身一人到香港謀生,那時他身上只有24美元。

經過一番勤奮努力和打拼,1951年,張宗憲開設了“永元行”古董店,生意越做越紅火,以後又陸續開了幾家首飾店和古董店,但是首飾店遭偷竊搶劫,損失高達6000萬港幣,因此而放棄。

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1965年,張宗憲在香港石板街貨艙

1968年,他首次參加倫敦拍賣會,是當時第一個出現在國際拍賣會上的中國人。此後,他又走南闖北,海內外哪裡有大型文物藝術品拍賣,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如今,他的“雲海閣”裡,陶瓷、玉器、鐘錶古玩、傳統書畫、華人油畫……應有盡有,幾乎每一件都是精品。

成功出於勤奮。也許不少收藏愛好者覺得張宗憲的收藏是“高山仰止”。其實,回顧張宗憲的收藏曆程,他也是從很少的原始積累,靠著勤奮努力一步步闖出來的。

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訣竅二:由我得之,由我遣之,搞好 以藏養藏

古董店開設最初,張宗憲購進了不少價廉物美的瓷器,後又以幾百萬元丟擲,獲得了一定的原始積累。

1980年,香港蘇富比推出了著名收藏家、舊時在上海經營古玩生意的仇焱之地遺產———一批質量上乘的明清官窯瓷器,張宗憲看準了這個機會,購入不少精品,若干年後再重新投入市場拍賣,獲利甚豐。

1999年和2000年,他委託香港佳士得辦了兩次專場拍賣會,兩場專拍幾乎所有的拍品都得以高價拍出,成交金額達上億港元,為當時陷入疲弱的拍賣市場帶來了生氣。

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尤其是雍正《青花五蝠九桃紋橄欖瓶》,以1104。5萬港元成交,創下當時清代青花瓷器的最高價。

這次,張宗憲打算把畢生書畫收藏中的大部分作品分四次在蘇富比拍賣,今年是第一次,總估價達到7000萬元港元。

會買更要會賣,否則也不能造就今日“雲海閣”豐富的藏品。從“瓷器專場”獲利轉到書畫投資,再到今天推出“書畫專場”,張宗憲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收藏心態十分具有借鑑意義。

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訣竅三:不怕交學費,虛心好學

上世紀80年代末,張宗憲認為瓷器收藏已達到一定的高度,在“退出”瓷器收藏之後,張宗憲又開始進入當時並不為人看好的中國近現代書畫收藏領域。

一開始由於經驗不足,他也買過贗品,付了一些學費。但他沒有氣餒,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短短兩三年間,硬是成為一個字畫鑑定的行家。90年代末,在書畫市場上創出佳績的作品,幾乎都是張宗憲買走的。

如1992年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張大千的《靈巖山色圖》筆墨酣暢,為大千晚年力作,結果被他頂至429萬港元,創下當時中國近現代字畫的市場最高價;另一件陳逸飛的油畫《潯陽遺韻》,張宗憲以137。5萬港元競得。

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1993年上海朵雲軒首屆中國書畫拍賣會上,他共買下價值200多萬元的拍賣品,約佔全部成交量的三分之一,成為頭號買家,其中豐子愷的《一輪紅日東方湧》,被他以11。5萬元拍得,創下當時豐子愷作品的最高價。中國嘉德歷次拍賣會上,張宗憲也是常客。

張宗憲這麼多年苦心經營,靠買賣慢慢出本錢,刨掉所有的開銷賺到利潤,才能夠再多買一件。要藏得久,既要有足夠的錢買入,又得沒有變現的財務壓力。很多大藏家也是在有錢的時候買進來,等到年紀大了,生意不好了,事業失敗了,才不得不賣出去。

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張宗憲所藏“清代乾隆鎏金掐絲琺琅鳳形花插”

“捂得住”這句話其實比一般人想象的要難得多。張宗憲曾收藏了一件南宋官窯菱花口小瓶,後來他在香港遭遇厄運,首飾店被打劫,損失慘重,就不得已賣掉這件南宋官窯,只30萬港元就讓給了臺灣鴻禧張氏家族;他還有一件哥窯葵花菱口洗,也因故讓給了日本的繭山龍泉堂,如今在他們出版的圖冊裡還能看到這件藏品。

“捂得住”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行情不好的時候要等得起。好東西不是今年買了明年就賣,買了想立即漲價是不行的。張宗憲始終堅信,只有藏上若干年,等到大家幾乎都忘了的時候再拿出來,價錢才會更高,如果買賣間隔太短,這個市場也就差不多到頭了。

