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都山:從這裡連線世界讀懂三水

北、西、綏三江匯流處,昆都山正在“走出深閨”。小半年來,一批文化挖掘展示專案大舉進場實施,讓這片處女地換了模樣。

2019年以來,三水以“三片聯動、百村共建”全域加速推進鄉村振興,西南街道、白坭鎮聯手打造南部嶺南水鄉片區。西南街道以昆都山為起點,投資超2億元,推動“美麗家園”“美麗廊道”“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園區”共59個工程專案建設。“西江十里畫廊”從昆都山下、思賢滘旁而起,經過老鴉洲,綿延至河口古渡小鎮,逐步落地成景。

三水文化老地標昆都山,愈發具備足夠底氣,成為三水獨具辨識度的城市文化符號,助力三水展示文化廣度,增強文化磁場,提升城市競爭力。百年以前,三水從這裡連線世界;時至如今,世界從這裡讀懂三水。

(請橫屏瀏覽圖片)

昆都山:從這裡連線世界讀懂三水

透過無人機航拍北江、西江、綏江匯流處,可見昆都山森林公園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徵。三江匯流的勝景,遊客可登上山頂盡覽。

01

從“藏於深閨”到“可自信對外推介”

乘鄉村振興的東風,

坐擁三江匯流之景、

飽涵儒雅風骨昆都山

憑景觀提升的成效,“出圈”了。

登山有了石板鋪就的思賢徑,在觀景平臺憑欄遠眺,滔滔江水和滿山蒼翠交相輝映。追憶先賢可到思賢閣、“賢”文化浮雕牆等,明朝禮部尚書何維柏在山上結廬讀書,理學大師陳白沙在此思賢,清代江根村陸雲從百歲高齡赴京趕考中進士的故事被寫上青磚牆,向人娓娓道來。

用三水文史專家植偉森的話來說,“到三水必登昆都山”這句話,三水人可以自信地對外推介了。

昆都山:從這裡連線世界讀懂三水

江根村世代居民依山傍水,不僅擁有優美的人居環境,村中更有豐富的人文底蘊。

璞玉成器,源於雕琢。作為廣東鄉村振興綜合改革唯一縣級試點,三水在2019年7月初全面啟動打造三大鄉村振興示範片區,帶動全區全域高品質推進鄉村振興,南部嶺南水鄉示範片區由西南街道、白坭鎮攜手而為。半年來,西南街道以昆都山為起點,以“西江十里畫廊”景觀帶為主軸,著力構建“一山一島一古鎮”鄉村振興空間形態。

為什麼可以是昆都山?

這從它獨一無二的地理條件說起。靈秀之地昆都山,長550米,寬350米,海拔僅62米,但只要登上山頂鷹牯嶺,它的優勢一覽無餘———扼守三江要津,“鴛鴦水”“思賢洪波”等奇特景觀在此匯聚,三水最具辨識度的地理名片“三江匯流”就在眼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昆都山是三水赫赫有名的文化高地,百歲進士從此走出,理學大師在此思賢,文人墨客為其心傾,留下“昆都誰不挹風情,白鶴鳥鴉聯羽翼”“吾坐二十載,躡足探孤芳”“潛藏自是蟠龍地”等詩篇。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水乳交融,造就了三水文風最盛之處。

昆都山:從這裡連線世界讀懂三水

以昆都山為起點溯江而上,花田將漸次開放,花海點綴著田園鄉村。

為什麼必須是昆都山?

還是在於它的獨一無二。今天“一山一島一古鎮”所指的昆都山、老鴉洲、河口古渡小鎮一帶,儘管並非發現三水已知最早人類活動之處,卻是三水城市文明發展的見證地,濃縮著三水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軌跡。從明朝初年到民國時期,河口一直是三水縣衙所在地。百餘年前,三水更從昆都山下、河口江畔開埠、連線世界,得享“小廣州”的美譽。

昆都山之美,並非自說自話。2018年以來,中國農業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團隊受西南街道邀約,對包括嶺南水鄉“西江十里畫廊”在內的鄉村振興總體方案進行規劃。這份規劃方案的最新稿裡,關於昆都山對三水文化傳承、城市發展的地位,這一國家級智庫開宗明義:北江堤畔,思賢滘邊,昆都山下,江根是三水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結合得最好的地方。

“要想讀懂三水,從讀懂昆都山、讀懂江根開始。”

昆都山:從這裡連線世界讀懂三水

在高空俯瞰昆都山森林公園,不遠處便是老鴉洲島,跨過北江就是河口古鎮。

02

緊扣文化振興 起筆“一山一島一古鎮”

