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大理行】儲存完整的徐霞客遊線標誌地:巍山茶房寺

2021年9月22日,我們專程前往巍山縣牛街鄉茶房寺尋訪徐霞客遊跡,將有感而發予以記錄,以期對弘揚霞客精神、提升旅遊內涵有所益處。

【霞客大理行】儲存完整的徐霞客遊線標誌地:巍山茶房寺

1639年農曆八月十六日,徐霞客從順寧府(今鳳慶)魯史鎮過犀牛渡往蒙化(今巍山)趕,當走過猛補巖時,回首一望,發現懸崖峭壁之下,有一座三層閣樓的建築,“其前飛甍疊牖,延吐煙雲,實為勝地”。“餘謂此奇境不可失,乃循回磴披石關而陟之”。“下層之後,有片峰中聳,與後崖夾立,中分一線,而中層即覆之,峰尖透出中層之上,上層又疊中層而起。其後皆就崖為壁,而綴之以鐵鎖,橫系崖孔”。如此奇秀之地,讓他驚歎不已。僧人熱情邀請他住一晚上,並準備為他煮茶,但因為行李隨馬幫而去,他不敢逗留,“匆匆辭之出”。留下一句“恨不留被襆於此,倚崖而臥明月也”。

2021年9月22日,適逢徐霞客辭別茶房寺382年後的中秋十六日,我們相約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副會長劉瑞升,與麗江好友和先生、白先生驅車茶房寺,為徐公祭茶、祭酒,體驗一下“依崖而臥明月”的豪情雅興。

【霞客大理行】儲存完整的徐霞客遊線標誌地:巍山茶房寺

當和先生用手風琴把《小河淌水》的旋律在蜢璞巖間奏響迴旋震盪的時候,幸福感油然而生。

從崖下古道返回的時候,在迷濛的月光下,我彷彿看見了徐霞客的腳印。

那天徐霞客走了50多公里的路,不能在靈巖寺(茶房寺)依崖而臥明月,連喝茶都沒有時間,到瓦葫蘆又沒有喝著酒,說是“悵悵而臥”。

【霞客大理行】儲存完整的徐霞客遊線標誌地:巍山茶房寺

靈巖寺(茶房寺)十分獨特,不是直接從地上往上建三層,而是地坪上先建一層,然後往懸崖上靠,後退,再建一層,一層後柱成為二層前柱,第三層再後退,柱頭樑架就用鐵鏈鎖在崖壁上。可惜,前幾年改造過後,鐵鏈子被鋼筋替代了。

像靈巖寺(茶房寺)這樣儲存完整的徐霞客遊線標誌地很少見,至今沒有一點新增加的建築,感覺跟霞客對話沒有一點干擾,令人彷彿看見了徐霞客的腳印。我想,這裡如果能成為打卡地、網紅點該多好!

【霞客大理行】儲存完整的徐霞客遊線標誌地:巍山茶房寺

按說,路邊有一個“茶房寺”的牌子,應該會更好些。不知道能不能對外統一稱呼為“茶房寺”,因為在茶馬古道上,這個名字更具有歷史文化和宣傳推廣價值。靈巖寺,似乎只是對這個巖子的描述,茶房寺則可以涵蓋茶馬古道在內的整片地區。

這條古老的茶馬古道,從魯史古鎮,經犀牛渡、牛街鄉、巍山古城、大理古城、喜洲古鎮、劍川古城,到達麗江古城,可謂山水有情、鄉民有意。

文丨麗江市徐霞客研究會會長 張萬星

圖丨巍山縣文化和旅遊局、巍山縣融媒體中心

本期責編丨龔怡丹

稽核丨楊會仙 馬永虎

終審丨陳麗梅

關注@大理文旅 影片號

TAG: 茶房徐霞客靈巖寺巍山縣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