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張宗憲所藏“明永樂青花葡萄紋大盤”

捂得住,還得“賣得掉”。在賣古董這件事情上,張宗憲的選擇很簡單,就是委託拍賣行。直接、方便、不用求人,比開古董店容易多了。“賣東西這也不是多大的學問,都得靠經驗。你見過的我都見過,你沒見過甚至沒聽說過的我也都知道。”他七十多年的經驗是花錢都買不到的無價之寶。

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張宗憲所藏“明正德纏枝花卉紋三足洗”

張宗憲從事收藏超過半個世紀,可以說見證了中國藝術品的一路漲勢,也感受到藝術市場的今昔鉅變。他總說做生意講利潤,還是古董最高:1980年北京的一套房子5萬元,現在500萬,翻100倍;而那時候一張齊白石的畫賣100元,現在能賣到1000萬,有什麼生意能比得上這種一本十萬利?

2011年,他在北京匡時送拍一張齊白石1945年作的《牽牛竹雞》,成交價2875萬元,而他買入時只花了17萬港元;還有齊白石畫給嘯天將軍楊虎的《虎》,50萬港元買入,2010年在香港蘇富比以3202萬港元成交。

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張宗憲所藏“宋代定窯刻蓮花盤”

收藏對專業和財富的高要求,註定它是個小圈子的事。現在有不少電視臺做關於文物鑑定的節目,張宗憲看了哈哈一笑,說當不得真,只能作為娛樂,讓千千萬萬人都做著撿漏兒的美夢罷了。

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張宗憲所藏“宋代龍泉官弦三足爐”

張宗憲的每一步,是機遇,也是選擇,客觀主觀都有很多旁人所不能及之處。比如他古董商家庭的出身,他開始經營古董的天時,他20世紀60年代末踏出國門輾轉歐美獲得的視野和格局,他身處香港這樣一個藝術流通大都會的地利,以及他早早攜資進入內地獲得的資源……

張宗憲所藏鼻菸壺

從今天的視角回溯,每一步都對,但在當時,每一步都是冒險。他對中國清三代官窯瓷器的推動,對中國近現代書畫的追捧,在別人未下手之前就瞄準尚未被關注的領域深耕細作,每一次都是超前。他對趨勢的精準判斷,有卓越而獨到的敏感。業內有人感慨,論財力,張宗憲不算最有錢的;論專業,張宗憲基本是靠自學的;但論他達到的成就,實在是收藏界的傳奇。

2015年1月22日,在蘇州到北京的高鐵上,張宗憲信手寫了這樣一段話:“凡事要 多看看、多問問、多聽聽,對做人及收藏均有好處, 收藏一件精品不光靠有錢,還要有智慧、有頭腦,耐心等待,有思考、有膽識,不能衝動。最後才拿勇氣去爭取,沒有這幾點,將永遠失去最佳機會。我一輩子做事或做生意量力而為,從不冒險,不打沒有把握的仗,雖沒有大的出息,可也立於不敗之地,這當然是我一貫的風格和宗旨。”

張宗憲所藏鼻菸壺

做了多年古董生意,過眼千千萬萬,不少驚心動魄。張宗憲說做收藏的都有佛法裡說的“貪”,有時候他看到現在的行情,回頭想想以前自己賣出去的東西,心裡也是感慨萬千,“留幾件多好”,但再想想,留又能怎樣?“我能活多少年,還能享受多少年?所以對自己說,不要回頭了,還是向前看。向前看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所有藏品都是身外之物,所有收藏都是“暫得”而已。銀行家、瓷器大藏家胡惠春把自己的堂名起作“暫得樓”,是用了王羲之《蘭亭集序》裡的典故:“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乾隆皇帝也有個暫得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誰也想不到,縱使是皇帝的珍藏,有一天也會流落四方。

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張宗憲所藏鼻菸壺

時至今日,張宗憲先生已經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中國藝術品藏家及古董商之一。研究中國當代的藝術品收藏和拍賣的歷史,張宗憲是一個無可置疑的重要座標。

(圖文

自網路

版權

屬原作者)

(宣告:尊重作者原創。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釋出文章,請另取標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題,必須註明“轉自公眾號:四海博緣收藏平臺”。謝謝合作!

一代收藏傳奇人物:用200元賺到幾億的滾利時代

TAG: 張宗憲收藏張宗憲所藏萬港元蘇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