昆都山“走出深閨”,

鄉村振興是直接動因,

三水獨有文化名片不斷做實是最大驚喜。

昆都山五顯古廟下,一幅“賢”文化浮雕牆以白沙先生尋賢不遇、喟然題寫的“思賢”為眼,陳白沙、陳冕、何維柏等文人形象,以及他們在昆都山寫下雋永詩篇躍然牆上。

2019年下半年,昆都山森林公園從規劃建設方案加快“變現”。陳白沙“賢”文化浮雕牆、以“廉”文化為核心的何維柏讀書堂、匯入“勤”文化的雲從公園水文化挖掘展示專案和森林防火工程、樵桑聯圍江根段護坡修復、登山棧道鋪設、思賢閣觀景臺建設等同步推進。

變化還向昆都山外圍蔓延。數月來,囊括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環境提升、花海打造的江根村精品村綜合治理專案付諸實施。至12月下旬,從昆都山、江根村到樵桑聯圍沿線,一批景觀提升專案進入收尾階段。

昆都山:從這裡連線世界讀懂三水

至12月下旬,從昆都山、江根村到樵桑聯圍沿線,一批景觀提升專案進入收尾階段。樵桑聯圍所朝向的,就是溝通西江、北江的思賢滘。

以昆都山為起點溯江而上,油菜花、硫華菊、波斯菊、鬱金香等漸次開放,“西江十里畫廊”逐步從藍圖落為實景。儘管連片景觀提升專案尚未對外“官宣”,聞訊前來遊覽者越來越多。

江根村村民、退休教師陸阜年說,遊客之間最為興奮的,要數以前到過昆都山的文藝愛好者、攝影發燒友。他們登山遊覽一趟,都說“太滿足了”。

對昆都山有所關注的人們都明白,陸阜年所言並不誇張。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不僅是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要求,更是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的一種警示和期盼。

作為三水的“文化燈塔”所在,昆都山常年處境尷尬。歷經數百年風吹雨沐,加上從未經過開發,它一度地理奇觀猶在、先賢足跡難覓。過去,人們摸索登山,除了一片蔥蘢鬱翠,往往再無所獲。三水人期待“沉默”的昆都山,重現昔日曆史文化榮光。

昆都山:從這裡連線世界讀懂三水

登山昆都山的思賢徑,不久就可到達山上的思賢閣。透過思賢閣的觀景平臺,遊客可盡覽三江匯流勝景。

在此語境下,西南街道投入1050 萬元打造昆都山森林公園,起筆構建“一山一島一古鎮”鄉村振興新格局,不僅旨在推動文化振興成為鄉村振興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還有意攻堅三水的待解之題:順應三水人的呼聲,把三水最具辨識度的地理和文化符號做實,大力提高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緊扣自然稟賦和文化資源的獨特性、唯一性,寫好鄉村振興文章的思路,還可從三水區和西南街道主官的表態中窺見一二。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在三水推開一年多以來,區委書記黃福洪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三水特色”的重要性。

具體到西南街道,區委常委、西南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學堅曾表示,打造“一山一島一古鎮”文旅生態產業發展格局,就是要提高西南街道在佛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競閤中的辨識度。

03

以文化符號唯一識別性 突圍城市競爭

三水強化文化符號的獨特辨識度,

為什麼要以昆都山為發力點?

它還將為三水發展帶來什麼?

經濟讓城市強大,文化讓城市偉大。對於西南街道乃至三水來說,以昆都山為起點和帶動點,打造“一山一島一古鎮”,首先是建設南部嶺南水鄉示範片區、實現鄉村振興新作為的題中之義。

在三水,西南街道與白坭鎮一江之隔,是三水中心城區所在地,文化發展脈絡與兄弟鎮一衣帶水、同根共生。但在三水城鄉歷史文化傳承方面,它有著一份當仁不讓的責任。

三水因三江匯流而名,因三江匯流而興。千百年來,三江匯流的自然饋贈、文化積澱集中於今天的西南街道。可以說,“一山一島一古鎮”是三水城市文明之始,解答了三水城市文明“從哪裡來”“如何走向繁榮”的問題。保護好、傳承好這份歷史文化、鄉土文化,是時代賦予這一代三水人的使命和責任,而鄉村振興嶺南水鄉示範片區的建設為此提供了現實契機。

昆都山:從這裡連線世界讀懂三水

遠觀昆都山森林公園,山腳就是溝通西、北兩江的思賢滘,來往貨船都要經過昆都山山腳。

第二個層面,推動昆都山這一文化老地標煥新顏,升級為三水具有唯一識別性的獨特城市文化地標,是展示三水包容並蓄的文化廣度,進而提升城市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文化地標,是一座城市精神層面的外在表現,不僅能反映城市的自然、人文、歷史、現實,還能代表城市的形象、氣質和品格,更能引領城市的發展、進步與和諧,體現城市的精神、內涵和追求。

獨具辨識度的文化地標更能成為城市的精神磁場,其知曉度城市文化影響力、城市競爭力成正比。放眼全球,故宮博物館、巴黎聖母院、羅馬鬥獸場等文化老地標不僅為城市的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增色,更各自作為獨具辨識度的城市名片,是城市在競爭中立於不敗的重要資本。

將觀察的目光拉回三水。從農業三水、工業三水進入城市三水,三水有著產糧大縣、工業強區、長壽之鄉的美名,但這些標籤並非三水獨有。“中國魔水”健力寶、三江匯流地理奇觀分別更為側重產業品牌、自然稟賦,難以單獨代表三水獨特的水文化。人們談起三水,一直缺少對這座城市獨有的、清晰的印象,尤其對它的文化印象較為模糊。

昆都山能否成為三水解題的突破口?對照部署,西南街道以江根村為主體村,規劃部署了“水生態·昆都山片區”和“水產業·水都小鎮片區”。投資總額超2億元的六大建設專案59個子專案全部實施後,三江匯流水生態、飲料之都水產業、基層善治水文化綜合提升,相得益彰。

昆都山下,三江匯流的地理奇觀盤桓千年。百年前,三水從這裡開始連結世界。如今,世界從這裡讀懂三水。未來幾何?我們拭目以待。

三水文史專家植偉森:

昆都山位列三水文化名山之首

“沒有三水第一峰西平嶺的崇山峻嶺,也沒有大南山的茂密森林,思賢滘畔的昆都山其貌不揚,卻是三水歷史底蘊最為深厚的文化燈塔。”三水文史專家植偉森參與編修三水地方誌近30年,足跡遍及三水各村落。在這位“老三水”看來,昆都山就是三水歷史文化的象徵,位列三水文化名山之首。

昆都山不高不大不峻,卻有非凡之處。“這首先得益於他非凡的地理位置。”植偉森說,昆都山位於三江匯流處,山腳就是溝通西、北兩江的思賢滘。早在100多年前,尚處於水運運輸時代,英國人就已認識到三水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三水作為經貿重鎮的重要價值,在三水設立海關,並把昆都山下的江根村列入開放口岸。

歷史上,昆都山不但是商業要道,還具備軍事價值,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早在宋朝,此山就駐兵把守。抗戰時期,日寇野蠻侵佔昆都山,並在山上修築炮臺和堡壘,以便控制西、北江的水上交通。

昆都山:從這裡連線世界讀懂三水

透過在高空俯瞰昆都山森林公園,不遠處便是老鴉洲島,跨過北江就是河口古鎮。

它更以獨攬美景和文風昌盛而聞名。清代康熙版的《三水縣誌》羅列了三水歷代名勝名稱,大多以“八景”冠之,出現“八景”的地方大多自然環境優美,且文風昌盛,由文人來昇華,才能被成為八景代代相傳。

登臨昆都山,三江匯流處的美景盡收眼底,舊三水八景可覽其四:“崑山聳翠”“橫嶺層霞”“滄江夕照”“三溪印月”。所以常有老街坊說,到過昆都山,就領略了淼城半壁風華。這裡更有文化大咖的加持,山上流傳著明代尚書何維柏結廬讀書的傳說;山腳思賢滘,理學大師陳白沙與弟子陳冕的佳話被世人傳頌;山下江根村耕讀傳家,清代陸雲從百歲高齡赴京趕考傳奇永存。

“昆都山歷來都被作為三水歷史文化的象徵。山下的思賢滘和山下江邊的五顯古廟,由於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被譽為三水的名勝古蹟,馳名遠近。“植偉森說,西南街道如今著力建設昆都山森林公園,將有關昆都山、思賢滘、五顯廟的歷史元素串聯起來,重新展示給世人,很有價值,也是三水人期望已久的,西南街道“一山一島一古鎮”鄉村振興新格局大有可為。

文| 佛山日報記者陳夢、何豔純

圖 | 佛山日報記者洪海

編輯 | 官文婷

好文!必須在看

TAG: 三水昆都山文化振興三江